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01827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空间电荷是表征电介质材料电气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空间电荷测量对于电介质介电性能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国际上普遍公认,空间电荷对电场有畸变作用,空间电荷的分布和运动对绝缘材料的电导、击穿破坏、老化等等有强烈的影响。在电场作用下,尤其是直流电场,空间电荷集聚会严重畸变聚合物中电场分布,贮存电机械能,并引起电荷的复合和激励,从而导致材料早期破坏,如增加热电子的生成速率、降低材料老化的能量势垒、引起断键的生成、微孔扩大和内部应力,并最终导致材料击穿。因此,空间电荷的存在、转移和消失会直接导致绝缘材料内部电场分布的改变,对材料内部的局部电场起到削弱或加强的作用,影响到材料电气特性的各个方面。在空间电荷研究方面,目前国内外所做的大都是实验性质的研究,并且集中在以电缆绝缘为应用背景的聚乙烯材料上。随着试验及测量数据的完善,目前许多理论解释、模型建立的研究工作也都开展起来了。然而陷阱电荷如何影响材料的性能仍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研究表明,陷阱电荷密度的改变导致电荷入陷传输过程的改变,最终影响载流子的迁移,宏观上反映在电导的变化上。众所周知,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介质内部缺陷的作用又会使载流子驻留从而形成空间电荷,载流子的迁移、入陷和脱陷等说明空间电荷的形成和因此产生的电场变化,都会对电导电流产生影响,所以探索电流和空间电荷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分析材料内部的微观特性提供新的途径。空间电荷测量方法有很多种,但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是日本武藏工业大学的高田达雄教授所提出的电声脉冲(PEA)法。目前用此方法所做的测量空间电荷的设备基本比较成熟,虽然传统的空间电荷测试装置有很多优点,但是存在以下不足功能简单;脉冲输入端口和高电压输入端口都从上电极引入,容易造成耦合;只能施加直流电压;对施压过程中材料中所流过的传导电流无法测量。因此需要设计一套可同时测量传导电流和空间电荷的PEA测试系统,解决目前测量上述现有技术不能将传导电流和空间电荷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目前不能将传导电流和空间电荷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测量装置主要由五部分组成,即上电极、下电极、空间电荷采集通道、电流信号采集通道和脉冲输入通道。下电极隔板10为矩形的绝缘板,圆锥台形的下电极中心柱13自下向上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中部的圆孔内,下电极内环11和下电极外环12与下电极中心柱13同轴镶嵌在下电极隔板10内,下电极中心柱13、下电极内环11和下电极外环12的上端面与下电极隔板10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构成下电极平面,压电传感器14置于下电极中心柱13下端面之下,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5置于压电传感器14之下,下电极中心柱绝缘套18包覆下电极中心柱13下部、压电传感器14和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5置于空间电荷采集器金属外壳19内,空间电荷采集器金属外壳19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的下表面将压电传感器14、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5和下电极中心柱绝缘套18与下电极中心柱13下端面压紧,长方体的下电极金属外壳20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的下表面,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座16固接在空间电荷采集器金属外壳19中心圆孔内,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座16的内导体穿过下电极中心柱绝缘套18与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5下表面的金膜可靠电接触,电荷信号前置放大器26置于下电极金属外壳20内,电荷信号前置放大器沈输入端与电荷信号 SMA同轴插座16连接,输出端与固接在下电极金属外壳20左侧壁的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头17连接,电流信号SMA同轴弯插座21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的下表面,电流信号SMA同轴弯插座21的内导体与下电极内环电极11连接,置于下电极金属外壳20内的限流电阻25 一端与电流信号SMA同轴弯插座21的内导体连接,另一端与固接在下电极金属外壳20左侧壁的电流信号SMA同轴插头22连接,脉冲输入SMA同轴弯插座23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 的下表面,脉冲输入SMA同轴弯插座23的内导体与下电极外环电极12连接,脉冲输入SMA 同轴插头M固接在下电极金属外壳20右侧壁与脉冲输入SMA同轴弯插座23用裸导线连接;高压BNC插座1套在绝缘橡胶圈2内固接在圆柱形的上电极金属外壳3的中心孔内,上电极中心电极4置于上电极金属外壳3内,上电极中心电极4的下表面与上电极金属外壳3下端面在同一平面内,上电极中心电极4的上表面与高压BNC插座1的内导体用裸导线连接,环氧树脂5浇注在上电极金属外壳3内部,把上电极金属外壳3与上电极中心电极4固定构成整体的可移动上电极,上电极底座7与下电极中心柱电极13同轴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上表面,试样9置于下电极平面上,半导电垫片8置于试样9上,整体的上电极在上电极底座7内,上电极中心电极4压在半导电垫片8上,上电极压环6压住上电极金属外壳3圆柱面中部的圆环与上电极底座7螺纹连接,通过拧紧上电极压环6对上电极加压,将上电极中心电极4、半导电垫片8和试样9与下电极平面压紧;高压直流电源31的高压输出端与高压BNC插座1连接,示波器27的Y输入端和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头17连接,静电计观的输入端与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头17连接,脉冲源四的高压窄脉冲输出端与脉冲输入SMA同轴插头M连接,脉冲源四的同步输出端与示波器27的同步输入端连接,示波器27和静电计观的数据输出端与计算机30的数据输入端连接。所述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5的上下平面和圆柱面均用离子溅射仪真空镀金膜。所述下电极内环电极11、下电极外环电极12和下电极中心柱电极13利用过盈配合技术固定在下电极隔板10上。所述电极中心柱13、下电极内环11和下电极外环12的上端面构成下电极平面进行镜面抛光。所述限流电阻25的阻值范围为1. 0 3. 0ΜΩ。[0013]所述上电极中心电极4、下电极内环电极11、下电极外环电极12和下电极中心柱电极13的材料为铝。所述上电极金属外壳3、空间电荷采集器金属外壳19和下电极金属外壳20的材料为铝。所述下电极隔板10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板材。所述下电极中心柱绝缘套18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所述上电极压环6和上电极底座7的材料为黄铜。所述半导电垫片8为普通半导电材料,主要防止声波在界面发生反射。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从上电极向试样施加高压直流电场,使试样中产生空间电荷,同时从下电极向试样中心施加高压窄脉冲,使得试样中心部分的空间电荷在脉冲作用下在局部发生微小振动,这一振动以声波的形式传到接地的下电极中心柱电极,通过紧贴在下电极中心柱电极上表面的压电传感器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电荷信号前置放大器放大,用示波器读取空间电荷信号波形,这一波形就是一维的沿厚度方向的净空间电荷分布。由与下电极内环电极连接的静电计测量流过试样的传导电流。静电计和示波器所读的波形通过GPIB采集卡读写到计算机,计算机将所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直流高压加在阻值为几百兆欧数量级的试样上,下电极相对于直流高压为地电位。脉冲输入回路中,为了防止脉冲耦合到下电极内环电极对应的试样上,在下电极内环电极与静电计相连之前接入阻值为兆欧两级的限流电阻,对于窄脉冲信号来说,兆欧数量级的滤波电阻相当于开路,脉冲不会耦合到下电极内环电极对应的试样部分,确保脉冲通过耦合加在下电极中心柱电极对应的试样部分。下电极内环电极的试样回路中,限流电阻对于直流高压源是通路,直流高压全部加在试样上,即下电极内环电极通过静电计接地,下电极内环电极对应的试样与等效接地的下电极中心柱电极对应的试样的空间电荷分布是一致的,因为同一片试样的这两个部分都是加在高压的上电极和接地的下电极之间,高压电场作用下试样产生的空间电荷在这两部分区域里是均勻的。因此,测得下电极中心柱电极对应试样的空间电荷分布就是下电极内环电极对应试样的空间电荷分布。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措施,实现试样的传导电流和空间电荷同时测试1.PEA法在加直流高压的时候,试样的表面电流很容易超过静电计的输入偏置电流,为了排除表面电流和减小接触噪声,需要设计一个三电极测量结构。本实用新型下电极的三电极系统,选择下电极隔板10作为下电极的承接底座,保证了下电极外环电极12、下电极内环电极11和下电极中心柱电极13的上表面处在同一个平面,三者分别实现输入脉冲、采集空间电荷PEA信号和采集传导电流信号的功能。脉冲加到下电极外环电极12上, 脉冲输入时脉冲源四的等效电阻很小,相当于直流接地,所以下电极外环电极12充当保护电极,使试样9的表面电流就通过这个保护电极直接入地了。消除了试样的表面电流对静电计测量试样传导电流的影响。2.空间电荷PEA信号采集器采用下电极中心柱电极13、压电传感器14、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5、下电极中心柱绝缘套18和空间电荷采集器金属外壳19五层结构,层层紧密配合,还用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5传输压电传感器14的压电信号,保证声波不造成反射,精确测量空间电荷信号。3.采用多重屏蔽设计。上电极金属外壳3、下电极金属外壳20和空间电荷采集器金属外壳19都接地,同时电流信号的传输线采用屏蔽电缆。限流电阻25的也用接地的同轴套管包覆,使电流传输的各个环节都有接地的屏蔽层保护。4.上电极的高压BNC插座1、上电极金属外壳3和上电极中心电极4用环氧树脂5 进行浇注固定,保证上电极是一个整体,同时环氧树脂的绝缘强度比较高,可以提高加在试样上的电压。固定上电极的上电极压环6和上电极底座7为螺纹结构配合,保证加在上电极和下电极之间的试样9受力均勻。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因下电极采用三电极结构,直流高压和高压窄脉冲分别从试样两侧的电极引入,既避免了直流高压和脉冲的耦合,又消除了试样的表面电流的影响,解决了电声脉冲(PEA)法不能测量传导电流的问题,实现了试样的传导电流和空间电荷同时测试,特别适用于电工绝缘材料领域。

图1为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电极结构示意图;图2为空间电荷信号采集器结构示意图;图3为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示意图。图中,1—高压BNC插座,2—绝缘橡胶圈,3—上电极金属外壳,4—上电极中心电极,5-环氧树脂,6-上电极压环,7-上电极底座,8-半导电垫片,9-试样,10-下电极隔板,11—下电极内环电极,12—下电极外环电极,13—下电极中心柱电极,14—压电传感器,15-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6-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座,17-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头,18-下电极中心柱绝缘套,19-空间电荷采集器金属外壳,20-下电极金属外壳, 21-电流信号SMA同轴弯插座,22-电流信号SMA同轴插头,23-脉冲输入SMA同轴弯插座二4一脉冲输入SMA同轴插头,25-限流电阻,26-电荷信号前置放大器,27—示波器, 观一静电计,29-脉冲源,30-计算机,31-高压直流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电极结构示意图,由五部分组成,即上电极、下电极、空间电荷采集通道、电流信号采集通道和脉冲输入通道。高压BNC插座1套在绝缘橡胶圈2内固接在圆柱形的上电极金属外壳3的中心孔内,上电极中心电极4置于上电极金属外壳3内,上电极中心电极4的下表面与上电极金属外壳3下端面在同一平面内,上电极中心电极4的上表面与高压BNC插座1的内导体用裸导线连接,环氧树脂5浇注在上电极金属外壳3内部,把上电极金属外壳3与上电极中心电极4固定构成整体的可移动上电极。上电极底座7与下电极中心柱电极13同轴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上表面。下电极隔板10、下电极内环电极11、下电极外环电极12、下电极中心柱电极13和下电极金属外壳20构成下电极。下电极隔板10为矩形的绝缘板,圆锥台形的下电极中心柱13自下向上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中部的圆孔内,下电极内环11和下电极外环12与下电极中心柱13同轴镶嵌在下电极隔板10内,下电极中心柱13、下电极内环11和下电极外环12的上端面与下电极隔板10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构成下电极平面,长方体的下电极
7金属外壳20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的下表面。脉冲输入通道中,脉冲输入SMA同轴弯插座23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的下表面,脉冲输入SMA同轴弯插座23的内导体与下电极外环电极12连接,脉冲输入SMA同轴插头M 固接在下电极金属外壳20右侧壁与脉冲输入SMA同轴弯插座23用裸导线连接。电流信号采集通道中,电流信号SMA同轴弯插座21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的下表面,电流信号SMA同轴弯插座21的内导体与下电极内环电极11连接,置于下电极金属外壳 20内的限流电阻25 —端与电流信号SMA同轴弯插座21的内导体连接,另一端与固接在下电极金属外壳20左侧壁的电流信号SMA同轴插头22连接。如图2所示,空间电荷采集通道中,压电传感器14置于下电极中心柱13下端面之下,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5置于压电传感器14之下,下电极中心柱绝缘套18包覆下电极中心柱13下部、压电传感器14和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5置于空间电荷采集器金属外壳19内,空间电荷采集器金属外壳19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的下表面将压电传感器14、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5和下电极中心柱绝缘套18与下电极中心柱13下端面压紧,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座16固接在空间电荷采集器金属外壳19中心圆孔内,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座16的内导体穿过下电极中心柱绝缘套18与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5下表面的金膜可靠电接触,构成空间电荷信号采集器。电荷信号前置放大器26置于下电极金属外壳20内, 输入端与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座16连接,输出端与固接在下电极金属外壳20左侧壁的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头17连接。测量试样时,试样9置于下电极平面上,半导电垫片8为石墨掺聚乙烯的半导电材料薄膜置于试样9上,整体的上电极在上电极底座7内,上电极中心电极4压在半导电垫片 8上,上电极压环6压住上电极金属外壳3圆柱面中部的圆环与上电极底座7螺纹连接,通过拧紧上电极压环6对上电极加压力,将上电极中心电极4、半导电垫片8和试样9与下电极平面压紧;如图3所示,高压直流电源31的高压输出端与高压BNC插座1连接,示波器 27的Y输入端和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头17连接,静电计观的输入端与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头17连接,脉冲源四的高压窄脉冲输出端与脉冲输入SMA同轴插头M连接,脉冲源四的同步输出端与示波器27的同步输入端连接,示波器27和静电计观的数据输出端与计算机31的数据输入端连接。高压窄脉冲通过脉冲输入SMA同轴插头M输入到下电极内环电极11,加载在试样9上,直流高压从高压BNC插座1输入到上电极中心电极4,加载在试样 9。实验时同时输入试样所需的直流高压和高压窄脉冲,高压使试样中产生空间电荷,高压窄脉冲使电荷产生振动形成声波信号,声波信号通过压电传感器14转换成电压信号传到示波器27中,同时试样中还有小电流流过,这个小电流即为传导电流被静电计观采集,实现了空间电荷和电流的同时采集。装置中,限流电阻25的阻值为1.5ΜΩ,上电极中心电极4、下电极内环电极11、下电极外环电极12和下电极中心柱电极13的材料为铝,上电极金属外壳3、空间电荷采集器金属外壳19和下电极金属外壳20的材料为铝,上电极压环6和上电极底座7的材料为黄铜,下电极隔板10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板材,下电极中心柱绝缘套18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5的上下平面和圆柱面均用离子溅射仪真空镀金膜。压电传感器14为PVD F压电传感器,厚度为9μπι,表面有镀铝电极。静电计和示波器所读的波形通过GPIB采集卡读写到计算机,最后通过计算机将所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0039]本装置的制作工艺要求1.上电极进行浇注时需要对心。利用对心的辅助部件实现上电极金属外壳中心与上电极中心电极圆心的对心。同时为了防止加工过程中产生气泡,采用逐层浇注的方法,即
浇注一层等这一层完全凝固了再进行浇注。2.电极中心柱、下电极内环和下电极外环的上端面构成下电极平面要进行镜面抛光,下电极安装压电传感器的下电极中心柱电极表面需要进行镜面抛光,否则影响测量效果3.下电极的三电极系统的是靠三个独立的环状结构实现的,加工尺寸不能有误差,而且最后用过盈配合技术组装。4.电流采集回路的引线采用屏蔽线。本装置主要用于对片状或者薄膜状材料进行空间电荷特性的研究。使用时,取下上电极,用酒精将上电极的表面、半导电垫片以及下电极表面擦拭干净;下电极表面涂上硅油,将试样放在下电极表面,保证试样与下电极之间没有空气进入;上电极表面涂上硅油, 将半导电垫片紧贴上电极表面;试样上表面中心位置滴少许硅油,放好上电极,拧紧上电极压环,准备试验。试样安装准备就绪后,接好各个部件的线路,打开电源,给试样施加所需的直流高压,再给试样上施加高压窄脉冲,开始进行电流信号和空间电荷信号的采集。本实施例适用的直流高压范围为0 50KV ;高压窄脉冲的参数范围为脉冲幅度400 600V,脉冲宽度几ns 几十ns,重复频率50 400Hz。
权利要求1.一种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电极隔板(10)为矩形的绝缘板,圆锥台形的下电极中心柱(13)自下向上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中部的圆孔内, 下电极内环(11)和下电极外环(12)与下电极中心柱(13)同轴镶嵌在下电极隔板(10)内, 下电极中心柱(13)、下电极内环(11)和下电极外环(12)的上端面与下电极隔板(10)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构成下电极平面,压电传感器(14)置于下电极中心柱(1 下端面之下,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 置于压电传感器(14)之下,下电极中心柱绝缘套(18)包覆下电极中心柱(1 下部、压电传感器(14)和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 置于空间电荷采集器金属外壳(19)内,空间电荷采集器金属外壳(19)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的下表面将压电传感器(14)、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 和下电极中心柱绝缘套(18)与下电极中心柱(1 下端面压紧,长方体的下电极金属外壳00)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的下表面, 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座(16)固接在空间电荷采集器金属外壳(19)中心圆孔内,电荷信号 SMA同轴插座(16)的内导体穿过下电极中心柱绝缘套(18)与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5) 下表面的金膜可靠电接触,电荷信号前置放大器06)置于下电极金属外壳00)内,电荷信号前置放大器06)输入端与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座(16)连接,输出端与固接在下电极金属外壳OO)左侧壁的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头(17)连接,电流信号SMA同轴弯插座Ql)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的下表面,电流信号SMA同轴弯插座的内导体与下电极内环电极(11)连接,置于下电极金属外壳OO)内的限流电阻05) —端与电流信号SMA同轴弯插座的内导体连接,另一端与固接在下电极金属外壳OO)左侧壁的电流信号SMA同轴插头0 连接,脉冲输入SMA同轴弯插座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的下表面,脉冲输入 SMA同轴弯插座03)的内导体与下电极外环电极(12)连接,脉冲输入SMA同轴插头Q4) 固接在下电极金属外壳OO)右侧壁与脉冲输入SMA同轴弯插座用裸导线连接;高压BNC插座(1)套在绝缘橡胶圈O)内固接在圆柱形的上电极金属外壳(3)的中心孔内,上电极中心电极⑷置于上电极金属外壳⑶内,上电极中心电极⑷的下表面与上电极金属外壳(3)下端面在同一平面内,上电极中心电极(4)的上表面与高压BNC插座(1) 的内导体用裸导线连接,环氧树脂( 浇注在上电极金属外壳(3)内部,把上电极金属外壳 (3)与上电极中心电极固定构成整体的可移动上电极,上电极底座(7)与下电极中心柱电极(13)同轴固接在下电极隔板(10)上表面,试样(9)置于下电极平面上,半导电垫片 (8)置于试样(9)上,整体的上电极在上电极底座(7)内,上电极中心电极(4)压在半导电垫片(8)上,上电极压环(6)压住上电极金属外壳C3)圆柱面中部的圆环与上电极底座(7) 螺纹连接,拧紧上电极压环(6)对上电极加压,将上电极中心电极G)、半导电垫片(8)和试样(9)与下电极平面压紧;高压直流电源(31)的高压输出端与高压BNC插座(1)连接,示波器(XT)的Y输入端和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头(17)连接,静电计08)的输入端与电荷信号SMA同轴插头(17)连接,脉冲源09)的高压窄脉冲输出端与脉冲输入SMA同轴插头04)连接,脉冲源09)的同步输出端与示波器(XT)的同步输入端连接,示波器(XT)和静电计08)的数据输出端与计算机(30)的数据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金属膜的有机玻璃柱(1 的上下平面和圆柱面均用离子溅射仪真空镀金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内环电极(11)、下电极外环电极(12)和下电极中心柱电极(13)利用过盈配合技术固定在下电极隔板(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中心柱(13)、下电极内环(11)和下电极外环(12)的上端面构成下电极平面进行镜面抛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电阻05)的阻值范围为1. 0 3. OM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极中心电极(4)、下电极内环电极(11)、下电极外环电极(12)和下电极中心柱电极 (13)的材料为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电极金属外壳(3)、空间电荷采集器金属外壳(19)和下电极金属外壳00)的材料为铝。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隔板(10)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板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电极中心柱绝缘套(18)的材料为聚四氟乙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电极压环(6)和上电极底座(7)的材料为黄铜。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测传导电流的PEA空间电荷测试装置,测量装置由上电极、下电极、空间电荷采集通道、电流信号采集通道和脉冲输入通道五部分组成。上电极用环氧树脂浇注把上电极金属外壳与上电极中心电极固定构成整体的可移动上电极,下电极为下电极外环、下电极内环和下电极中心柱同轴组成的三电极结构,三者分别实现输入脉冲、采集传导电流信号和采集空间电荷PEA信号的功能。直流高压和高压窄脉冲分别从试样两侧的电极引入,避免直流高压和脉冲的耦合,消除试样的表面电流的影响,解决了电声脉冲法不能测量传导电流的问题,实现了对试样传导电流和空间电荷同时测量,特别适用于电工绝缘材料领域。
文档编号G01R29/24GK201945640SQ201020603258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1日
发明者丁立健, 屠幼萍, 王倩, 闫琰 申请人:华北电力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