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确定放射源位置井下事故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594753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确定放射源位置井下事故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放射源位置井下事故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砂岩型铀矿地质的各项任务中,钻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地球物理测井是铀矿地质勘探必不可少一项任务,然而,在测井过程中不时会有安装放射源的密度探管发生事故,若放射源打捞不上来会在地层中产生放射性污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很不好。一般事故处理的方法有捞、提、打、扫、冲、顶、反、炸、透、扩、割、劈、磨等。当密度探管和放射源发生卡管,电缆又被拉断,使用钻具下钻进行打捞无法触及密度探管和放射源,这表明密度探管和放射源极有可能在钻孔直径扩大的某处,在已经使用了多种方法均未奏效、致使探管和 放射源失踪的情况下,给事故处理增加了难度和盲目性,可用本发明方法准确寻找密度探管和放射源位置,使进一步打捞密度探管和放射源工作有的放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砂岩型铀矿测井密度探管和放射源失踪的井下探管寻找和确定探管准确位置,利用现有测井技术,提供一种简单易行,耗时短,对测井设备无损伤的确定放射源位置井下事故处理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确定放射源位置井下事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扫孔一测井—解释一打捞,其中,所述扫孔为,当密度探管和放射源被卡造成无法确定确切位置时,用正常钻探取芯法将全孔扫通、冲孔后提钻,冲孔泥浆性质采用低固相,比重在I. 15-1. 25g/cm3之间,保障测井能顺利进行;所述测井为,用定量伽玛仪测井确定放射源位置,测井时要对准零点标记,回程差符合测井规范要求小于每百米小于0. lm,保障测井深度的精确度;所述解释为,通过测井解释模块处理测井深度误差,解释后的深度精度为0. 05m,将解释好的测井曲线图打印出图,由伽玛曲线异常突变升高判断放射源准确位置,并在曲线图上标明密度探管和放射源的确切位置,为打捞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所述打捞为,根据测井确定的位置和具体处理方案,将密度探管和放射源落入孔底,用钻探事故处理方法实施打捞。进一步,所述测井解释模块包括数据预处理子模块,Y测井解释子模块,成果输出子模块,其中数据处理子模块用于检测井深数据并传输至Y测井解释子模块,Y测井解释子模块将数据分析并解释,成果输出子模块将解释结果打印出图。本发明使用已有的放射性综合测井设备即可完成,无需额外购置新的设备,经济实用,操作简单易行,省时省力。在探寻打捞过程中,能准确探测密度探管和放射源位置,将藏于井壁中的密度探管和放射源找出来,为打捞密度探管和放射源成功奠定了基础。经过验证,在探寻砂岩型铀矿密度测井探管和放射源的准确位置方面非常有效。


图I为本发明实施流程图。图2为本发明测井解释模块软件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结合附图,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确定放射源位置井下事故处理方法,其操作步骤是 第一,扫孔。当密度探管和放射源被卡造成无法确定确切位置时,用正常钻探取芯法将全孔扫通、冲孔后提钻,冲孔泥浆性质采用低固相,比重在I. 15-1. 25g/cm3之间,保障测井能顺利进行。第二,测井。用定量伽玛仪测井确定放射源位置,测井时要对准零点标记,回程差符合测井规范要求小于每百米小于0. lm,保障测井深度的精确度。第三,解释。通过测井解释模块处理测井深度误差,解释后的深度精度为0. 05m,将解释好的测井曲线图打印出图,由伽玛曲线异常突变升高判断放射源准确位置,并在曲线图上标明密度探管和放射源的确切位置,为打捞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第四,打捞。根据测井确定的位置,在此处设计具体处理方案,设法将密度探管和放射源落入孔底,用钻探相关事故处理方法实施即可成功实现打捞。本发明方法曾在新疆哈密盆地ZK21钻孔中得到验证,对密度探管和放射源位置寻找成功率为100%。2004年12月I日,在哈密沙尔湖地区ZK21号钻孔(孔深302. 06米)测井时,带有放射源的密度探管发生卡管,电缆被拉断,估计卡管位置225米。第一,钻探技术人员下钻具边扫孔边打捞时,采用低固相泥浆冲孔,钻具下至孔底未能将探管和放射源打捞,并且在全过程中未能触及探管,致使打捞失败同时失去探管踪迹,钻探技术人员无计可施,仅判断探管和放射源在钻孔中井径扩大某处。第二,利用放射性定量伽玛仪的特性(该仪器适用于铀矿地质勘查中铀矿异常的精确评价),对准地面零点标记开始测井,测井回程差为
0.12米,测井深度299. 55米,符合测井规范要求小于每百米小于0. I米,当测量到放射源位置时,伽玛仪在测井采集软件上记录一条含有曲线幅度突变升高的测井曲线。第三,物探技术员对采集的伽玛测井曲线用解释软件进行解释,回程差不超差无需平差处理,经解释后打印出测井解释图,在图上标明放射源准确位置,密度探管长3. I米,放射源用固定螺栓与密度探管底部连接。测井解释结果为放射源准确位置在249. 45米。此时,可以准确断定探管的底部在249. 45米,顶部在246. 35米。第四,确定了探管和放射源的准确位置后,钻探技术人员制作了钻杆底部焊接高级合金钢材质的螺旋状钢勾,将钢勾随钻杆下至249. 45米处,旋转钻机使钢勾旋转并自下而上运动,钢勾在此位置的旋转直径会远远大于钻孔直径,钢勾勾出探管,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孔底,提钻换带钻头岩心管下钻打捞,成功打捞了落入孔底的探管和放射源。本发明方法也可适用于石油、煤炭等使用放射源测井的行业。
以上是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不代表本发明保护范围仅限 于此,很明显,在本发明构思下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确定放射源位置井下事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扫孔一测井—解释一打捞,其中, 所述扫孔为,当密度探管和放射源被卡造成无法确定确切位置时,用正常钻探取芯法将全孔扫通、冲孔后提钻,冲孔泥浆性质采用低固相,比重在I. 15-1. 25g/cm3之间,保障测井能顺利进行; 所述测井为,用定量伽玛仪测井确定放射源位置,测井时要对准零点标记,回程差符合测井规范要求小于每百米小于0. lm,保障测井深度的精确度; 所述解释为,通过测井解释模块处理测井深度误差,解释后的深度精度为0. 05m,将解释好的测井曲线图打印出图,由伽玛曲线异常突变升高判断放射源准确位置,并在曲线图上标明密度探管和放射源的确切位置,为打捞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所述打捞为,根据测井确定的位置和具体处理方案,将密度探管和放射源落入孔底,用钻探事故处理方法实施打捞。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确定放射源位置井下事故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井解释模块包括数据预处理子模块,y测井解释子模块,成果输出子模块,其中数据处理子模块用于检测井深数据并传输至Y测井解释子模块,Y测井解释子模块将数据分析并解释,成果输出子模块将解释结果打印出图。
全文摘要
本发明利用现有测井技术,解决在砂岩型铀矿测井下寻找密度探管和放射源的问题,公开了一种确定放射源位置井下事故处理方法,通过扫孔、测井、解释、打捞四步骤,简单易行,耗时短,对测井设备无损伤,测井软件和解释软件为铀矿勘探放射性测井独有。本发明方法也可适用于石油、煤炭等使用放射源测井的行业。
文档编号G01V5/00GK102681021SQ20121013853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
发明者刘卫国 申请人:陕西中核大地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