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阵列漏电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11052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阵列漏电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阵列漏电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并联在一起的电池组,用于对电池组进行漏电检测的漏电检测单元以及负责系统控制的主控单元;所述漏电检测单元包括:主控漏电检测单元,用于电池阵列干路漏电检测;多个从控漏电检测单元,用于对与其并联的单个电池组进行漏电检测,其中,所述从控漏电检查单元数量与电池组数量相匹配;所述的主控单元、主控漏电检测单元、从控漏电检测单元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连接通信,在单个电池组支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电池组串联的接触器一和接触器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可编程控制的开关器件,漏电检测配置方便,且有效解决多个漏电检测装置并联使用而造成的漏电检测电阻阻值变小的问题。
【专利说明】—种电池阵列漏电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阵列的漏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今大部分电池检测系统都是针对单个电池组进行检测,当多个子系统接入阵列电池系统时,漏电检测装置相应的形成并联的拓扑结构,漏电检测电阻缩小为原来的N分之一(N:电池组并联数),漏电检测装置中漏电采样关系被打破,从而导致漏电检测出现错误。电池阵列储能系统由于应用需要,一般都设计成大容量系统,通过对多个单体电池并联实现;为了多电池实现有效管理,一般电池系统设计方案为:多个单体电池先串联形成具有一定总电压的子系统,多个子系统由直流接触器控制,实现并联连接,最终形成电池阵列系统;然而,现有技术的电池漏电检测系统不能满足对电池阵列漏电的检测。
[0003]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出能够解决多个漏电检测装置并联使用的电池阵列漏电检测装置。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阵列漏电检测装置,解决多个漏电检测装置并联使用所带来的检测电阻变小导致出现检测错误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构造一种电池阵列漏电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并联在一起的电池组;主控漏电检测单元,用于电池阵列干路漏电检测;多个从控漏电检测单元,用于对与其并联的单个电池组进行漏电检测,以及负责系统控制的主控单元4 ;其中,所述从控漏电检查单元3数量与电池组I数量相匹配。
[0006]所述的主控单元4、主控漏电检测单元2、从控漏电检测单元3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连接通信,在单个电池组支路的正负极分别设置有与电池组I串联的接触器一 5和接触器二 6。
[0007]优选的,所述的主控漏电检测单元与从控漏电检测单元的电路结构一致,均由电池组正极与地之间、电池组负极与地之间两个结构对称的回路组成;其中,电池组正极与地之间的回路中串联有一电阻和可编程控制的开关器件一,电池组负极与地之间的回路中串联有一电阻和可编程控制的开关器件二 ;在两回路中设置有采样节点A和采样节点B。
[0008]优选的,所述的可编程控制的开关器件为MOS管、三极管或继电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0]首先,本实用新型设计有可编程控制的开关器件,绝缘检测配置方便,通过通讯接口,可灵活配置装置的漏电检测使能或禁止测量功能。
[0011]其次,本实用新型由主控单元统一调度管理,配合适当的控制策略,解决多个漏电检测装置并联使用,基于事件触发原则,适时使能或禁止相应的漏电检测模块,使得漏电检测电阻并联阻值变小的问题得以解决。【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池阵列漏电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主控漏电检测单元的电路图。
[0014]图3为图2中其中一个开关器件的电路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001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池阵列漏电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并联在一起的电池组I ;主控漏电检测单元2,用于电池阵列干路漏电检测;多个从控漏电检测单元3,用于对与其并联的单个电池组进行漏电检测,以及负责系统控制的主控单元4 ;其中,所述从控漏电检查单元3数量与电池组I数量相匹配。
[0017]所述的主控单元4、主控漏电检测单元2、从控漏电检测单元3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连接通信,在单个电池组支路的正负极分别设置有与电池组I串联的接触器一 5和接触器二 6。
[0018]其中,主控漏电检测单元2与从控漏电检测单元3的电路结构一致,均由电池组正极与地之间、电池组负极与地之间两个结构对称的回路组成;其中,电池组正极与地之间的回路中串联有一电阻和可编程控制的开关器件一 7,电池组负极与地之间的回路中串联有一电阻和可编程控制的开关器件二 8 ;在两回路中设置有采样节点A和采样节点B。
[0019]其中,可编程控制的开关器件为MOS管、三极管或继电器。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型号为AQV258AX的继电器作为可编程控制的开关器件。
[0020]图2所示为主控漏电检测单元和从控漏电检测单元的检测电路图,图2中的开关器件为图3所示的继电器UlO的连接电路模块。其中,继电器UlO的管脚4与管脚6分别连接至电池组正极与地之间回路的端口 NTEl+与端口 NTE2+,主控单元通过继电器UlO的管脚2控制器通断;继电器Ull与继电器UlO连接电路模块相似,使用在开关器件2上,继电器Ul I的管脚4与管脚6分别连接至电池组负极与地之间回路的端口 NTEl-与端口 NTE2-,主控单元通过继电器Ull的管脚2控制器通断。
[0021]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0022]S1:系统上电复位。
[0023]S2:主控单元控制所有的接触器断开。
[0024]S3:主控单元禁止主控漏电检测单元工作。
[0025]S4:检测步骤S3是否操作成功,如果是,则执行下一步操作,否则,输出操作失败提示并返回步骤S3。
[0026]S5:主控单元控制从控漏电检测单元工作。
[0027]S6:检测步骤S5是否操作成功,如果是,则执行下一步操作,否则,输出操作失败提示并返回步骤S5。
[0028]S7:利用每个从控漏电检测单元对与其并联的电池组进行漏电检测。
[0029]S8:得到N组电池组的电压采样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
[0030]S9:等待初始化命令。[0031]SlO:判断是否允许初始化,如果是,执行下一步操作,否则返回步骤S2。
[0032]Sll:主控单元禁止从控漏电检测单元工作。
[0033]S12:检测步骤Sll是否操作成功,如果是,则执行下一步操作,否则,输出操作失败提示并返回步骤S11。
[0034]S13:主控单元控制主控漏电检测单元工作。
[0035]S14:检测步骤S13是否操作成功,如果是,则执行下一步操作,否则,输出操作失败提示并返回步骤S13。
[0036]S15:主控单元控制所有的接触器闭合。
[0037]S16:利用主控漏电检测单元对并联的电池组阵列进行干路漏电检测。
[0038]S17:得到一组电池组的电压采样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
[0039]其中,主控单元对主控漏电检测单元和多个从控漏电检测单元的控制是通过控制继电器UlO和继电器Ull的断开或闭合实现的。
[0040]所得到的电压采样数据从采样点A和采样点B检测得到。
[0041]步骤S8和步骤S17中,对每一组电压采样数据的分析处理过程如下:
[0042]以电池组正极与地之间的回路为例,接入的电阻的阻值为2ΜΩ,通过检测回路中的采样点A的电压,按比例得到电池总正端口与系统地之间的电压,再按照相关绝缘漏电分级标准进行分级,例如:大于500 Ω /V为正常,100 Ω ΛΤ500 Ω /V:轻微绝缘故障,小于100 Ω/V:严重绝缘故障。最后输出故障等级。
[0043]根据选取的电阻阻值等相关参数的不同,可适当调整绝缘漏电的分级标准。
[0044]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电池阵列漏电检测装置,包括多个并联在一起的电池组(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漏电检测单元(2),用于电池阵列干路漏电检测;多个从控漏电检测单元(3),用于对与其并联的单个电池组进行漏电检测,以及负责系统控制的主控单元(4);其中,所述从控漏电检查单元(3)数量与电池组(I)数量相匹配;所述的主控单元(4)、主控漏电检测单元(2)、从控漏电检测单元(3)之间通过CAN总线进行连接通信,在单个电池组支路的正负极分别设置有与电池组(I)串联的接触器一(5)和接触器二(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阵列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控漏电检测单元(2)与从控漏电检测单元(3)的电路结构一致,均由电池组正极与地之间、电池组负极与地之间两个结构对称的回路组成;其中,电池组正极与地之间的回路中串联有一电阻和可编程控制的开关器件一(7),电池组负极与地之间的回路中串联有一电阻和可编程控制的开关器件二(8);在两回路中设置有采样节点A和采样节点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阵列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编程控制的开关器件为MOS管、三极管或继电器。
【文档编号】G01R31/36GK203658513SQ201320846013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0日
【发明者】刘飞, 文锋, 阮旭松, 余祖俊, 邓锦炽 申请人:惠州市亿能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