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叶含梗率测定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6218764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烟叶含梗率测定装置及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烟叶含梗率测定装置及方法,包括烟叶输送带,与烟叶输送带输入端相接的烟叶摊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烟叶输送带上、下方互设X射线源和X射线探测器,且X射线探测器通过电缆与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相连。通过烟叶含梗率测定装置,获得某一段待测烟叶流的质量信号以及图像信号,根据所获面积与质量关系,体积与质量关系,或者待测烟叶流中烟梗厚度与X射线穿透性的关系,计算得到待测烟叶流中的含梗率,能够快速无损地检测出同一批次的烟叶流中烟梗的质量以及含梗率,减少烟叶浪费,既可在线测定,也可离线测定烟叶流中含梗率,本发明提供的烟叶含梗率测定装置,结构简单,性能优越,测定准确,工作可靠性高。
【专利说明】一种烟叶含梗率测定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特别涉及烟叶中含梗率的测定装置和方法,属于烟草加工过程中的检测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烟叶打叶复烤过程中,需要采用风分方式对打叶后的烟片和烟梗进行分离,以进行后期烟叶的准确配方,提高卷烟品质。由于打叶后的混合烟叶中,含梗烟片与游离纯净叶片的悬浮速度差异不大,在风分过程中会使含梗烟片被当作纯净叶片而难于分离出来,从而使烟叶配方中增加了含梗烟片,直接影响卷烟质量。现行的打叶复烤国家标准(YC/T
146—2001和YC/T 147—2001)分别限制了烤前和烤后的烟叶中,含梗率应小于或等于
2.5%,新标准(还未运行)又修改为应小于或等于2.0%。
[0003]根据以上国家标准,各个打叶复烤企业都要对烟梗含量进行检测,多数复烤企业每隔半小时,就要检测一次烟叶含梗率,采用的测量方式是:用打叶机将待测烟叶全部打碎,然后再测量其中的含梗率,这种测量方式会造成烟叶的破坏,测量之后的烟叶将不能继续使用,一天下来每条打叶线都将浪费很多烟叶。中国专利CN202525064U和201310019127.3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烟梗检测设备,但是这些设备不能测量出烟梗的具体质量,尤其不能测出叶中的含梗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以解决目前现有检测存在的上述不足。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方便检测,又不会损伤烟叶,且能准确检测烟叶尤其是叶片中的含梗率的装置。
[000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所述装置检测烟叶中含梗率的方法,以实时、方便、无损测量烟梗质量,以及烟叶中的含梗率、粗梗率以及长梗率。
[0006]本发明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烟叶含梗率测定装置,包括烟叶输送带,与烟叶输送带输入端相接的烟叶摊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烟叶输送带上、下方互设X射线源和X射线探测器,且X射线探测器通过电缆与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相连,以便烟叶进入摊薄机构完成摊薄后,进入其上、下方互设X射线源和X射线探测器的输送带上,通过X透射对烟叶流进行成像,烟叶流成像后进入称重机构计量出烟叶流的质量,并将质量数据送入计算机中,获得烟叶流的质量信号,同时由X射线探测器接收到烟叶流信号后,经透射成像机构将图像信号送入计算机中,获得图像信号,进而可计算出烟叶中的含梗率。
[0007]所述摊薄机构为常规的振动槽,或者为带转动齿辊的输送槽,或者为带拨动齿耙的输送槽。
[0008]所述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为图像采集卡与计算机或计算芯片的组合,或者为计算机,或者为计算芯片。
[0009]所述烟叶输送带的输入端或者输出端连接有称重机构,称重机构为常规电子秤,或者为称重皮带。
[0010]所述称重机构与输送带输出端之间设置落料槽。
[0011]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烟叶含梗率的测量方法,包括由称重机构获得的某一段待测烟叶流的质量信号,以及由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获得的该段待测烟叶流图像信号,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列之一的方法:
A、根据面积与质量关系,按下列步骤得到待测烟叶流中的含梗率Ql:
Al、将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获得的待测烟叶流图像,用阈值分割,区域分割,边缘分割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分割,用中值滤波方式对分割后的X射线成像噪声进行滤除,之后统计出像素点个数作为待测烟叶流图像面积;
A2、对已知质量q的烟梗进行成像,获得已知烟梗的面积S,从而得到单位面积上已知烟梗的质量:I = q/s,
A3、以步骤Al获得的待测烟叶流图像面积作为待测烟梗的面积SI,将该面积SI与步骤A2的已知烟梗质量I相乘,得到待测烟梗的质量m = SlXI ;
A4、以称重机构获得的某一段待测烟叶流质量为M, 通过下式计算得到该段烟叶流中的含梗率Ql为:Q1 = m/M ;
或者,
B、根据体积与质量关系,按下列步骤得到待测烟叶流中的含梗率Q2:
B1、将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获得的待测烟叶流图像,用阈值分割,区域分割,边缘分割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分割,用中值滤波方式对分割后的X射线成像噪声进行滤除,之后统计出像素点个数作为待测烟叶流图像面积,模拟计算出该面积对应的待测烟叶流体积V:
V= J舍JiS da ,式中a为烟梗的变化半径,s为烟梗的面积;
B2、对已知质量q的烟梗进行成像,以获得已知烟梗的体积V,进而得到单位体积中已知烟梗的质量= q/v ;
B3、以步骤BI获得的待测烟叶流体积作为待测烟梗的体积VI,将该体积Vl与步骤B2的已知烟梗质量I相乘,得到待测烟梗的质量m = VlXI ;
B4、以称重机构获得的某一段待测烟叶流质量为M,通过下式计算得到该段烟叶流中的含梗率Q2为:Q2 = m/M ;
或者,
C、根据待测烟叶流中烟梗厚度与X射线穿透性的关系,按下列步骤得到待测烟叶流中的含梗率Q3:
Cl、将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获得的待测烟叶流图像,按灰度不同分为N个梯度,每个梯度对应的单位面积质量分别为pl,p2,p3,…,对应的面积分别为SI,S2,S3…,从而得到烟梗的质量为 m=pl X Sl+p2 X S2+p3 X S3+—;
C2、以称重机构获得的某一段待测烟叶流质量为M,通过下式计算得到该段烟叶流中的含梗率Q3为:Q3 = m/M ο
[0012]所述待测烟叶流中烟梗厚度与X射线穿透性的关系,根据X射线的下列衰减公式:/ = /0xeXp(-^^);式中别为衰减前后X射线强度,A为原子的摩尔质量,σ为
原子的截面面积,N为Avogadro常数,P为物质密度,χ为物质厚度;在X射线透射检测方式中,射线衰减程度与被测烟叶的密度、厚度乘积P X密切相关,即与目标物——待测烟叶的面密度,即与单位面积质量密切相关;根据单位面积上烟梗质量的不同,X射线最终成像的灰度值也不同,因此将图像上的灰度分为几个梯度,不同的梯度分别对应不同的单位面积质量。
[0013]本发明还提供这样一种烟叶含梗率的测量方法,包括由烟叶输送线获得的某一段待测烟叶流的流量信号kg/h,以及由透射成像机构获得的该段待测烟叶流图像信号,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列方法:
根据烟叶输送线上获得的流量kg/h,即可计算出在时间t秒之内的烟叶流质量M,则可根据该质量数据,用步骤A或者B或者C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得出t秒内烟叶流中的烟梗质量m,最后得烟叶含梗率Q = m/M。
[0014]本发明具有下列优点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通过烟叶含梗率测定装置,获得某一段待测烟叶流的质量信号以及图像信号,根据所获面积与质量关系,体积与质量关系,或者待测烟叶流中烟梗厚度与X射线穿透性的关系,计算得到待测烟叶流中的含梗率,能够快速无损地检测出同一批次的烟叶流中烟梗的质量以及含梗率,减少目前打叶风分过程中,由于抽样检测造成的烟叶浪费;再与现有的打叶风分机组配合使用,通过烟叶含梗率的变化智能,来控制打叶风分过程,既可以在线测定、也可以离线测定烟叶流中含梗率,本发明提供的烟叶含梗率测定装置,结构简单,性能优越,测定准确,工作可靠性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转动齿辊的输送槽`结构图;
图3为带拨动齿耙的输送槽结构图;
图4为皮带秤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同一批烟梗多次测量的像素面积图;
图6为处理前的待测烟叶流图像;
图7为处理后的待测烟叶流图像。
[0016]图中:1 一振动槽;2 —烟叶输送带;3 — X射线源;4 一烟叶流;5 —落料槽;6 —电子秤;7_电缆;8 —图像采集卡;9 一计算机;10 — X射线探测器;11 一皮带秤,12 一带转动齿棍13的输送槽,14 一带拨动齿祀15的输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装置做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本发明提供的烟叶含梗率测定装置,包括烟叶输送带2,与烟叶输送带2输入端相接的烟叶摊薄机构,该烟叶摊薄机构为振动槽1,与烟叶输送带2输出端相接的称重机构,该称重机构为电子秤6,在电子秤6与烟叶输送带2之间设置落料槽5,在烟叶输送带2上方设X射线源3,烟叶输送带2下方设X射线探测器10,且X射线探测器10通过电缆7与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相连,该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为图像采集卡8与计算机9的组合,电子秤6通过电缆7与计算机9相连,以便烟叶流4进入振动槽I完成摊薄后,进入其上设X射线源3,其下设X射线探测器10的输送带2上,通过X透射对烟叶流4进行成像,烟叶流4成像后,经落料槽5进入电子秤6上计量出烟叶流4的质量,并将质量数据送入计算机9中,获得烟叶流4质量信号,同时由X射线探测器10接收到烟叶流4信号后,经图像采集卡8将图像信号送入计算机9中,获得图像信号,进而可计算出烟叶流4中的含梗率。
[0019]所述称重机构还可为常规的皮带秤11.如图4 ;所述摊薄机构还可为常规带转动齿辊13的输送槽12,如图2,或者为带拨动齿耙15的输送槽14,如图3。
[0020]实施例1
烟叶含梗率的测量方法一,包括由称重机构获得的某一段待测烟叶流的质量信号,以及由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获得的该段待测烟叶流图像信号;根据面积与质量关系,计算得到待测烟叶流中的含梗率Ql,具体步骤为:
Al、将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获得的待测烟叶流图像,用阈值分割,区域分割,边缘分割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分割,用中值滤波方式对分割后的X射线成像噪声进行滤除,之后统计出像素点个数作为待测烟叶流图像面积;
A2、对已知质量q的烟梗进行成像,以获得已知烟梗的面积S,从而得到单位面积上已知烟梗的质量:I = q/s,
A3、以步骤Al获得的待测烟叶流图像面积作为待测烟梗的面积SI,将该面积SI与步骤A2的已知烟梗质量I相乘,得到待测烟梗的质量m = SlXI ;
A4、以称重机构获得的某一段待测烟叶流质量为M,通过下式计算得到该段烟叶流中的含梗率Ql为:Q1 = m/M。
[0021]为表明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通过实验加以验证:
对同一批烟梗的三十组样本进行成像,并进行像素面积统计,结果如表I所示,可以得到单克烟梗对应的像素是:13565,得到像素点个数和烟梗质量的关系后,对烟梗的计算质量和实际测量质量进行误差统计,结果见表2。
[0022]结论:面积法测量烟梗质量的误差在:-8.2% — 9.9%最大误差不超过10%。
[0023]表明:方法一可以基本测量烟梗的质量,对于20g左右的烟梗,平均误差在5%左右,最大误差不超过10%,可以大致的反应烟梗的质量和含梗率。
[0024]
【权利要求】
1.一种烟叶含梗率测定装置,包括烟叶输送带,与烟叶输送带输入端相接的烟叶摊薄机构,其特征在于在烟叶输送带上、下方互设X射线源和X射线探测器,且X射线探测器通过电缆与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含梗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摊薄机构为常规的振动槽,或者为带转动齿辊的输送槽,或者为带拨动齿耙的输送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含梗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为图像采集卡与计算机或计算芯片的组合,或者为计算机,或者为计算芯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叶含梗率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叶输送带的输入端或者输出端连接有称重机构,称重机构为常规电子秤,或者为称重皮带。
5.一种烟叶含梗率的测量方法,包括由称重机构获得的某一段待测烟叶流质量信号,以及由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获得的该段待测烟叶流图像信号,其特征在于通过下列之一的方法: A、根据面积与质量关系,按下列步骤得到待测烟叶流中的含梗率Ql: Al、将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获得的待测烟叶流图像,用阈值分割,区域分割,边缘分割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分割,用中值滤波方式对分割后的X射线成像噪声进行滤除,之后统计出像素点个数作为待测烟叶流图像面积; A2、对已知质量q的烟梗进行成像,以获得已知烟梗的面积S,从而得到单位面积上已知烟梗的质量:I = q/s, A3、以步骤Al获得的待`测烟叶流图像面积作为待测烟梗的面积SI,将该面积SI与步骤A2的已知烟梗质量I相乘,得到待测烟梗的质量m = SlXI ; A4、以称重机构获得的某一段待测烟叶流质量为M,通过下式计算得到该段烟叶流中的含梗率Ql为:Q1 = m/M ; 或者, B、根据体积与质量关系,按下列步骤得到待测烟叶流中的含梗率Q2: B1、将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获得的待测烟叶流图像,用阈值分割,区域分割,边缘分割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分割,用中值滤波方式对分割后的X射线成像噪声进行滤除,之后统计出像素点个数作为待测烟叶流图像面积,模拟计算出该面积对应的待测烟叶流体积V:V=/|TrS da,式中a为烟梗的变化半径,s为烟梗的面积; B2、对已知质量q的烟梗进行成像,以获得已知烟梗的体积V,进而得到单位体积中已知烟梗的质量= q/v ; B3、以步骤BI获得的待测烟叶流体积作为待测烟梗的体积VI,将该体积Vl与步骤B2的已知烟梗质量I相乘,得到待测烟梗的质量m = VlXI ; B4、以称重机构获得的某一段待测烟叶流质量为M,通过下式计算得到该段烟叶流中的含梗率Q2为:Q2 = m/M ; 或者, C、根据待测烟叶流中烟梗厚度与X射线穿透性的关系,按下列步骤得到待测烟叶流中的含梗率Q3:Cl、将图像采集及处理机构获得的待测烟叶流图像,按灰度不同分为N个梯度,每个梯度对应的单位面积质量分别为pl,p2,p3,…,对应的面积分别为S1,S2,S3…,从而得到烟梗的质量为 m=pl X Sl+p2 X S2+p3 X S3+—; C2、以称重机构获得的某一段待测烟叶流质量为M,通过下式计算得到该段烟叶流中的含梗率Q3为:Q3 = m/M 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种烟叶含梗率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烟叶输送线上获得的流量kg/ h,即可计算出在时间t秒之内的烟叶流质量M,用步骤A或者B或者C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得出t秒内烟叶流中的烟梗质量m,即得烟叶含梗率Q = m/M。
【文档编号】G01N5/00GK103776715SQ201410061575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4日
【发明者】蒋鑫巍, 刘斌, 习建平, 张辉, 毛伟俊, 李拥政 申请人:昆明聚林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