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磁体恒温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242236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核磁共振磁体恒温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核磁共振磁体恒温装置,属于核磁共振设施【技术领域】。包括箱体,在箱体顶板上设磁体恒温罐配接孔;液态介质循环箱,设置于箱体腔内且与箱体腔的底座固定,在液态介质循环箱箱腔内设加热元件和液态介质回流管,在液态介质循环箱的左箱壁的长度方向置热交换传导板;磁体恒温罐,与箱体顶板固定,在磁体恒温罐的夹套腔内设液态介质回引管,在夹套腔的底部设液态介质引入接口;循环泵,与底座固定,且循环泵进液口与液态介质循环箱腔相通、出液口与液态介质引入接口连接;半导体制冷机构,与液态介质循环箱固定,且与热交换传导板接触。使磁体处于理想的恒温状态;方便操作;体积小,方便制造与使用且体现经济性。
【专利说明】核磁共振磁体恒温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核磁共振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核磁共振磁体恒温装置,用于对核磁共振仪的磁体提供恒温环境。

【背景技术】
[0002]前述的核磁共振(英文缩写为:MR)又称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将物体置于特殊磁场中,用射频脉冲激发物体内的氢原子核,引起氢原子核共振并吸收能量,在射频脉冲结束后,氢原子核按特定频率发出射电信号并将吸收的能量释放,被外部的接收器接收(也称收录),经电子计算机处理而获得图像。前述的物体包括各类生命体和各种材料。生命体的典型的例子如人体,它可以对人体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并且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在医学领域,MR对检测脑内血肿、脑外血肿、脑肿癌、颅内动脉癌、动静脉血管畸形、脑缺血、椎管内肿癌、脊髓空洞、脊髓积水等颅脑常见疾病十分有效并且对诸如腰椎间盘后突、原发性肝癌之类的疾病的诊断非常有益;前述的各种材料如各种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对于分析材料中的成份具有积极意义。前述的特殊磁场即为外加磁场,更具体地讲,是外加磁体(即磁体)。
[0003]由上述说明可知,磁体(配有线圈)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然而,由于磁体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因而如果不能将磁体所处的环境温度进行有效控制,那么毫无疑问对核磁共振的效果产生影响。在医疗临床,将核磁共振仪连同其上配备的磁体置于恒温室内已是普遍的做法,但是,在利用核磁共振对各类材料分析的情形下,材料样本(习惯称试样)通常盛装于试管内,并且磁体的体积较小,启用时,将盛有试样的试管插置于磁体上,于是,如果对此也构建一恒温室,那么一方面会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对于普通的检测部门在财力上难以支撑。况且对材料试样即对试管样本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检析不仅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而且在产品生产企业、产品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化学分析部门、石油勘探部门乃至海关边检等的应用日益广泛。鉴此,开发结构相对简单、经济廉价、操作方便以及可靠性理想的磁体恒温装置对磁体恒温具有积极意义。
[0004]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对磁体恒温的技术信息,典型的如授权
【发明者】李晓南, 陈国华, 罗建忠 申请人:苏州露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