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表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62003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里程表传感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里程表传感器,包括:壳体(10),具有转轴穿设孔;转轴(20),具有突出于壳体(10)的接口连接段和位于该壳体(10)内部的安装段;电子元件,位于壳体(10)的内部;轴线调节结构,位于壳体(10)的内壁和安装段之间,转轴(20)通过轴线调节结构以可改变该转轴(20)的轴线方向的方式安装在壳体(10)上。本实用新型的里程表传感器能够避免转轴断裂。
【专利说明】里程表传感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里程表传感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里程表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汽车元器件,里程表传感器主要包括壳体、转轴以及电路板,转轴用于与变速箱里程表接口对接,并随变速箱的正常运行而转动,通过转轴的转动,电路板将转轴的转动转化为电信号并传输出去。因工艺问题,转轴跟变速箱里程表接口连接时有可能导致细微偏差,也就是说,变速箱里程表接口的轴线与转轴的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里程表传感器在使用初期不影响使用,但是,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因长期不同轴的工作造成转轴疲劳损耗断裂,进而造成里程表传感器无法使用。
[0003]此外,水汽、油气以及灰尘容易经转轴和壳体之间的间隙进入壳体内部并腐蚀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以致损坏里程表传感器。为了便于将电路板安装在壳体内部,壳体包括外壳和盖板,外壳具有一个敞开端,盖板用于封堵该敞开端,由于外壳采用铝材制成,而盖板采用塑料制成,因此,不同材料在连接时的密封性比较差,水汽等物质容易经盖板和外壳的连接位置进入壳体内部,同样造成腐蚀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以致损坏里程表传感器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避免转轴断裂的里程表传感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里程表传感器,包括:壳体,具有转轴穿设孔;转轴,具有突出于壳体的接口连接段和位于该壳体内部的安装段;电子元件,位于壳体的内部;轴线调节结构,位于壳体的内壁和安装段之间,转轴通过轴线调节结构以可改变该转轴的轴线方向的方式安装在壳体上。
[0006]进一步地,里程表传感器还包括:隔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并且位于转轴和电子元件之间,隔板上具有感应头穿设孔。
[0007]进一步地,壳体包括:外壳,具有敞开端和转轴穿设端;盖板,与外壳连接并封堵敞开端,外壳与盖板由相同材料制成。
[0008]进一步地,接口连接段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装配凹槽。
[0009]进一步地,隔板与壳体的内壁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0010]进一步地,隔板具有朝向转轴延伸的凹槽腔,凹槽腔的开口朝向背离转轴的方向,在转轴的轴向上,凹槽腔偏离转轴,感应头穿设孔设置在凹槽腔的槽壁上。
[0011]进一步地,外壳与盖板采用波峰焊进行连接。
[0012]进一步地,盖板上设置有导线穿设孔。
[0013]进一步地,轴线调节结构为径向位移间隙,径向位移间隙位于壳体的内壁与安装段之间。
[0014]进一步地,轴线调节结构为径向位移间隙,壳体包括:外壳,具有转轴穿设端;内壳,设置在外壳的内部且套设在安装段上,内壳的内壁与安装段之间具有径向位移间隙。
[0015]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轴线调节结构位于壳体的内壁和安装段之间,并且转轴通过轴线调节结构以可改变该转轴的轴线方向的方式安装在壳体上,因此,当转轴的轴线与变速箱里程表接口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时,转轴在变速箱里程表接口的径向力作用下,会改变自身的轴线方向以保持该转轴与变速箱里程表接口同轴设置,避免转轴与变速箱里程表接口不同轴而造成的断裂。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里程表传感器能够避免转轴断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里程表传感器的实施例的侧视且局部剖视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图1的里程表传感器在A-A向的剖面图;
[0019]图3示出了图1的里程表传感器中的隔板的主视示意图。
[0020]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21]10、壳体;11、外壳;12、盖板;13、内壳;14、径向位移间隙;20、转轴;21、装配凹槽;30、隔板;31、凹槽腔;32、槽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里程表传感器包括壳体10、转轴20、电子元件(图中未示出)和轴线调节结构。壳体10具有转轴穿设孔,转轴20能够经转轴穿设孔穿出壳体10。转轴20具有突出于壳体10的接口连接段和位于该壳体10内部的安装段,接口连接段用于与变速箱里程表接口对接,安装段用于可转动地安装于壳体10的内部。电子元件位于壳体10的内部,电子元件位于电路板上,用于将磁场变化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轴线调节结构位于壳体10的内壁和安装段之间,转轴20通过轴线调节结构以可改变该转轴20的轴线方向的方式安装在壳体10上。此外,安装段的端部上设置有磁环,电子元件电连接有与磁环配合的感应头,感应头优选为霍尔管,通过转轴20带动磁环转动,磁环与感应头产生变化的磁场。
[0024]应用本实施例的里程表传感器,由于轴线调节结构位于壳体10的内壁和安装段之间,并且转轴20通过轴线调节结构以可改变该转轴20的轴线方向的方式安装在壳体10上,因此,当转轴20的轴线与变速箱里程表接口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时,转轴20在变速箱里程表接口的径向力作用下,会改变自身的轴线方向以保持该转轴20与变速箱里程表接口同轴设置,避免转轴20与变速箱里程表接口不同轴而造成的断裂。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施例的里程表传感器能够避免转轴断裂。
[0025]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里程表传感器还包括隔板30,隔板30设置在壳体10的内部并且位于转轴20和电子元件之间,隔板30上具有感应头穿设孔。隔板30能够阻挡来自转轴20 —侧的水汽、油气以及灰尘,避免上述物质腐蚀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此外,由于隔板30上具有感应头穿设孔,因此,可以将感应头穿过隔板30并与磁环配合。
[0026]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外壳11和盖板12(图1中仅示出了盖板12的一部分)。外壳11具有敞开端和转轴穿设端(图中未示出),盖板12与外壳11连接并封堵敞开端,外壳11与盖板12由相同材料制成,例如均由工程塑料制成。转轴20的接口连接段经转轴穿设端穿出。将壳体10分成外壳11与盖板12,能够方便电路板以及隔板30的安装。相同材料在连接时的密封性比较高,能够有效避免水汽、油气以及灰尘经外壳11与盖板12的连接位置进入壳体10的内部,避免上述物质腐蚀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优选地,电路板安装在盖板12上。
[0027]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接口连接段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装配凹槽21。装配凹槽21方便转轴20与变速箱驱动配合。
[0028]在本实施例中,隔板30与壳体10的内壁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上述方式无需设置额外的连接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优选地,壳体10的内壁上设置有止挡隔板30的限位部,限位部对隔板30起到限位作用,避免隔板30抵顶在转轴20上,以致影响转轴20转动。
[0029]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隔板30具有朝向转轴20延伸的凹槽腔31,凹槽腔31的开口朝向背离转轴20的方向,在转轴20的轴向上,凹槽腔31偏离转轴20,感应头穿设孔设置在凹槽腔31的槽壁32上。采用上述结构,感应头穿设孔对应磁环的侧面,因此,安装在感应头穿设孔内的感应头同样对应磁环的侧面,此时,感应头与磁环的侧面相配合,便于形成变化的磁场。优选地,凹槽腔31的开口方向与转轴20的轴向相同,也就是说,凹槽腔31的开口朝向盖板12,方便感应头与电子元件电连接。
[0030]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1与盖板12采用波峰焊进行连接。采用波峰焊进行连接使得外壳11与盖板12在连接位置的密封性更好。
[0031]在本实施例中,盖板12上设置有导线穿设孔。电路板的用于与外接设备相连接的导线可以穿过导线穿设孔并与外接设备连接。此外,导线穿设孔也可以设置外壳11上。
[0032]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轴线调节结构为壳体10的内壁与安装段之间的径向位移间隙14。由于壳体10的内壁与安装段之间具有径向位移间隙14,也可以说,安装段的直径小于壳体10的内壁的直径,当转轴20的轴线与变速箱里程表接口的轴线不在同一条直线时,转轴20在变速箱里程表接口的径向力作用下,会改变自身的轴线方向以保持该转轴20与变速箱里程表接口同轴设置。上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此外,作为可实施方式,轴线调节结构可以由轴承和弹性垫圈组成,轴承套设在安装段上,弹性垫圈设置在轴承与壳体10的内壁之间。
[0033]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还包括内壳13,内壳13设置在外壳11的内部且套设在安装段上,内壳13的内壁与安装段之间具有径向位移间隙14。由于内壳13与外壳11是分体结构,因此,在外壳11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内壳13可以采用摩擦系数比较低的材料,降低转轴20与壳体10的摩擦。内壳13可以固定在外壳11上,也可以仅是在轴向上被限位在外壳11上。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里程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具有转轴穿设孔; 转轴(20),具有突出于所述壳体(10)的接口连接段和位于该壳体(10)内部的安装段; 电子元件,位于所述壳体(10)的内部; 轴线调节结构,位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和所述安装段之间,所述转轴(20)通过所述轴线调节结构以可改变该转轴(20)的轴线方向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壳体(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里程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里程表传感器还包括: 隔板(30),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内部并且位于所述转轴(20)和所述电子元件之间,所述隔板(30)上具有感应头穿设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里程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 外壳(11),具有敞开端和转轴穿设端; 盖板(12),与所述外壳(11)连接并封堵所述敞开端,所述外壳(11)与所述盖板(12)由相同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里程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连接段的外周面上设置有装配凹槽(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里程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0)与所述壳体(10)的内壁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里程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0)具有朝向所述转轴(20)延伸的凹槽腔(31),所述凹槽腔(31)的开口朝向背离所述转轴(20)的方向,在所述转轴(20)的轴向上,所述凹槽腔(31)偏离所述转轴(20),所述感应头穿设孔设置在所述凹槽腔(31)的槽壁(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里程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与所述盖板(12)采用波峰焊进行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里程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2)上设置有导线穿设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里程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线调节结构为径向位移间隙(14),所述径向位移间隙(14)位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与所述安装段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里程表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线调节结构为径向位移间隙(14),所述壳体(10)包括: 外壳(U),具有转轴穿设端; 内壳(13),设置在所述外壳(11)的内部且套设在所述安装段上,所述内壳(13)的内壁与所述安装段之间具有所述径向位移间隙(14)。
【文档编号】G01C22/00GK204027579SQ201420366942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3日
【发明者】江华茂, 张志国, 刘源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长沙福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