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弯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67553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压弯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压弯装置包括机架、加压部、支撑部和压头部。所述加压部、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压头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加压部与所述压头部之间;所述加压部对所述支撑部施加压力,推动所述支撑部朝压头部运动并最终使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压头部配合;所述压头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该压弯装置通过加压部对支撑部上的试样作用使支撑部与压头部配合,能够使弯曲后的试样弯曲面整齐且不会出现检测面损伤的情况;且由于所述压头部可以从机架上拆卸,可根据不同需求更换不同直径的压头部,适合各种需要压弯的场合,尤其适合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压弯,满足GB/T4334-2008中对弯曲压头直径尺寸的要求。
【专利说明】压弯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弯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针对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中方法E提到的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压弯操作并没有专门的压弯装置。通常的操作方法是将长度80毫米?100毫米X宽20毫米X厚< 5毫米的试样一端用夹具固定,使用手锤敲击试样使其弯折至90° ;松开夹具后取下试样,再将试样放置在压力机下弯曲至180°。该方法不能满足GB/T 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中方法E的要求:弯曲厚< I毫米的试样时,弯曲压头直径应为I毫米;弯曲厚度> I毫米的试样时,弯曲压头直径应为5毫米。
实用新型内容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压弯方法不能满足对弯曲压头直径尺寸的要求的问题,提供一种压弯装置。
[0004]一种压弯装置,包括机架、加压部、支撑部和压头部;所述加压部、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压头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加压部与所述压头部之间;所述加压部对所述支撑部施加压力,推动所述支撑部朝压头部运动并最终使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压头部配合;所述压头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000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立柱、底板、支撑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分别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形成机架的框架;所述支撑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加压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压头部连接在所述顶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支撑部设置所述支撑板上朝向所述压头部的一侧。
[0006]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为丝杆,通过配套的螺母来固定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
[0007]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还包括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穿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可沿所述平衡杆延伸的方向运动;所述平衡杆为光滑直杆。
[0008]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压部为规格为I?10吨的千斤顶。
[0009]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底座以及对应的两块可以相对所述支撑板移动的支撑滑块;两块所述支撑滑块相对设置,且可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滑块垂直连接;所述底座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机架的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压头部的一面上。
[0010]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两块支撑滑块之间可移动的相对距离为O?100毫米。
[0011]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头部包括压弯部和固定部;所述压弯部呈“I”状,并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的中部;所述固定部呈“一”状,并采用可拆卸结构固定在所述机架的所述顶板朝向所述支撑部的一面上。
[0012]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头部的所述压弯部的直径为I?10毫米;所述压弯部长度为40?80毫米。
[0013]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压弯装置用于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
[0014]上述压弯装置,通过加压部对支撑部上的试样作用使支撑部与压头部配合,能够使弯曲后的试样弯曲面整齐且不会出现检测面损伤的情况;且由于所述压头部可以从机架上拆卸,可根据不同需求更换不同直径的压头部,适合各种需要压弯的场合,尤其适合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压弯,满足GB/T4334-2008中对弯曲压头直径尺寸的要求。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压弯装置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压弯装置100机架10加压部30
[0017]支撑部50压头部70柱11
[0018]底板13支撑板15顶板17
[0019]平衡杆19底座52支撑滑块54
[0020]压弯部75固定部7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压弯装置100包括机架10、加压部30、支撑部50和压头部70。所述加压部30、支撑部50以及压头部70安装在所述机架10上。支撑部50位于加压部30与压头部70之间,用于支撑试样。加压部30可对支撑部50施加压力进而推动支撑部50朝压头部70运动并最终使支撑部50与压头部70配合,从而对在支撑部50上的试样起到压弯作用。压头部70可拆卸地安装在机架10上。
[0025]上述压弯装置100通过加压部30对支撑部50上的试样作用使支撑部50与压头部70配合,能够使弯曲后的试样弯曲面整齐且不会出现检测面损伤的情况;且由于所述压头部70可以从机架10上拆卸,可根据不同需求更换不同直径的压头部70,适合各种需要压弯的场合,尤其适合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压弯,满足GB/T 4334-2008中对弯曲压头直径尺寸的要求。
[0026]所述机架10包括立柱11、底板13、支撑板15和顶板17 ;所述底板13、支撑板15以及顶板17皆为平板。底板13和顶板17分别与立柱11固定连接,形成机架10的框架,支撑板15可移动地设置在底板13和顶板17之间。所述加压部30固定在底板13上靠近支撑板15的一侧;所述压头部70连接在所述顶板17靠近支撑板15的一侧;所述支撑部50设置在支撑板15上朝向压头部70的一侧。具体地,机架10包括四根立柱11,底板13和顶板17均分别与该四根立柱11连接,当然立柱11也可以为三根等其他数量。所述立柱11为丝杆,通过配套的螺母来固定所述底板13和顶板17。以底板13与一根立柱11的连接为例,两个螺母分别位于底板13两侧,且均螺接在立柱11上,即将底板13固定连接到立柱11上。可以理解,所述立柱11并不限于丝杆,还可以是其它能够起支撑作用的柱状体,如铁杆、钢管、铜管等,只要能通过合适的固定件将底板13、顶板17固定在立柱11上即可。
[0027]所述机架10还包括平衡杆19,所述平衡杆19穿过所述支撑板15与顶板17和底板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15可沿平衡杆19延伸的方向运动。平衡杆19起到平衡支撑板15和支撑块50的作用的同时,对支撑板15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
[0028]具体的,所述平衡杆19为光滑直杆,可减小支撑板15与平衡杆19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所述支撑板15及支撑部50沿其延伸方向运动。更具体的,所述平衡杆19上设置止动件(图未示),止动件位于底板13和支撑板15之间。止动件在加压部30与支撑板15分离时起到支撑支撑板15和支撑件50的作用,同时防止加压部30撤销压力时支撑板15 —直向下运动。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压部30为千斤顶,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机架10的底板13朝向支撑部50的一面上,其可对支撑部50施加压力以推动使支撑部50沿平衡杆19运动。当加压部30向支撑部50方向施加作用力时,可推动支撑板15及安装在其之上的支撑部50沿平衡杆19朝压头部70方向运动。具体的,所述千斤顶规格为I?10吨。
[0030]所述支撑部50为包括两个底座52以及对应的两块可以相对支撑板15移动的支撑滑块54,两块支撑滑块54相对设置,且可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所述底座52与所述支撑滑块54垂直连接;所述底座52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10的支撑板15朝向压头部70的一面上。由于所述支撑部50的两块支撑滑块54可以相对支撑板15移动,改变两支撑滑块54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合不同规格的试样。具体的,两块支撑滑块54之间可移动的相对距离为O?100毫米。使用时,将试样放在两块支撑滑块54上,根据试样长度,调节两块支撑滑块54之间的距离。可以理解,也可设置成底座52和支持滑块54整体可相对支撑板50移动。
[0031]所述压头部70包括压弯部75和固定部77 ;所述压弯部75呈“I”状,并连接在所述固定部77的中部;所述固定部77呈“一”状,并采用可拆卸结构固定在机架10的顶板17朝向支撑部50的一面上,与所述压弯部75共同形成“T”型的压头部7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头部70的所述压弯部75的左右直径为I?10毫米;所述压头部70的所述压弯部75从上至下长度为40?80毫米;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更换不同直径的压头部70。当试样弯曲厚< I毫米时,采用压弯部75直径为I毫米的压头部70 ;试样的弯曲厚度> I毫米时,采用直径为5毫米的压头部70的为5毫米;能满足GB/T4334-2008《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中方法E的要求。
[0032]使用时,先调节支撑部50的两块支撑滑块54的距离,并根据试样的厚度更换相应直径的压头部70 ;然后将试样置于支撑部50的两块支撑滑块54上,拧紧加压部30的回油阀后使用加压部30的加力杆作用于加压部30使试样随支撑部50运动,并顶住压头部70 ;试样与压头部70接触后继续加力使顶板17上的压头部70压弯试样至180° ;最后,拧开加压部30的回油阀使支撑板15返回原位,调节两个支撑滑块54取下压弯好的试样。
[0033]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压弯装置100用于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
[003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制作,操作方便,劳动强度低。此外,本实用新型可根据不同的试验样品要求更换相应的压头以及加压装置,能够使弯曲后的试样弯曲面整齐且不会出现检测面损伤的情况,使用该装置进行《金属和合金的腐蚀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方法》中方法E提到的不锈钢晶间腐蚀试样压弯操作时,能大大提高试验效率以及结果的准确度。
[003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个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加压部、支撑部和压头部;所述加压部、所述支撑部以及所述压头部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加压部与所述压头部之间;所述加压部对所述支撑部施加压力,推动所述支撑部朝压头部运动并最终使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压头部配合;所述压头部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立柱、底板、支撑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分别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形成机架的框架;所述支撑板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之间;所述加压部固定在所述底板上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压头部连接在所述顶板靠近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支撑部设置所述支撑板上朝向所述压头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丝杆,通过配套的螺母来固定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还包括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穿过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平衡杆为光滑直杆;所述支撑板可沿所述平衡杆延伸的方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部为规格为I?10吨的千斤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底座以及对应的两块可以相对所述支撑板移动的支撑滑块;两块所述支撑滑块相对设置,且可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滑块垂直连接;所述底座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机架的所述支撑板朝向所述压头部的一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支撑滑块之间可移动的相对距离为O?10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部包括压弯部和固定部;所述压弯部呈“I”状,并连接在所述固定部的中部;所述固定部呈“一”状,并采用可拆卸结构固定在所述机架的所述顶板朝向所述支撑部的一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部的所述压弯部的直径为I?10毫米;所述压弯部长度为40?80毫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压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弯装置用于不锈钢晶间腐蚀试验。
【文档编号】G01N1/28GK204064761SQ201420482807
【公开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5日
【发明者】左新浪, 刘子莲, 符永明, 任才江, 汪洋 申请人: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