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力校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70812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动态力校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动态力校准装置,涉及力学实验装置,具体涉及电液伺服驱动的动态力校准装置。包括底座(2)、法码(3)、动态力传感器(4)、立柱(5)、顶座(6)和传动杆(8);顶座(6)设置于底座(2)正上方,顶座(6)上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立柱(5),立柱(5)上端固定连接于顶座(6)上的通孔中;顶座(6)上中心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通孔,传动杆(8)设置于通孔中,传动杆(8)上端连接顶盖(7),传动杆(8)下端安装有动态力传感器(4),动态力传感器(4)下面连接法码(3)。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电液伺服驱动的动态力校准装置存在精度低、结构复杂的问题。
【专利说明】动态力校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力学实验装置,具体涉及电液伺服驱动的动态力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电液伺服驱动的动态力校准装置存在精度低、结构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提供动态力校准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电液伺服驱动的动态力校准装置存在精度低、结构复杂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动态力校准装置,包括底座2、法码3、动态力传感器4、立柱5、顶座6和传动杆8 ;顶座6设置于底座2正上方,顶座6上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立柱5,立柱5上端固定连接于顶座6上的通孔中;顶座6上中心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通孔,传动杆8设置于通孔中,传动杆8上端连接顶盖7,传动杆8下端安装有动态力传感器4,动态力传感器4下面连接法码3。
[0005]本实用新型的动态力校准装置可实现负荷、位移、变形三种控制方式来实现动态力的溯源。本实用新型按照牛顿第二定律对力的定义,实现动态力的校准,实现疲劳试验机的在线系统动态校准。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测量数据准确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07]图中符号说明:支座1,底座2,法码3,动态力传感器4,立柱5,顶座6,顶盖7、传动杆8。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用最佳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0009]如图1所示,动态力校准装置,包括底座2、法码3、动态力传感器4、立柱5、顶座6和传动杆8 ;底座下面安装有支座I。顶座6设置于底座2正上方,顶座6上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三个立柱5,立柱5上端连接于顶座6上的通孔中,通孔侧面设置螺钉将立柱固定。顶座6上中心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通孔,传动杆8设置于通孔中,传动杆8上端连接顶盖7,顶盖内孔与传动杆紧配合。传动杆8下端安装有动态力传感器4,动态力传感器4下面连接法码3,法码呈悬挂式设置。
[0010]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电液伺服驱动的动态力校准,其基本工作原理与坦克装甲车辆材料疲劳试验台是相似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整个动态系统的频率响应进行了完善的设计,电液伺服驱动的稳态正弦动态力源的控制准确度,主机结构和技术指标更适合于计量校准。具体区别包括稳态正弦动态力源的强度、疲劳和刚度设计;动态力传感器的选择设计;增加用于加速度测量的加速度计;主机的结构设计;伺服阀和作动器的选择设计;伺服系统的控制设计;控制系统的动态控制准确度;稳态正弦动态力源的可靠性设计和抗干扰设计等。
[0011]电液伺服驱动的稳态正弦动态力源,是随着电液伺服技术的发展而决定设计使用的。由于它既能提供动态的高低周疲劳力源、程序控制疲劳力源,也能作为静态的恒速率、恒应变、恒应力控制下的力源使用,根据需要也可以提供部分的振动和冲击力源,因此有着其它任何种类的力源所不能比拟的优势,该装置选择了此种力源。
[0012]本实用新型技术指标:稳态正弦动态力范围为(I?50) kN ;频率范围为(O?50)Hz0
[0013]本实用新型采用稳态正弦动态力源驱动动态力传感器,还可以利用加速度计和数据采集处理单元组成的动态测量仪稳态运动,实现动态测量仪的标定。
[0014]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动态力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法码(3)、动态力传感器(4)、立柱(5)、顶座(6)和传动杆(8);顶座(6)设置于底座(2)正上方,顶座(6)上面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至少三个立柱(5),立柱(5)上端固定连接于顶座(6)上的通孔中;顶座(6)上中心设置有一上下贯通的通孔,传动杆(8)设置于通孔中,传动杆(8)上端连接顶盖(7),传动杆(8)下端安装有动态力传感器(4),动态力传感器(4)下面连接法码(3)。
【文档编号】G01N3/62GK204202810SQ201420551733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5日
【发明者】东方, 刘玉波, 焦洋, 艾兆春, 陈博 申请人:黑龙江华安精益计量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