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测试缓冲活门的减震装置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11764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用于测试缓冲活门的减震装置的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测试减震装置的测试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计用于对可绕实际转动轴转动的活门、尤其车辆活门进行减震。测试装置包括带有转动轴的测试台,所述转动轴被设计为实际转动轴的模拟,活门可绕实际转动轴转动。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架,所述测试架具有重心和总质量。测试架被设计为活门的函数模型。测试架包括用于可转动地连接到转动轴上的连接设备。
背景技术
:用于减震装置的测试装置被应用于减震装置的功能测试,所述减震装置设计用于使车辆活门绕转动轴减振地转动。待测试的减震装置与车辆活门相连,从而对车辆活门在绕转动轴转动时进行减震。在此测试减震装置的功能性。例如构成最接近现有技术的文献CN101685041B描述了一种用于模拟用于车辆的可转动车尾门的空气弹簧的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能够模拟空气弹簧和车尾门的接近实际的工作条件。尤其模拟车尾门的按计划的安装位置和重量。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功能上改进的且可灵活应用的用于测试减震装置的测试装置。所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用于测试减震装置的测试装置解决和利用所述测试装置测试减震装置的方法解决,所述减震装置用于对可绕活门转动轴转动的活门进行减震,其中,测试装置包括带有转动轴的测试台,所述转动轴被设计为活门转动轴的模拟,其中,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架,其中,测试架被设计为活门的函数模型(Funktionsmodell),其中,测试架包括用于将测试架绕转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测试台上的连接设备,其中,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用于使测试架缓冲地围绕转动转动。其中,测试架的总质量、测试架的重心和/或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减震装置中的每一个都耦连在测试架上的耦合点能够可变地设定和/或调整。本发明优选或有利的实施方式由以下描述和/或附图给出。在此推荐一种用于测试减震装置的测试装置,其中,减震装置设计用于对可绕实际转动轴转动的活门进行减震。例如活门被设计为车辆活门、尤其车辆的行李厢盖或车尾门。优选地,活门能够从关闭位置绕实际转动轴转动至打开位置,其中,减震装置支持从关闭位置至打开位置的打开运动,并且对缓冲从打开位置至关闭位置的关闭运动。例如减震装置被设计为气压弹簧。测试装置包括带有转动轴的测试台,其中,所述转动轴被设计为实际转动轴的模拟。测试台的转动轴尤其模拟活门的实际转动轴的功能。测试装置具有测试架。所述测试架设计为活门的函数模型。优选地,测试架具有重心和总质量。优选地,所述重心被设计为测试架的质量中点。测试架尤其在其重心、其质量和/或其运动学上模拟和/或能够模拟活门重心、活门总质量和/或活门运动学。测试架具有连接设备。通过连接设备能够和/或使得测试架可绕转动轴转动地连接在测试台上。例如连接设备能够实现测试架在测试台上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的可绕转动轴转动的连接。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减震装置、优选恰好两个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设计用于使测试架绕转动轴减振地转动。所述至少两个减震装置尤其支持由测试架模拟的活门的打开运动并且对由测试架模拟的活门关闭运动进行减震。由于测试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减震装置并且测试架构成活门的函数模型,能够以有利的方式测试减震装置在活门实际运行中的功能性。在本发明的优选设计方式中,测试架的总重量、测试架的重心和/或用于将至少两个减震装置中的每一个耦连在测试架上的耦连点能够可变地固定和/或调整。由此能够真实性可靠地仿真和/或模拟活门总质量、活门重心和/或用于耦连至少两个减震装置的活门耦连点。通过可变的可调整性,尤其能够真实性可靠地模拟大量任意设计的活门,其具有不同活门总质量、活门重心和/或活门耦连点。测试装置尤其灵活地应用于测试在设计不同的活门的实际运行中的减震装置。测试架尤其可以简单且顺利地适用于截然不同的活门的最不相同的设计方式。由此可以利用测试架模拟任意活门的动态特性。优选地,测试装置、尤其测试架的调整数据能够基于表格运算算出。由此能够提高测试装置在应用中的可调整性和可变性,由此能够迅速、有效且成本低廉地确保对减震装置的测试。本发明的优选设计方式规定,测试架包括至少两个轨道、优选恰好两个轨道。例如所述至少两个轨道被设计为至少两个型材轨道。这以一定的方式实现布置在轨道的形廓上的设备和/或装置的移动。可选地,轨道彼此同向、尤其相互平行地延伸。优选地,每个轨道具有耦连设备,至少两个减震装置通过所述耦连设备连接在相应的轨道上。尤其每个减震装置能够通过耦连设备与相应的轨道耦连。通过沿轨道的可移动性可以与相对角(相应的减震装置与耦连设备以所述相对较耦连)无关和/或基本上与测试架的重心无关地调整耦连设备的位置。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中,耦连设备能够沿相应的轨道移动。例如耦连设备设计为能够在相应的轨道上、尤其在型材轨道上移动的滑座。由此能够实现的是,转动轴与耦连设备之间的间距可变地调整。尤其转动轴与耦连点之间的间距能够可变地调整,各减震装置在所述耦连点上与测试架耦连。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中,耦连设备具有容纳装置和校准装置。例如校准装置设计用于校准耦连点。优选容纳装置设计用于容纳、尤其可移动地容纳校准装置。优选地,校准装置具有嵌合装置,所述嵌合装置设计用于嵌合在容纳装置中。尤其校准装置通过嵌合装置能够在沿容纳装置所指向的第一方向上移动。由此校准装置在容纳装置中可变地定位和固定。由此以有利的方式确保,校准装置与相对于转动轴成角度、尤其垂直布置的平面之间的间距和/或校准装置与相应的轨道之间的间距是能够可变地调整的。尤其优选地,耦连点与所述平面和/或相应的轨道之间的间距是能够可变地调整的。由此能够真实性可靠地模拟活门耦连点的定位。本发明的优选的结构性设计中,嵌合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卡锁构件、优选两个或多个卡锁构件。优选容纳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凹陷,至少一个卡锁构件形状配合地固定在所述凹陷中。优选地,沿相对于第一方向成角度、优选垂直指向的第二方向构成在至少一个容纳装置与至少一个卡所构件之间的形状配合。由此以有利的方式确保,校准装置可靠地与容纳装置相连和/或能够相连,并且同时确保沿第一方向的移动。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设计方式中,校准装置包括底部、颈部和头部。优选地,底部与容纳装置直接或间接地相连。底部尤其布置在嵌合装置上。例如底部承载颈部。头部尤其优选抗扭地布置在颈部上。例如底部和/或颈部在侧向俯视图中L状或基本上L状地构成。底部和颈部尤其分别具有短臂和长臂,其构成底部和颈部的L形状。特别优选地,颈部以其长臂连接在底部的长臂上。优选地,头部包括用于各个减震装置的耦连接口(Kupplungsschnittstelle)。可选地,耦连接口设计用于与相应的减震装置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地耦连。耦连接口尤其定义了耦连点,各减震装置耦连和/或能够耦连在所述耦连点上。例如耦连接口球状地构成。优选地,耦连接口相对于容纳装置能够可变地调整。耦连接口尤其通过校准装置能够以至少两个旋转自由度、尤其以恰好两个旋转自由度调整。由此耦连装置设计成能通用地将减震装置连接在测试架上。尤其通过测试架能够真实性可靠地模拟多种不同的活门。通过耦连接口的可变地可调整性,能够对最不相同的活门的活门连接点在测试架上真实性可靠地模拟并且尤其定位在测试装置上。由此能够实现在测试架上灵活的连接并且时间节约且成本节约地实施对减震装置的测试。为了与各校准装置的耦连接口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地耦连,两个减震装置中的每一个都具有耦连对应接口。例如头部被设计为球体而耦连对应接口被设计为半球状的中空体,其中,球体能够卡锁在中空体中。优选地,底部能够绕第一旋转轴线相对于嵌合装置旋转。特别优选地,颈部连同头部能够共同绕第二旋转轴线相对于底部旋转。底部和颈部尤其布置成动力链条。由此颈部能够连同底部共同绕第一旋转轴线相对于嵌合装置旋转。优选地,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相互成角度、尤其相互垂直地延伸。可选地,第一和第二旋转轴线相交于交点上。优选地,耦连点与校准装置的调整无关地以至少两个旋转自由度固定地布置。优选地,耦连点与第一和第二轴线无关地固定地布置,其中,第一和第二轴线相互成角度、尤其垂直地且朝向第三轴线延伸,其中,第三轴线在中央穿过耦连接口并且穿过耦连接口在颈部上的连接处延伸。例如第一轴线相当于第一转动轴,而第二轴线相当于第二转动轴,从而使耦连点与底部绕第一转动轴的旋转角无关和/或与颈部绕第二转动轴的旋转角无关地固定地布置。特别优选地,耦连接口和/或耦连点与底部绕第一转动轴的旋转角无关和/或与颈部绕第二转动轴的旋转角无关地始终布置在两个旋转轴线的交点上。耦连接口和/或耦连点在交点上的布置尤其与底部和/或颈部的旋转角的校准无关。此外,耦连接口和/或耦连点的布置不取决于例如重心的任意固定、测试台、测试架和/或轨道内部间距的任意设置的参数,尤其不取决于耦连设备在轨道上的定位。尤其头部的各个耦连接口与减震装置的相应的耦连对应接口之间的相对角度通过利用校准装置在至少两个旋转自由度上调整耦连设备、尤其通过调整底部绕第一转动轴的旋转角并且通过调整颈部绕第二转动轴的旋转角而可变地设置。优选地,所述相对角度能够与至少一个、优选所有所提到的参数无关地设置。由此能够避免减震装置在耦连在各个耦连接口上时被卡住和/或夹住。由此确保了减震装置在耦连接口上简单且可靠的耦连。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规定,测试架具有至少一个质量平衡装置。例如至少一个质量平衡装置被设计为至少一个在其质量上可变且能够安装在测试架上的质量构件。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质量平衡装置可以任意固定和调整测试架的重心。优选地,至少一个质量平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在质量上可变的且位置固定地布置在测试架上的第一质量平衡装置。作为补充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质量平衡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在其质量上及其在测试架上的位置都可变的第二质量平衡装置。例如至少一个第二质量平衡装置的位置变化能够通过沿至少一个第二轨道上的移动实施。通过在重量和/或位置上可变的至少一个质量平衡装置,能够可变地固定和/或调整测试架的总质量和重心。在本发明的范畴内可能的是,至少一个第二质量平衡装置包括能够沿两个轨道移动的第一和第二位置可变的质量平衡装置。由此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实现的是,在两个位置可变的质量平衡装置尤其以相同的距离朝相反方向移动时,所述重心保持位置固定和/或在其位置上不变。优选地,测试架绕转动轴的惯性矩尤其与重心的位置固定的位置无关地通过两个位置可变的质量平衡装置的移动可变地调整。由此测试架能够以有利的方式适用于具有不同活门总质量和活门重心的任意活门,并且在测试台上真实性可靠地模拟其动态。本发明其他的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用于利用上述测试装置来测试减震装置的方法。在所述方法的范畴内,测试架的总质量、测试架的重心和/或用于将至少两个减震装置中的每一个耦连在测试架上的耦连点可变地固定和/或调整。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征、优点和效果由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得出。在附图中:图1示出测试装置的正面立体图,其带有测试台、转动轴、两个减震装置和测试架;图2示出两个减震装置之一的立体俯视图;图3a示出车辆,其带有可绕实际转动轴转动的活门;图3b示出根据图3a的车辆活门的剖视图,其中,剖切线自实际转动轴向车辆活门的活动端部延伸;图4a示出根据图1的测试架的自上的俯视图;图4b示出根据图4a的测试架的侧向俯视图;图4c示出根据图4a和图4b的测试架的立体俯视图;图5示出测试装置的校准装置的立体正视图;图6示出两个重量构件相对于测试架的重心的布置。相互对应或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分别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用于对减震装置2进行功能测试的测试装置1。在图2中以立体图方式示出了其中一个减震装置2。减震装置2例如被设计为气压弹簧。减震装置设计用于对可绕活门转动轴Ak转动的活门3进行减震。活门3根据图3a被设计为车辆活门、尤其被设计为车辆6、尤其轿车的车尾门或行李厢盖。活门3在图3b中以侧视图方式示出,其中,剖切线自活门转动轴Ak延伸至活门3的自由端部。活门3具有活门总质量mk和活门重心Sk。活门3通过绕活门转动轴Ak的打开运动能够自关闭位置转动至根据图3a的打开位置。活门3通过绕活门转动轴Ak的关闭运动能够自打开位置转动至关闭位置。减震装置2支持活门3的打开运动并且对关闭运动进行减震。减震装置2根据图3a在车辆侧面上固定。根据图3b,减震装置2中的每一个都在活门连接点P1k上连接在活门3上。为此,每个减震装置2都具有耦连对应接口20(图2),各个减震装置2通过所述耦连对应接口在活门连接点P1k上与活门3(未示出)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地耦连。耦连对应接口20也设计用于与测试装置的耦连接口19(图6)形状配合和/或力配合地耦连。活门3的朝活门转动轴Ak垂直延伸的对称面与活门转动轴Ak之间的交点被标注为P0k。在绕活门转动轴Ak转动时,活门3具有绕点P0k的活门惯性矩Jk。总览表1:活门的特征参数:缩写标记名称Ak活门转动轴P0k活门朝转动轴垂直延伸的对称面与活门转动轴之间的交点P1k活门连接点Sk活门重心rsk活门转动轴与活门重心之间的间距rp1k活门转动轴与活门连接点之间的间距mk活门总质量Jk绕P0k的活门惯性矩根据图1,测试装置1包括测试台4和测试架5。测试台4具有转动轴A,所述转动轴设计为模拟活门转动轴Ak。测试台1中的转动轴A尤其模拟车辆6上的活门转动轴Ak。测试架5设计为活门3的函数模型。测试架具有重心S(图4a、4b)和总质量m0(图4a、4b、4c)。测试架5的垂直于转动轴A布置的对称面与转动轴A之间的交点被标注为P0。在绕转动轴A转动时,测试架5具有绕点P0的总惯性矩J0。在转动轴A或点P0与重心S之间构成间距rs。测试架5的重心S和总质量m0能够可变地固定和/或调整。由此测试架5能够模拟各种各样具有所配属的活门重心Sk和活门总质量m0k的活门3。如图1所示,测试架5具有连接设备7,通过所述连接设备能够和/或将测试架可转动地连接在转动轴A上。测试架5具有总惯性矩J0,测试架能够利用所述总惯性矩绕转动轴A向上O转动。由此尤其可以模拟活门3的打开运动。此外,测试架5还能够利用总惯性矩J0绕转动轴A向下U转动,以便模拟活门3的关闭运动。在向上O或向下U转动时,测试架5绕转动轴A以转动角phi(图4b)转动。通过待测试的减震装置2减振地支持打开运动,并且通过减震装置2对关闭运动进行减震。有待利用测试装置1进行测试的减震装置2固定和/或能够固定在测试台4上。在各个耦连点P1上每个减震装置2与测试架5耦连。耦连点P1相对于测试架5和/或相对于测试台4可变地固定和/或调整,以便真实性可靠地模拟活门3及其连接点P0k(图3b)。测试架5在图4a中以自上的俯视图示出,在图4b中以侧向俯视图示出,而在图4c中以自连接设备7观察的立体图示出。通过连接设备7能够和/或将测试架5可转动地连接在转动轴A上。连接设备7具有轴线侧的轮毂质量m0*。通过至少一个另外的重量构件8可以改变轴线侧的轮毂质量m0*。至少一个另外的重量构件8与点P0之间的间距h1(图4b)是能够可变地调整的。通过具有质量m1的校准装置13的沿相应容纳装置13移动所导致的重心移动可以通过至少一个具有质量m0*的另外的重量构件8沿转动轴A以间距h1移动而被补偿。当校准装置13、尤其耦连点P1与平面E(所述平面通过转动轴A和重心S规定)之间设置间距h(图4b)时,重量构件8尤其移动间距h1。由此优选为:h=h1。根据图4a和4c,测试架5具有至少两个轨道9,所述轨道设计为至少两个型材轨道。所述至少两个轨道9与连接设备7抗扭地相连,从而使轨道与连接设备7共同绕转动轴A可转动。所述轨道具有质量m2和自有惯性矩J2。测试架5具有第一质量平衡装置21和至少一个第二质量平衡装置22。通过质量平衡装置21、22能够可变地设定测试架5的重心S。第一质量平衡装置21通过至少一个固持件25相对于转动轴A以间距r3布置在轨道9上。第一质量平衡装置21通过重量构件18构成,所述重量构件位置固定地布置在测试架5上、尤其位置固定地布置在轨道9上。重量构件18具有质量m3,该质量能够通过更换重量构件18而改变。固持件25具有质量m3,H。至少一个第二质量平衡装置22通过朝转动轴A方向的前方的重量构件23和背离转动轴A方向的后方的重量构件24构成。这两个重量构件23、24分别通过另外的固持件26布置在轨道9上,并且可移动地支承在轨道9上。另外的固持件26尤其构成滑座,所述滑座能够沿轨道移动。图6示出前方的和后方的重量构件23、24相对于重心S的定位。两个重量构件23、24圆柱形和/或横截面为圆形地构成。每个重量构件23、24都具有相同的直径D4。两个重量构件23、24总共具有第二质量平衡装置22的质量m4,其中,分别将质量m4的一半分配给两个重量构件23、24。由此每个质量构件具有质量0.5*m4。所述另外的固持件26总共具有质量m4,H,分别将质量m4,H一半分配给固持件26。通过另外的固持件26和前方的和后方的重量构件23、24沿轨道9的可移动性,其相对于转动轴A的位置是可变的。尤其转动轴A或点P0与前方的重量构件23之间的间距r4(图4b)和转动轴A或点P0与后方的重量构件24之间的间距r5(图4b)能够可变地调整。由此每个重量构件23、24相对于转动轴A的间距差Δr4也能够可变地调整。当另外的固持件26和前方和后方的重量构件23、24分别以相反方向沿轨道9移动相同距离时,能够使重心保持位置固定和/或在其位置上不变。与此相对地,测试架绕转动轴A的惯性矩m0可以通过上述移动可变地调整。测试架5在至少两个轨道9的每一个上都具有耦连设备11。通过所述耦连设备11使得各减震装置2在耦连点P0上与测试架5、尤其与各轨道9耦连。耦连设备11具有容纳装置12和校准装置13。容纳装置12具有质量m1,H和自有惯性矩J1,H。容纳装置12设计用于容纳校准装置13。容纳装置能够沿相应的轨道9滑移,从而能够可变地调整转动轴A或点P0与容纳装置12之间的间距r1(图4b)。由此能够可变地调整转动轴A或点P0与校准装置13、尤其耦连点P1之间的间距r1。尤其可以与相对角度(各减震装置2与耦连设备11以所述相对角度耦连)无关地和/或基本上与测试架5的重心S无关地调整耦连设备11的位置。校准装置13设计用于校准耦连点P1。校准装置13具有嵌合装置14(图5),校准装置利用所述嵌合装置嵌合在容纳装置12的凹陷28中,并且能够沿凹陷朝第一方向和反方向L移动。由此能够可变地调整耦连点P1与平面E(所述平面由转动轴A和重心S规定)之间的间距h(图4b)。嵌合装置14包括至少一个卡锁构件27、例如两个卡锁构件27。卡锁构件27设计用于形状配合地嵌合在容纳装置12的凹陷28中。形状配合沿第二方向K构成,所述第二方向相对于第一方向和反方向(L)成角度、尤其垂直指向。图5示出校准装置13的自上的立体俯视图。校准装置13具有质量m1和自有惯性矩J1。校准装置13具有嵌合装置14,校准装置13利用所述嵌合装置嵌合在容纳装置12中并且能够沿容纳装置移动。校准装置13具有底部15、颈部16和头部17。底部15布置在嵌合装置14上。底部15承载颈部16。头部17抗扭地布置在颈部16上。底部15和颈部16设计成L形,分别具有短臂和长臂。底部15以其短臂放置在嵌合装置14上并且相对于嵌合装置可旋转地支承。颈部16以其长臂布置在底部15的长臂上并且相对于底部的长臂可旋转地支承。在颈部16的短臂上抗扭地布置有头部17。底部15能够绕第一旋转轴线B相对于嵌合装置14旋转。颈部16能够绕第二旋转轴线C相对于底部15旋转。底部15和颈部16布置成动力链条。由此颈部16和底部15能够共同绕第一旋转轴线B相对于嵌合装置14旋转。头部17与颈部16抗扭地相连,从而使头部17能够连同颈部16一起绕第二旋转轴线C相对于底部15旋转,并且连同颈部16和底部15一起绕第一旋转轴线B相对于嵌合装置14旋转。通过底部15绕第一旋转轴线B的旋转,头部17能够以旋转角γ相对于嵌合装置14旋转。作为补充,头部17能够通过颈部16绕第二旋转轴线C以旋转角β的旋转而相对于底部15旋转。当校准装置13利用嵌合装置14竖立在平面的底面上时,第一旋转轴线B垂直延伸或大体上垂直延伸,而第二旋转轴线C水平延伸或大体上水平延伸。这两个旋转轴线B、C成角度、尤其相互垂直地延伸,并且在交点X上相交。头部17包括耦连接口19,所述耦连接口设计用于与各个减震装置2的耦连对应接口20耦连。耦连接口19球状地构成。耦连接口定义了耦连点P1。耦连点P1与调整校准装置13无关地以至少两个自由度、尤其旋转自由度固定地布置。在此,耦连点P1与第一和第二轴线B、C的旋转无关地固定地布置,其中,第一轴线B和第二轴线C相对于第三轴线D成角度、优选垂直地延伸。第三轴线D在中央延伸穿过耦连接口19和/或穿过耦连点P1且穿过耦连接口19在颈部16上的连接处。在图5的实施例中,第一轴线B相当于第一转动轴B,且第二轴线C相当于第二转动轴C。由此耦连点P1与底部15的旋转角γ无关地绕第一转动轴B固定地布置,并且与颈部16的旋转角β无关地绕第二转动轴C固定地布置。耦连接口19和/或耦连点P1始终尤其与底部15绕第一旋转轴线B的旋转无关地、且尤其与颈部16绕第二旋转轴线C的旋转无关地布置在交点X上。由此耦连接口19与耦连对应接口20之间的相对角度与诸如在测试台4、测试架5和/或轨道9上的能够可变地调整的间距无关地且与能够可变地调整的重心S无关地调整。由此能够确保的是,耦连点P1能够真实性可靠地定位,并且各个减震装置2(图2)能够简单、迅速且无阻碍地耦连在耦连点上。总览表2:作为活门的函数模型的测试架的特征参数:活门与测试架之间的静态等效条件如下计算:以活门与测试架质量相等为前提:以活门与测试架重心相同为前提:(1)代入(2)活门与测试架之间的动态等效条件如下计算:以活门与测试架绕相应的转动轴的惯性矩相等为前提:参照图6计算两个重量构件23、24相对于重心S的间距差Δr4如下:参照图4计算耦连点P1的位置、尤其点P0与耦连点P1之间的间距r1和平面E与耦连点P1之间的间距h如下:参照图5计算耦连点P1通过底部15绕第一旋转轴线B的旋转和/或通过颈部16绕第二旋转轴线C的旋转实现的旋转角β和γ如下:以上详细公开了至少一个实施例,然而要明确的是,还存在大量根据本发明的方案。同样应该明确的是,所述至少一个实施例仅具有示例性的特性,而不应构成对保护范围、应用性或构造的限制。事实上,本公开文件应是用于实施至少一个实施例的教导。由此应该明确的是,还可以对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的元件的功能和布置实施不同的变型方案,只要不脱离通过权利要求及其等同内容规定的范围即可。附图标记清单1测试装置2减震装置3活门4测试台5测试架6车辆7连接设备8连接设备的另外的重量构件9轨道10连接条11耦连设备12容纳装置13校准装置14嵌合装置15底部16颈部17头部18第一质量平衡装置的重量构件19耦连接口20耦连对应接口21第一质量平衡装置22第二质量平衡装置23前方的重量构件24后方的重量构件25第一质量平衡装置的固持件26第二质量平衡装置的固持件27卡锁构件28凹陷29连接部A转动轴Ak活门转动轴B第一转动轴C第二转动轴D第三转动轴E平面S重心Sk活门重心m0总质量m0k活门总质量m0*轴线侧的轮毂质量m1校准装置的质量m2轨道的质量m3第一质量平衡装置21的质量m3,H第一质量平衡装置21的固持件25的质量m4第二质量平衡装置22的质量m4,H第二质量平衡装置22的固持件26的质量J0测试架5的惯性矩J0*连接设备7的惯性矩J1容纳装置12、校准装置13的惯性矩J2轨道9的惯性矩J3第一质量平衡装置21的惯性矩J4第二质量平衡装置22的惯性矩P1耦连点P1k活门连接点P0转动轴A与耦连点P1的连接点P0k活门转动轴Ak与活门连接点P1k的连接点phi转动角度γ第一转动轴B的旋转角β第二转动轴C的旋转角h平面E与耦连点P1的间距r1转动轴A与耦连点P1或连接点P0与耦连点P1的间距r3转动轴A与第一质量平衡装置21或连接点P0与第一质量平衡装置21的间距r4转动轴A与前方的重量构件23或连接点P0与前方的重量构件23的间距r5转动轴A与后方的重量构件24或连接点P0与后方的重量构件24的间距rs转动轴A与重心S或连接点P0与重心S的间距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