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支架灌注桩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56352阅读:3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测绘技术领域,具体的是光伏电站支架灌注桩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光伏电站项目通常在每年的下半年开工,12月完工,施工周期基本为3个多月,开工时间晚,竣工时间短。光伏电站施工流程为:灌注桩施工→支架安装→光伏组件安装→汇流箱安装→逆变、箱变安装→电缆敷设→接线。灌注桩施工决定施工工期的长短和支架、光伏组件的安装质量。而光伏组件支架钢管灌注桩施工包括测量定位→钻孔→浇筑三道工序。

目前,光伏组件支架钢管灌注桩的测量定位施工方法通常为:首先,采用全站仪放出组串的中轴线;接着,依据设计图纸以及厂家资料给出的尺寸,用皮尺从中轴线往两边放出组串4个角处灌注桩的平面位置;然后,再用皮尺放出其余灌注桩的平面位置;最后,用水平仪进行高程调整。该种定位放线方法有三个缺点:

1)定位放线程序较繁琐,采用4-5人进行施工;

2)容易产生对角线偏差较大,难以控制;

3)定位放线速度较缓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光伏电站支架灌注桩定位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光伏电站支架灌注桩定位方法,所述灌注桩包括外侧灌注桩和内侧灌注桩,所述外侧灌注桩包括1号外侧灌注桩、2号外侧灌注桩、3号外侧灌注桩和4号外侧灌注桩;所述1号外侧灌注桩、2号外侧灌注桩、3号外侧灌注桩和4号外侧灌注桩分布于组串的四个角;所述内侧灌注桩位于1号外侧灌注桩、2号外侧灌注桩、3号外侧灌注桩和4号外侧灌注桩围成的四边形内;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确定控制点;

2)以控制点为基准,利用全站仪放出1号外侧灌注桩、2号外侧灌注桩、3号外侧灌注桩和4号外侧灌注桩的平面位置;

3)以外侧灌注桩的平面位置为基准,放出内侧灌注桩的平面位置;

4)检验灌注桩间的间距。

进一步的,步骤2)中,待放出外侧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后,由1号外侧灌注桩至2号外侧灌注桩拉第一横向定位线,由3号外侧灌注桩至4号外侧灌注桩拉第二横向定位线;由2号外侧灌注桩至3号外侧灌注桩以及1号外侧灌注桩至4号外侧灌注桩拉纵向定位线。

进一步的,步骤3)中,拉辅助纵向定位线,所述辅助纵向定位线与第一横向定位线和第二横向定位线相交,辅助纵向定位线与第一横向定位线和第二横向定位线相交的交汇点即为内侧灌注桩的平面位置。

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灌注桩的间距包括相1号外侧灌注桩与4号外侧灌注桩之间、2号外侧灌注桩与3号外侧灌注桩之间以及邻灌注桩间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向定位线和第二横向定位线、纵向定位线和辅助纵向定位线为迪尼玛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光伏电站支架灌注桩定位方法的定位依据为控制点,与传统的定位依据为中轴线相比,由于控制点仅需测设一个点,而要确定一条中轴线至少需要测设两个点,因此,节约了定位依据的确定时间;并且,由于一条中轴线上有很多点,在以中轴线为依据,定位组串四个角的灌注桩的平面位置时,通常是通过测量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到中轴线的垂直距离,然而,满足到中轴线垂直距离一定的点有很多,无法通过中轴线直接得到灌注桩的平面位置。而以控制点为依据,通过全站仪可以同时灌注柱的平面位置与控制点的距离,以及灌注桩与控制点的角度关系,从而确定灌注桩的准确位置,定位程序更简单,定位速度得到提高,同时,利用全站仪工作,减少了测量人工的投入。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内侧灌注桩1,1号外侧灌注桩21、2号外侧灌注桩22、3号外侧灌注桩23、4号外侧灌注桩24、全站仪、第一横向定位线41、第二横向定位线42、纵向定位线43、辅助纵向定位线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如下:

光伏电站支架灌注桩定位方法,所述灌注桩包括外侧灌注桩和内侧灌注桩1,所述外侧灌注桩包括1号外侧灌注桩21、2号外侧灌注桩22、3号外侧灌注桩23和4号外侧灌注桩24;所述1号外侧灌注桩21、2号外侧灌注桩22、3号外侧灌注桩23和4号外侧灌注桩24分布于组串的四个角;所述内侧灌注桩1位于1号外侧灌注桩21、2号外侧灌注桩22、3号外侧灌注桩23和4号外侧灌注桩24围成的四边形内;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确定控制点;

2以控制点为基准,利用全站仪放出1号外侧灌注桩21、2号外侧灌注桩22、3号外侧灌注桩23和4号外侧灌注桩24的平面位置;

3以外侧灌注桩的平面位置为基准,放出内侧灌注桩1的平面位置;

4检验灌注桩间的间距。

该光伏电站支架灌注桩定位方法,通过全站仪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坐标放出控制点;控制点作为放线的依据;以外侧灌注桩与控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定出外侧灌注桩的平面位置;所谓外侧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即为外侧灌注桩在地表面的正投影;然后,再根据内侧灌注桩与已经定位完成的外侧灌注桩的相对位置关系,定位内侧灌注桩的位置;最后复核灌注桩的间距。

该光伏电站支架灌注桩定位方法的定位依据为控制点,与传统的定位依据为中轴线相比,由于控制点仅需测设一个点,而要确定一条中轴线至少需要测设两个点,因此,节约了定位依据的确定时间;并且,由于一条中轴线上有很多点,在以中轴线为依据,定位组串四个角的灌注桩的平面位置时,通常是通过测量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到中轴线的垂直距离,然而,满足到中轴线垂直距离一定的点有很多,无法通过中轴线直接得到灌注桩的平面位置。而以控制点为依据,通过全站仪可以同时灌注柱的平面位置与控制点的距离,以及灌注桩与控制点的角度关系,从而确定灌注桩的准确位置,定位程序更简单,定位速度得到提高,同时,利用全站仪工作,减少了测量人工的投入。

优选的,步骤2中,待放出外侧灌注桩的平面位置后,由1号外侧灌注桩21至2号外侧灌注桩22拉第一横向定位线41,由3号外侧灌注桩23至4号外侧灌注桩24拉第二横向定位线42;由2号外侧灌注桩22至3号外侧灌注桩23以及1号外侧灌注桩21至4号外侧灌注桩24拉纵向定位线43。

第一横向定位线41、第二横向定位线42和纵向定位线43起到标识的作用,表示该处已经测量定位完成,而第一横向定位线41、第二横向定位线42与纵向定位线43的4个交汇点即为1号外侧灌注桩21、2号外侧灌注桩22、3号外侧灌注桩23和4号外侧灌注桩24的安装位置;同时,用于指导后期的施工灌注桩安装孔,使外侧灌注桩安装孔的中心与第一横向定位线41、第二横向定位线42与纵向定位线43的交汇点重合,还可以起到检测内侧灌注桩1的平面位置的作用。

优选的,步骤3中,拉辅助纵向定位线44,所述辅助纵向定位线44与第一横向定位线41和第二横向定位线42相交,辅助纵向定位线44与第一横向定位线41和第二横向定位线42相交的交汇点即为内侧灌注桩1的平面位置。

辅助纵向定位线44起到标识内侧灌注桩1平面位置的作用。辅助纵向定位线44、第一横向定位线41、第二横向定位线42和纵向定位线43还便于在准确钻灌注桩安装孔时复查灌注桩的平面位置的作用。

优选的,在步骤4中,灌注桩的间距包括相1号外侧灌注桩21与4号外侧灌注桩24之间、2号外侧灌注桩22与3号外侧灌注桩23之间以及邻灌注桩间之间的距离。

检测对角线上灌注桩的距离,使对角线偏差控制在10mm以内,使灌注桩平面投影为标准矩形,有利于提高支架的安装精度。

第一横向定位线41和第二横向定位线42、纵向定位线43和辅助纵向定位线44可以为铅线,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定位线41和第二横向定位线42、纵向定位线43和辅助纵向定位线44为迪尼玛线。

与铅线相比,迪尼玛线强度高、重量轻、易操作且环保。

实施例1:

某一20MW光伏电站,每个组串包括8根支架灌注桩。按原方法进行放线定位,需要投入5名施工人员,需要施工时间为50天。采用该光伏电站支架灌注桩定位方法进行定位,实际投入3名施工人员进行放线定位,31天完成定位放线工作,节约人工费用总计43960元,比预计定位放线工期提前19天。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