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电力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0582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防盗电力表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表箱,特别涉及一种防盗电力表箱。



背景技术:

电力表是家家户户安装的用于测量和显示电量使用情况的设备,由于用电器的增多和耗电量的提高,很多人产生了篡改电力表读数的想法,浪费了国家资源,使国家经济蒙受损失。另外,一些空置的楼宇和建筑物,其安装的电力表存在着频繁被盗的情况。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电力表箱存在电力数据上传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部件之间连接紧密,设计简单且合理的防盗电力表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发明的防盗电力表箱,包括电力表箱本体,电力表箱本体两外侧面上均设有镂空结构,镂空结构一体连接在电力表箱本体上,镂空结构内竖向设有红外线扫描装置,红外线扫描装置嵌入设置在镂空结构上,其表面包覆有防护膜层,防护膜层可拆卸连接在红外线扫描装置上,电力表箱本体内设有一穿线板,穿线板两端均卡接在电力表箱本体上,其下表面安装有两封闭板,两封闭板分别设置在红外线扫描装置两外侧面上,两封闭板与电力表箱本体之间采用活动方式连接,其内对应封闭板处安装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电力表箱本体内的一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电力表箱本体外侧设有防滑面。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防滑面为防滑凸纹结构。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电力表箱本体内设有防火防爆层,防火防爆层一体连接在电力表箱本体上。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防护膜层采用透明材质结构。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发明所述穿线板上设有多个穿线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的防盗电力表箱部件之间连接紧密,设计简单且合理,方便组装和维护,自身使用性能稳定,有效解决了一般电力传输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且能更好的起到防盗作用,安全系数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力表箱本体;2.镂空结构;3.红外线扫描装置;4.防护膜层;5.穿线板;6.封闭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防盗电力表箱的优选实施例,包括电力表箱本体1,电力表箱本体1两外侧面上均设有镂空结构2,镂空结构2一体连接在电力表箱本体1上,镂空结构2内竖向设有红外线扫描装置3,红外线扫描装置3嵌入设置在镂空结构2上,其表面包覆有防护膜层4,防护膜层4可拆卸连接在红外线扫描装置3上,电力表箱本体1内设有一穿线板5,穿线板5两端均卡接在电力表箱本体1上,其下表面安装有两封闭板6,两封闭板6分别设置在红外线扫描装置3两外侧面上,两封闭板6与电力表箱本体1之间采用活动方式连接,其内对应封闭板6处安装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电力表箱本体1内的一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电力表箱本体1外侧设有防滑面。具有良好的防滑作用,避免滑落地面造成损坏。

所述防滑面为防滑凸纹结构。防滑效果更好。

所述电力表箱本体1内设有防火防爆层,防火防爆层一体连接在电力表箱本体1上。能起到一定的防火防爆作用。

所述防护膜层4采用透明材质结构。不影响对电力表箱的数字进行观察。

所述穿线板5上设有多个穿线孔。方便将不同种类的穿设。

本发明的防盗电力表箱部件之间连接紧密,设计简单且合理,方便组装和维护,自身使用性能稳定,有效解决了一般电力传输中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且能更好的起到防盗作用,安全系数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电力表箱本体1两外侧面上均设有镂空结构2,镂空结构2一体连接在电力表箱本体1上,镂空结构2内竖向设有红外线扫描装置3,红外线扫描装置3嵌入设置在镂空结构2上,镂空结构2既能对表箱内部起到保护作用,避免直接用于内部构件,又方便红外线扫描装置3的安装;红外线扫描装置3嵌入设置在镂空结构2上,其表面包覆有防护膜层4,防护膜层4可拆卸连接在红外线扫描装置3上,能有效保护红外线扫描装置3不会受到损坏;电力表箱本体1内设有一穿线板5,穿线板5两端均卡接在电力表箱本体1上,其下表面安装有两封闭板6,两封闭板6分别设置在红外线扫描装置3两外侧面上,两封闭板6与电力表箱本体1之间采用活动方式连接,其内对应封闭板6处安装有报警装置,报警装置与电力表箱本体1内的一电路板电连接,方便线路的穿设,还能起到报警的作用,防止延误检修时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