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钢表面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0219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带钢表面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硅钢带钢在边部剪切生产过程中,边部毛刺和浪形以及实际宽度是硅钢带钢质量的重要控制因素。带钢边部毛刺和浪形应该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毛刺和浪形的大小超过了范围,就形成了带钢的质量缺陷。同时,带钢的实际宽度也必须加以检验和复合,以确保满足尺寸公差的要求。

带钢边部毛刺有大致分几种:连续性的毛刺超差;断续性的毛刺超差且有亮点(白点);微小翻边或折皱。

带钢边部毛刺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两种,一种是轧制过程中生成的毛刺,这种毛刺经常会伴随带钢边部的边浪瑕疵;另一种是在边部剪切过程中,由于剪切形成的边部毛刺,这种毛刺主要集中在带钢的边部10mm以内的区域。带钢边部剪切在正常剪切条件下,上下滚剪刀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不同的间隙值设定会导致不同的毛刺,间隙越小毛刺越小;剪切时,刀具的重合度应不大于带钢厚度的一半,正常剪切条件下,重合度越好,毛刺越小。

出于设备重复精度的影响,装卸刀具和调整设备时经常出现边部毛刺超差问题。

带钢边浪的实质是由于板带边部的某些区域所受的瞬时力超过了板带材 料的屈服强度而导致局部塑性变形,外力消失后变形无法恢复,外观表现为边浪。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边部剪切导致的边部毛刺和浪形经常出现,成为导致带钢缺陷的重要原因。

为了避免毛刺和边部浪形对带钢质量的影响,硅钢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会对生产成品进行取样检测,即在带钢的头部剪切大约1米长度的样板,并对样板边部毛刺和浪形进行离线检测。检测方式采用的是人工检测方式,凭经验确定边部的毛刺和浪形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带钢表面检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钢表面检测系统,包括一检验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滑轨、丝杆、拖链、激光扫描仪、支撑机构以及显示屏;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丝杆相接;所述拖链位于该丝杆的外侧;所述丝杆通过一对支座设于所述检验平台上表面的一侧;所述滑轨铺设于所述丝杆的下方;所述激光扫描仪安装于支撑机构上,该支撑机构套设在丝杆上;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检验平台的一侧上表面。

优选地,还包括一对机械止挡,所述机械止挡设于所述支撑机构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伺服电机。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靠近所述驱动装置安装。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的底部通过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相接。

本实用新型可将待检测带钢置于检测平台的检测区,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激光扫描仪按照规定要求行走,对待测带钢进行检测,并通过采集到的数据直接向用户提供边部毛刺和浪形的准确数据,为用户对生产设备状态调整、生产参数设定提供数据依据,为最终提高带钢边部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技术特征、实用新型目的与技术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钢表面检测系统,包括一检验平台1,该检验平台下方设有箱体10。

还包括驱动装置2、滑轨3、精密丝杆4、拖链5、激光扫描仪6、支撑机构7以及显示屏8。

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装置2与所述精密丝杆4相接;所述拖链5安装在该丝杆4的外侧;位于检验平台1的外侧。所述丝杆4通过一对支座40安装在所述检验平台1的上表面的一侧,与所述拖链5相邻。

所述滑轨3对称的铺设在所述丝杆4的下方,支撑机构7套设在丝杆4上,其底部通过滑块与所述滑轨相接,在驱动装置2的驱动下,带动支撑机构7在丝杠4及滑轨3上往复移动。

所述激光扫描仪6安装在支撑机构7上,并且该激光扫描仪6的头部朝向检测区域。所述显示屏8设于所述检验平台1的一侧上表面,靠近所述驱动装置2安装,通过该显示屏8可显示激光扫描仪6采集的数据。

为防止支撑机构7在移动过程中超过规定行程,在支撑机构7的两侧安装有一对机械止挡70以限定其行程,保证激光扫描仪6采集信息的精准性。

本实用新型可将待检测带钢置于检测平台的检测区,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激光扫描仪按照规定要求行走,对待测带钢进行检测,并通过采集到的数据直接向用户提供边部毛刺和浪形的准确数据,为用户对生产设备状态调整、生产参数设定提供数据依据,为最终提高带钢边部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及修饰,皆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