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箱内燃油加热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4350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燃油箱内燃油加热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燃油箱内燃油加热密封装置,属于燃油箱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燃油箱是家用乘用车的重要储油部件,在油箱的热膨胀溢出试验过程中,常需要对油箱内部燃油进行加温,并控制其升温速度和升温目标。传统的试验方法将被测油箱放至高低温环境箱中,通过调节环境箱的温度,来控制油箱内部燃油温度。在此方法中,由于油箱和高低温环境箱之间的热传递存在延时,所以油箱内部燃油升温速率难以控制,且不同的油箱存在很多差异(如形状、体积等,导致各个油箱升温速率又不一样,所以该试验方法的失败的概率较大,且试验精度较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尝试新的方案,但是这些方案的效果均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燃油箱内燃油加热密封装置,该技术方案结构紧凑、简单,该方案减弱油箱和环境箱之间热传递的延时性,提高燃油箱内部燃油升温速率的可控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燃油箱内燃油加热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密封装置包括燃油箱、燃油箱内部的金属波纹软管、加热装置以及焊接件,所述焊接件设置在燃油箱的两侧,所述焊接件与加热装置之间通过塑料软管连接,在燃油箱和加热装置之间形成闭合的循环管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焊接件和塑料软管之间通过卡箍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每个焊接件上卡箍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密封装置还包括数据采集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燃油箱连接。

燃油箱内燃油加热密封装置的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

1)在油箱内部预埋一根金属波纹软管,介质油经过加热装置加热,在油箱两侧分别焊接焊接件,并用手枪钻打孔,将金属波纹端部从油箱内壁穿出,在焊接件和波纹软管端部,用塑料软管相连,并用卡箍固定,以保证油箱的密封性,最后将波纹软管端部与加热装置管路相连;

2)介质油经过加热装置加热,在加热装置和金属波纹软管中循环,经过金属波纹软管时,实现对燃油加热;试验时,加热装置对介质油进行加热,温度升高后,开启加热装置的循环泵,将介质油在管路中进行循环,从而实现对油箱内部燃油加热;

3)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检测燃油箱内部燃油温度,调节控制介质油的温度和循环速率,从而控制燃油的升温速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该技术方案设计巧妙、结构紧凑;2)该技术方案减弱了油箱和环境箱之间热传递的延时性,提高燃油箱内部燃油升温速率的可控性;3)该方法更容易控制燃油温度的升温速率,提高了试验的精度,减小了实验的失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局部放大图;

图中:1.燃油箱,2、金属波纹管,3、加热装置,4、焊接件,5、塑料软管,6、卡箍,7、数据采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参见图1、图2,一种燃油箱内燃油加热密封装置,所述加热密封装置包括燃油箱1、燃油箱内部的金属波纹软管3、加热装置3以及焊接件4,所述焊接件4设置在燃油箱1的两侧,所述焊接件4与加热装置3之间通过塑料软管5连接,在燃油箱和加热装置之间形成闭合的循环管路。

实施例2:参见图1、图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焊接件4和塑料软管5之间通过卡箍6固定,每个焊接件上卡箍6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实施例3:参见图1 ,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加热密封装置3还包括数据采集系统7,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与燃油箱连接。

实施例4:参见图1、图2 ,燃油箱内燃油加热密封装置的加热方法,所述方法如下:

1)在油箱内部预埋一根金属波纹软管2,介质油经过加热装置3加热,在油箱两侧分别焊接焊接件4,并用手枪钻打孔,将金属波纹端部从油箱内壁穿出,在焊接件4和波纹软管3端部,用塑料软管相连,并用卡箍6固定,以保证油箱的密封性,最后将波纹软管端部与加热装置管路相连;

2)介质油经过加热装置加热,在加热装置和金属波纹软管中循环,经过金属波纹软管时,实现对燃油加热;试验时,加热装置对介质油进行加热,温度升高后,开启加热装置的循环泵,将介质油在管路中进行循环,从而实现对油箱内部燃油加热;

3)通过数据采集系统检测燃油箱内部燃油温度,调节控制介质油的温度和循环速率,从而控制燃油的升温速率,该技术方案减弱了油箱和环境箱之间热传递的延时性,提高燃油箱内部燃油升温速率的可控性;该方法更容易控制燃油温度的升温速率,提高了试验的精度,减小了实验的失效率。

本发明还可以将实施例2、3所述的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与实施例1组合形成新的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替代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