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1264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标定弹簧参数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弹簧上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车架,是通过弹簧支承在车轮上,但每个弹簧的刚度都不相同。虽然目前有测量汽车车架上每个弹簧的变形量的手段,例如TW专利申请第104200912号“汽车载重计量装置”专利所述的位移传感器或位移传感模组,是量测弹簧线性变形量的手段,但由于缺乏向车架上的弹簧施力的装置,因此仍不能用于标定出各弹簧受力、变形关系的用途。

实际上,汽车车架上的载重若位置不同,对车架下面的各个弹簧的影响是各不相同的。只有每个弹簧的受力、变形的关系都知道,才能根据各个弹簧的位移加总计算出相应的载重来。要指出,每个车轮对应的弹簧的弹簧常数并非总是常数,它在不同的变形阶段,可能也是不同的,比如有时一个轮子的弹簧是由两个弹簧重迭起来组成的,轻载时,一个弹簧受力,重载时,两个弹簧同时受力,这对于测量整车的每个弹簧的受力、变形关系是个重大挑战。

如前所述,目前虽有测量弹簧线性变形量的手段,但却没有能够在弹簧组装在汽车上时,对各别汽车弹簧压缩同时测得施力的标准装置,因此无法获得弹簧受压缩时对应的施力数值,进而配合弹簧变形量来标定、绘制出汽车各个弹簧的受力、变形曲线。



技术实现要素:

由于目前没有一种能在压缩汽车弹簧同时测得施力的标准装置,因此无法配合弹簧变形的量测结果标定各弹簧的参数。为此,本实用新型利用上顶轮子与固定车架的装置,达到压缩车架弹簧同时得到施力数值的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弹簧上顶系统,包括:

一地面,在所述地面凹设一装设坑,所述装设坑是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坑,在所述装设坑顶的左右位置横跨设有两顶板;

两加力装置,分别设置在所述装设坑内的左右两侧,各所述加力装置在所述装设坑底设有一坑底座,在各所述坑底座的中间设有一千斤顶轨道,在各所述千斤顶轨道上滑动设有一千斤顶滑块,在各所述千斤顶滑块的中间横向贯穿一驱动螺孔,对应各所述千斤顶轨道的左右两侧,在各所述坑底座上结合两底螺杆座,在各所述底螺杆座嵌设一底螺杆轴承,在两所述底螺杆轴承之间穿置一底螺杆,各所述底螺杆螺穿各驱动螺孔,在各所述坑底座上结合一变速器,各所述变速器连结各所述底螺杆,在各所述变速器结合并连结一马达,在各所述千斤顶滑块上固定一千斤顶,所述千斤顶连接一压力传感器;以及

一车架固定装置,所述车架固定装置设置于所述地面并位于所述装设坑的周围。

较佳的,各所述压力传感器是油压传感器并通过一加压油管与各所述千斤顶连接。

较佳的,各所述压力传感器是荷重元并连接在各所述千斤顶的顶端。

进一步,所述车架固定装置是在所述地面上结合一龙门吊框架,所述龙门吊框架横跨所述装设坑的上方,所述龙门吊框架的顶部设有一顶梁,在所述顶梁的底部以能够左右移动的形态结合一可移动压头支架,在所述可移动压头支架的左右两侧结合两竖直设置的直线伸缩装置,在各所述直线伸缩装置的底端结合一压头。

进一步,在所述地面的表面形成一平面,所述车架固定装置包括四个拉力固定支架,各所述拉力固定支架设有一底座,在各底座的底部设有一吸引构造,以各所述吸引构造将底座吸引固定在所述平面上,在各所述底座的顶部结合一螺杆升降机,在各所述螺杆升降机螺合一竖直的升降螺杆,在各所述底座内固设一减速器,各所述减速器与各所述螺杆升降机连结,在各所述减速器结合一马达,以各所述马达带动各所述减速器驱动各所述升降螺杆旋转而升降,在各所述升降螺杆的顶端结合一升降平台,在各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一夹紧头,在所述各夹紧头的顶面朝上伸设一止挡块,并在各所述夹紧头的顶面以可朝所述止挡块进退的方式滑动设有一滑块,在各所述滑块朝向各所述止挡块一侧的底部内凹形成一车架槽钢下缘嵌槽。

更进一步,在各所述升降螺杆的顶端设有一转盘,在各所述升降平台内形成一转盘槽,又在各所述转盘槽的中心朝下穿设一轴孔,各所述升降螺杆的顶端向上穿过各所述轴孔而将各所述转盘以自转的形态设置在各所述转盘槽内。

更进一步,在各所述升降平台的相反两侧枢接两分别向上并向内延伸的卡紧抓钩,在各所述卡紧抓钩的末端朝下凸设一钩爪,各所述夹紧头的中间形成一颈部,各所述颈部位于两所述卡紧抓钩的末端之间,在各所述夹紧头的底部朝向相反两侧延伸两凸板,在两所述凸板的顶面分别凹设一钩槽,两所述卡紧抓钩的两钩爪嵌入两所述钩槽,且各所述夹紧头的底面与各所述升降平台之间的间隙大于各所述钩槽的深度,当各所述夹紧头被上拉时是通过两所述卡紧抓钩而与各所述升降平台结合固定。

进一步,在所述地面位于所述装设坑的前后两侧设有一下凹的轨道坑,所述车架固定装置在所述轨道坑底以矩阵的排列方式结合四个双座标移动平台,各所述双座标移动平台是在所述轨道坑底固定一纵向燕尾导轨,在各所述纵向燕尾导轨上以前后滑动的形态结合一纵向移动平台,在各所述纵向移动平台上设有一横向燕尾导轨,于各所述横向燕尾导轨上结合一横向移动平台;

所述车架固定装置包括四个拉力固定支架,各所述拉力固定支架在各横向移动平台上固定一底座,在各底座的顶部结合一螺杆升降机,在所述各螺杆升降机螺合一竖直的升降螺杆,在各所述底座内固设一减速器,各所述减速器与各所述螺杆升降机连结,在各所述减速器结合一马达,以各所述马达带动各所述减速器驱动各所述升降螺杆升降,在各所述升降螺杆的顶端结合一升降平台,在各所述升降平台上设有一夹紧头,在各所述夹紧头的顶面朝上伸设一止挡块,并在各所述夹紧头的顶面以可朝所述止挡块进退的方式滑动设有一滑块,在各滑块朝向各止挡块一侧的底部内凹形成一车架槽钢下缘嵌槽。

进一步,在所述地面位于所述装设坑的前后两侧设有一下凹的轨道坑,所述车架固定装置在所述轨道坑底以矩阵的排列方式结合四个双座标移动平台,各所述双座标移动平台是在所述轨道坑底固定一纵向燕尾导轨,在各所述纵向燕尾导轨上以前后滑动的形态结合一纵向移动平台,在各所述纵向移动平台上设有一横向燕尾导轨,于各所述横向燕尾导轨上结合一横向移动平台,在各所述横向移动平台上结合一枢接座,在各所述枢接座枢接一下螺杆,各所述下螺杆螺合一内螺纹杆,在各所述内螺纹杆的顶部螺合一上螺杆,在各所述上螺杆的顶端结合一构钢勾。

进一步,在所述装设坑后方中间的地面上结合一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是卷扬机并向外延伸一钢索,在所述钢索的外端结合一挂勾。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由于不同的汽车有不同的左右车轮间距,为了配合汽车左右两车轮辗压的位置,需要先调整两顶板横跨设置在该装设坑顶端左右两侧的位置,使汽车开至该装设坑上时,两顶板能被汽车左右两车轮同时碾压,为了使两加力装置的千斤顶在上顶时能确实顶起各顶板以及车轮,接着利用各加力装置的马达驱动各变速器带动底螺杆旋转,带动各千斤顶滑块以及千斤顶左右滑动,将各千斤顶移动至各顶板的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是先将汽车开动至该装设坑上方,使相同前后位置的两侧车轮碾压在两顶板上,以该车架固定装置固定住汽车的车架、车架平板的高低位置,避免两千斤顶上顶车轮的过程中使汽车的车架上移,接着使两千斤顶将顶板上顶,分别压缩汽车两侧的弹簧,并在过程中以压力传感器测得各千斤顶的上顶力量。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能在弹簧安装在汽车之后,对汽车上的弹簧施力进行压缩,在此同时还能测得压缩弹簧时的施力,得出弹簧被压缩时各阶段的受力。由上述本实用新型发挥的功效,配合现有可量测弹簧变形量的手段,可标定出汽车各弹簧的受力、变形曲线,当汽车载重后,可由各弹簧变形量换算各弹簧的受力,将各弹簧的受力加总后即可得出汽车的整体载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侧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前视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加力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加力装置设置于侧坑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侧视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前视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二较佳实施例拉力固定支架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三较佳实施例拉力固定支架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四较佳实施例前视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五较佳实施例车架固定装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五较佳实施例前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地面 11装设坑

111侧坑 12顶板

13磁吸平面 14轨道坑

15双座标移动平台 151纵向燕尾导轨

152纵向移动平台 1521横向燕尾导轨

153横向移动平台 20加力装置

21坑底座 211千斤顶轨道

22千斤顶滑块 221驱动螺孔

23底螺杆座 231底螺杆轴承

24底螺杆 25变速器

26马达 27千斤顶

271加压油管 28油压传感器

30车架固定装置 31龙门吊框架

311顶梁 32可移动压头支架

33直线伸缩装置 34压头

341球头 35拉力固定支架

36底座 361电磁铁构造

362螺杆升降机 363升降螺杆

364转盘 365减速器

366马达 367升降平台

3671转盘槽 3672轴孔

3673销子 3674卡紧抓钩

3675钩爪 368夹紧头

3681颈部 3682凸板

3683钩槽 3684止挡块

3685滑块 3686车架槽钢下缘嵌槽

369气囊构造 3691负压槽

3692抽气管 37枢接座

371下螺杆 372内螺纹杆

373内螺孔 374上螺杆

38构钢勾 40定位装置

41钢索 42挂勾

50变形传感器 51汽车

52车架 521车架槽钢

53车架平板 54车轮

55弹簧 60雷射测距传感器组

61反射镜 62反射式雷射测距传感器

63反光镜 64雷侧测距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详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来实施,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至图4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弹簧上顶系统,包括一地面10、分别装设在该地面10的两加力装置20、一车架固定装置30,以及一定位装置40,其中:

在该地面10凹设一装设坑11,该装设坑11是横向延伸的长条形坑,如本较佳实施例该装设坑11分为两个以对称方式设于左右两侧的侧坑111,在各侧坑111中间的顶端横跨设置一顶板12。

两加力装置20分别容纳在各侧坑111内,各加力装置20在各侧坑111底设有一坑底座21,在该坑底座21的中间设有一千斤顶轨道211,各千斤顶轨道211是横向延伸的轨道,在各千斤顶轨道211上以可左右滑动的形态结合一千斤顶滑块22,在各千斤顶滑块22的中间横向贯穿一驱动螺孔221,对应各千斤顶轨道21的左右两侧设有两底螺杆座23,两底螺杆座23结合在各坑底座21上,在各底螺杆座23的中间嵌设一底螺杆轴承231,在两底螺杆轴承231之间以可转动的形态穿置一底螺杆24,各底螺杆24螺穿各千斤顶滑块22的驱动螺孔221。

在各加力装置20的其中一底螺杆座23旁设有一变速器25,各变速器25结合在各坑底座21上,且各变速器25连结各底螺杆24,在各变速器25上结合一马达26,各马达26可以是步进马达或伺服马达,各马达26驱动各变速器带动各底螺杆24转动,在各千斤顶滑块22上固定一千斤顶27,该千斤顶27连接一加压油管271,各加压油管271可连接外部的油压驱动源,以各加压油管271连通一油压传感器28,使得各油压传感器28与各千斤顶27连接而作为量测各千斤顶27上顶时,量测各千斤顶27上顶力量的压力传感器。

该车架固定装置30设有一龙门吊框架31,该龙门吊框架31结合在该地面10上并且横跨该装设坑11的左右两侧,在该龙门吊框架31顶部的中间设有一顶梁311,该顶梁311是沿横向延伸的横梁并且位于该装设坑11的上方,在该顶梁311的底部以可受螺杆系统或液压系统驱动而左右移动的形态结合一可移动压头支架32,在该可移动压头支架32底部的左右两侧结合两竖直设置的直线伸缩装置33,各直线伸缩装置33可为油压缸或电动线性伸缩杆,如本较佳实施例两直线伸缩装置33是油压缸,在各直线伸缩装置33的底端结合一压头34,各压头34在顶部的中间分别朝上延伸一球头341,各球头341以可转动的形态嵌入各直线伸缩装置33的底部,使得各压头34可微微摆动调节方向。

该定位装置40是卷扬机并且结合在该装设坑11后方中间的地面10上,该定位装置40向外延伸一钢索41,在该钢索41外端结合一挂勾42。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在使用时,可配合多个安装在待测汽车51上的变形传感器50以及一雷射测距传感器组60,组成一种标定汽车弹簧参数的测量系统,其中:

所述的多个变形传感器50分别安装在待测的汽车51上,该汽车51设有一车架52,在该车架52上结合一车架平板53,并在该车架52前后位置设有多对相同前后位置的左右车轮54,在各车轮54与车架52之间分别设有一弹簧55,各弹簧55是板形的弹簧,以各弹簧55支承各车轮54,本较佳实施例中多个变形传感器50分别是竖直设置的位移传感器,各变形传感器50以底端结合在各弹簧55的底端,且各变形传感器50的顶端结合在该车架52的相应处,可量测各弹簧55受力压缩变形时线性的变形量,再将各弹簧55变形量数据以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向外传出。

所述的该雷射测距传感器组60是在待测汽车51的左右车轮54的轴心外侧贴一反射镜61,对应两反射镜61的位置,在该龙门吊框架31左右两侧的内面相应设有两反射式雷射测距传感器62,在该汽车51的后部贴一反光镜63,在该定位装置40装有一雷侧测距传感器64。藉由两反射式雷射测距传感器62与两反射镜61的配合,可量测到汽车51左右两车轮54位置的数据,藉由该雷侧测距传感器64与该反光镜63的配合,可量测到汽车51前后位置的数据,上述两种数据可作为汽车51停泊位置的参考。

本实用新型使用前,如图2所示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由于各种汽车51的左右车轮54的间距不同,因此需要随着不同汽车51的轮距,改变各顶板12横跨设置在各侧坑111顶端的位置,使两顶板12的间距调整为能被汽车51左右两车轮54同时碾压的间距。接着调整各千斤顶27的位置,利用各加力装置20的马达26驱动各变速器25带动底螺杆24旋转,使螺合在各底螺杆24的千斤顶滑块22左右滑动,将各千斤顶27移动至各顶板12的正下方,使各千斤顶27能将各顶板12连同各车轮54一起上顶。

接着配合汽车51的车架平板53的中心位置,左右移动可移动压头支架32的位置,使两直线伸缩装置33能位于车架平板53中央上方的左右对称位置,使两直线伸缩装置33朝下伸长时,能以两压头34对称压制在车架平板53上,能稳固定将车架平板53的高度位置固定。当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使用时,是将汽车51开动至龙门吊框架31下方,逐次使相同前后位置的左右两车轮54碾压在两顶板12上,如图1、图2所示,由于汽车51开动的前后位置不容易精细调整使各车轮54中心刚好位于各千斤顶27的正上方,此时可将定位装置40的挂勾42结合至汽车51的车架52,以定位装置40拉动钢索41拖曳汽车51的方式,精细地调整汽车51的前后位置,逐次使相同前后位置的两车轮54的中央位于两千斤顶27的正上方。

当上顶相同前后位置的弹簧55时,如图1、图5所示,该车架固定装置30的两直线伸缩装置33同时向下伸长,以两压头34压制在车架平板53上,固定汽车51的车架平板53的高度位置。接着两加力装置20的千斤顶27将两顶板12以及两车轮54上顶一定的行程,例如将车轮54上顶至上极限位置的三分之二高度,由于该车架平板53已由两压头34压制固定,因此两千斤顶27上顶左右两车轮54的过程中,该车架平板53的位置不会上移。此外,在两千斤顶27上顶两弹簧55的过程中,由各油压传感器28能取得各千斤顶27的上顶力量,由前述操作的过程,使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达到在上顶压缩汽车51的弹簧55同时,获得各弹簧55受力的功效。

由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组成的标定汽车弹簧参数的测量系统,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操作的过程中,由各变形传感器50能取得各弹簧55线性的变形量,如此,配合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各油压传感器28量测取得的弹簧55受力,能在一次的千斤顶27上顶的过程当中,计算标定出汽车51左右两侧的弹簧55的受力与变形的关系,绘制出各弹簧55的受力、变形曲线。

当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组成的标定汽车弹簧参数的测量系统量测完一组弹簧55的参数后,接着要量测下一组弹簧55,这时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两千斤顶27下降高度,两直线伸缩装置33缩回两压头34释放该汽车51的车架平板53,接着以开动汽车51,或以定位装置40拖动汽车51的方式,使接下来待测的两车轮54碾压在两顶板12上,接着反复进行前述的量测操作,即可利用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配合各弹簧55处的变形传感器50,将汽车51各个弹簧55的参数标定完成,绘制出汽车51所有弹簧55的受力、变形曲线。

当将汽车51所有弹簧55的受力、变形关系标定完成后,当汽车51的车架平板53载重时,只要取得各弹簧55的变形量,例如装设有多个变形传感器50的汽车51,能由各变形传感器50处取得各弹簧55的线性变形量,即可由各弹簧55的线性变形量配合各弹簧55的受力、变形曲线计算出各弹簧55受力的承重,将所有弹簧55的承重加总即可得出该车架平板53的承重,即汽车51的整体载重。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除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是以各油压传感器28作为量测各千斤顶27上顶时承受力量的压力传感器以外,亦可不设有各油压传感器28,在各千斤顶27的顶端连接一荷重元,以各荷重元作为量测各千斤顶27上顶力量的压力传感器,当各千斤顶27上顶各顶板12时,是以顶端连接的荷重元接触各顶板12的底面而将各顶板12上顶。

前述的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是适用于上顶平板车的汽车51,通过该龙门吊框架31上的两直线伸缩装置33,可将两压头34下降而压制汽车51的车架平板53,固定该车架平板53以及车架52的高度位置。相较于平板车,箱式车由于在车架52上设有车箱,当车箱受压时可能发生损坏,因此要采用其他的车架固定装置30固定车架52的高度位置,例如图6至图8所示的第二较佳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拉力固定支架35,可适用在平板车或箱式车的车辆。

请参看图5至图8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中在该地面10的表面以固定钢板或其他具有磁吸引力的金属板的方式形成一磁吸平面13,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车架固定装置30设有四个拉力固定支架35,各拉力固定支架35设有一底座36,各底座36为壳体,在各底座36的底部设有一电磁铁构造361,在各底座36顶部的中央结合一螺杆升降机362,在各螺杆升降机362螺合一竖直设置的升降螺杆363,在各升降螺杆363的顶端以同心的形态结合一圆形的转盘364,在各底座36内固设一减速器365,各减速器365与该螺杆升降机362连结,在各减速器365结合一马达366,以各马达366带动各减速器365驱动各螺杆升降机362内的升降螺杆363升降。

配合各升降螺杆363设有一升降平台367,在各升降平台367的底部内形成一转盘槽3671,对应各转盘槽3671的中心,在各升降平台367的底面朝上穿设一轴孔3672,各轴孔3672与各转盘槽3671相通,各升降螺杆363的顶端向上穿过各轴孔3672而将转盘364以可自转的形态设置在各转盘槽3671内,在各升降平台367的相反两侧各以一销子3673穿过而枢接两分别向上并向内延伸的卡紧抓钩3674,各卡紧抓钩3674是L形的臂体且末端位于各升降平台367的上方,在各卡紧抓钩3674的末端朝下凸设一钩爪3675。

配合各升降平台367设有一夹紧头368,在各夹紧头368的中间形成一宽度较顶部以及底部窄的颈部3681,各颈部3681位于两卡紧抓钩3674的末端之间,在各夹紧头368的底部朝向相反两侧延伸两凸板3682,在两凸板3682的顶面分别凹设一钩槽3683,各拉力固定支架35的两卡紧抓钩3674以两钩爪3675嵌入两钩槽3683,且各夹紧头368的底面与各升降平台367之间的间隙大于各钩槽3683的深度,当各夹紧头368被上拉时是通过两卡紧抓钩3674而与各升降平台367结合固定。在各夹紧头368的顶面朝上伸设一止挡块3684,并在各夹紧头368的顶面以可朝该止挡块3684进退的方式滑动设有一滑块3685,在各滑块3685朝向各止挡块3684一侧的底部内凹形成一车架槽钢下缘嵌槽3686。

该车架固定装置30的四个拉力固定支架35使用时,是以矩阵排列的方式设置在汽车51的车架52下方,且分别左右成对地位于待测的左右车轮54的内侧前方以及内侧后方,各车架52在左右两侧设有两纵向的车架槽钢521,各拉力固定支架35位于磁吸平面13与各车架槽钢521之间,各拉力固定支架35以电磁铁构造361吸引固定在磁吸平面13上,并将升降平台367与夹紧头368升降调整至适当的高度,接着将各夹紧头368的止挡块3684抵靠在各车架槽钢521的外侧面,并以滑块3685向配合的止挡块3684紧夹,使各车架槽钢521的下缘嵌设在车架槽钢下缘嵌槽3686固定,这时即可利用四个拉力固定支架35固定汽车51的车架52的高度位置。

当车架固定装置30使用完毕,将各拉力固定支架35拆离各车架52,使得各夹紧头368不再被上拉而落下时,两卡紧抓钩3674的钩爪3675会分别脱离各钩槽3683,这时两卡紧抓钩3674可向外翻开,使各夹紧头368能与各升降平台367分离为两部分的构造,如此,再进行下一回设置车架固定装置30的安装时,能方便地将各拉力固定支架35的两个部分移入空间狭窄的汽车51下方后,再进行组装使用。第二较佳实施例其余的构造皆与第一较佳实施中所述的构造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各拉力固定支架35,除了是以各底座36底部设置的电磁铁构造361作为吸引构造,以磁力吸引固定在磁吸平面13上以外,如图9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三较佳实施例,其中的拉力固定支架35是在底座36的底部结合一气囊构造369作为吸引构造,在各气囊构造369底部形成一负压槽3691,各负压槽3691是开口朝下的凹槽,并在各气囊构造369的周围穿置一抽气管3692,各抽气管3692的内端与各负压槽3691相通,且各抽气管3692的外端接向负压源,例如抽气帮浦。当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拉力固定支架35固定在地面10上时,是以底部的气囊构造369罩合并吸引在磁吸平面13上固定,这时磁吸平面13可为一般不具磁吸引力的平面,只要使各气囊构造369罩合在其上时能达到气密效果即可。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除前述第二较佳实施例或第三较佳实施例,是将所述各拉力固定支架35的底端以磁力吸引或负压吸引的方式结合在地面10的磁吸平面13等平面以外,如图10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四较佳实施例,是在前述设于地面10的装设坑11的前后两侧设有一下凹的轨道坑14,该轨道坑14位于待测汽车51的两车轮54之间,第四较佳实施例的车架固定装置30是在该轨道坑14底以矩阵的排列方式结合四个双座标移动平台15,各双座标移动平台15是在该轨道坑14底固定一纵向燕尾导轨151,在各纵向燕尾导轨151上以可前后滑动的形态结合一纵向移动平台152,并在各纵向移动平台152上设有一横向燕尾导轨1521,于各横向燕尾导轨1521上结合一横向移动平台153。

第四较佳实施例的车架固定装置30是在四个双座标移动平台15的横向移动平台153上分别固定一第二或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拉力固定支架35,这时各拉力固定支架35不设有所述的电磁铁构造361或所述的气囊构造369,直接以底座36固定在横向移动平台153上,各拉力固定支架35其余的构造皆与第二或第三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拉力固定支架35相同。

前述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的第四较佳实施例使用时,是适应不同的汽车51的车架52尺寸,将位于右侧的各拉力固定支架35调整移动至右侧的车架槽钢521正下方,并将位于左侧的各拉力固定支架35调整移动至左侧的车架槽钢521的正下方,接着升降各拉力固定支架35的升降平台367与夹紧头368的高度,以各夹紧头368的顶部紧夹固定各车架槽钢521,将车架52的高度位置固定。第四较佳实施例中其余的构造皆与前述其他较佳实施例相同。

本实用新型中汽车弹簧上顶系统除前述第四较佳实施例,所述的车架固定装置30是在四个双座标移动平台15的横向移动平台153分别设有一拉力固定支架35以外,也可在各横向移动平台153上结合其他的构造来固定车架52高度的位置。

例如图11、图12所示的第五较佳实施例,该车架固定装置30是进一步在各双座标移动平台15的横向移动平台153结合一枢接座37,在各枢接座37枢接一下螺杆371,配合各下螺杆371设有一内螺纹杆372,在各内螺纹杆372内沿轴向贯穿一内螺孔373,各下螺杆371螺合在内螺孔373的底部,在各内螺孔373的顶部螺合一上螺杆374,在各上螺杆374的顶端结合一构钢勾38。

前述第五较佳实施例的车架固定装置30使用时,是以各双座标移动平台15调整各枢接座37的位置,将各枢接座37移动至对应的车架槽钢521的下方,接着可藉由调整下螺杆371、上螺杆374螺合在内螺纹杆372的深度,改变各构钢勾38相对各枢接座37的高度,使各构钢勾38的高度位置能勾扣到车架槽钢521的底缘。当前述的调整操作完毕之后,以各枢接座37为中心摆动四个构钢勾38的位置,使各构钢勾38勾住车架槽钢521的底缘,固定住车架52高度的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主张的权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