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带测量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0674阅读:1115来源:国知局
表带测量工装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检测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表的表带测量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子科技的发展,用户不仅对电子产品的功能有越来越多的要求,还对产品外形的美观度及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使得一些穿戴类智能电子产品中与人体直接接触部件的选材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一些智能手表的表带来说,技术人员会选择软硬度适中的TPU(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或TPE(Thermoplastic Elastomer,热塑性弹性体)来作为智能手表表带的材质,在满足了用户配戴舒适度要求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色做出绚丽的外观,以满足用户对外形美观度的要求。

但是TPU和TPE两种材质均较软,制成的表带易变形,不易测量,目前的测量方式主要采用双面胶将位于表带中部的表壳粘贴在一矩形工装上,位于表带两侧的腕带悬空,此时两侧腕带的开度无法控制,同时腕带下面悬空,腕带会在垂直方向上发生变形,致使腕带的长度测量不准确,导致测量出的尺寸不能作为喷涂工装及移印钢板的有效参考,严重影响了移印喷涂工艺的良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表带测量工装,此表带测量工装能够保证表带在测量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测量的参数准确,有效的提高了移印喷涂工艺的良品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表带测量工装,包括上工装和下工装,所述下工装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表带的内侧结构相适配的定位墙,所述定位墙的中部设有与所述表带中部的表壳相适配的表壳定位部,所述定位墙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表带的腕带相适配的腕带定位部;所述上工装包括结合在所述基座上方的夹紧座,所述夹紧座上设有与所述表带的外侧结构相适配的缺口;所述夹紧座的高度小于所述定位墙的高度。

其中,所述定位墙为梯形结构,所述表壳定位部设置在所述梯形结构的端面上,两所述腕带定位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梯形结构振膜的两侧腰面上;所述缺口为梯形缺口。

其中,所述表壳定位部为定位凸台,所述腕带定位部为定位凹槽。

其中,位于所述定位墙两侧的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导向结构,位于所述缺口两侧的所述夹紧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导向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为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为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的导向块。

其中,所述导向槽为燕尾槽。

其中,所述导向槽的首端开口,尾端封闭。

其中,所述夹紧座上设有把手。

其中,所述把手为球形把手。

其中,所述夹紧座的高度略小于所述定位墙的高度的1/2。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表带测量工装包括上工装和下工装,下工装包括基座,基座上设有与表带的内侧结构相适配的定位墙,定位墙的中部设有与表带中部的表壳相适配的表壳定位部,定位墙的两侧均设有与表带的腕带相适配的腕带定位部;上工装包括结合在基座上方的夹紧座,夹紧座上设有与表带的外侧结构相适配的缺口;夹紧座的高度小于定位墙的高度。在进行表带测量时,先将表带放置到定位墙上,表壳固定在表壳定位部上,腕带固定在腕带定位部上,然后将上工装设有缺口的一侧朝向表带,沿着基座的上表面向表带推进,直到将表带夹紧为止,由于夹紧座的高度小于定位墙的高度,所以表带的上半部分会裸露在测量工装的外部,即可以用测量设备对表带进行测量,测量工装对表带起到了定型的作用,表带不会弯曲变形,同时两侧腕带的开度也很好控制,测量出的参数准确,测得的参数能够作为喷涂工装及移印钢板的有效参考,有效的提高了移印喷涂工艺的良品率。

由于位于定位墙两侧的基座上设有第一导向结构,位于缺口两侧的夹紧座上设有与第一导向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导向结构。导向结构能够保证上工装推进的直线度,保证上工装与下工装结合得更准确,能够更好的对表带进行定位,进一步的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由于所述导向槽的首端开口,尾端封闭。导向槽的尾端封闭结构可以对上工装起到限位作用,能够防止上工装推进过了而挤坏表带。

由于夹紧座上设有把手,把手的设置增加了工装操作的方便性,省时省力,能够提高测量的效率。

由于夹紧座的高度略小于定位墙的高度的1/2,此高度的夹紧座即能够夹紧表带,防止表带变形,同时还能够使得表带的中心裸露在工装的外部,更加便于测量,使得测得的参数更加的准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表带测量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表带在测量过程中易变形,测量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表带测量工装使得表带在测量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测量参数准确,能够有效的提高移印喷涂工艺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表带测量工装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组合图—不包含表带;

图3是图1中下工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图1中上工装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线剖视图;

图中:10、下工装,12、基座,14、定位墙,140、表壳定位部,142、腕带定位部,16、导向槽,20、上工装,22、夹紧座,24、把手,26、导向块,28、缺口,30、表带,32、表壳,34、腕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说明书中涉及到的方位均指表带测量工装正常工作时所处的方位,并不代表其存储运输时的方位。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一种表带测量工装,包括下工装10和上工装20。下工装10包括基座12,本实施方式中基座12为矩形的结构,基座12上设有与表带30的内侧结构相适配的定位墙14。定义表带30与人的腕部相接触的一侧为内侧,另一侧为外侧。上工装20包括结合在基座10上方的夹紧座22,本实施方式中夹紧座22为与基座12尺寸相同的矩形结构,即当上工装20结合到下工装10上时,夹紧座22与基座12完全重合。夹紧座22上设有与表带30的外侧结构相适配的缺口28,且夹紧座22的高度(即厚度)小于定位墙14的高度,本实施方式优选夹紧座22的高度略小于定位墙14的高度,当上工装20与下工装10结合在一起时,能够将表带30夹持在定位墙14与缺口28的侧壁之间,能够保证表带30在测量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

如图1和图3共同所示,定位墙14为梯形结构,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定位墙14为等腰梯形。定位墙14的中部设有与位于表带30中部的表壳32相适配的表壳定位部140,表壳定位部140设置在梯形结构的端面上。定位墙14的两侧均设有与位于表壳32两侧的腕带34相适配的腕带定位部142,两个腕带定位部142分别位于梯形结构的两侧腰面上。本实施方式中优选表壳定位部140为定位凸台,腕带定位部142为定位凹槽。

如图1和图5共同所示,缺口28为梯形缺口,该梯形缺口为与定位墙14相一致的等腰梯形缺口。

如图1所示,基座12上设有第一导向结构,夹紧座22上设有与第一导向结构相适配的第二导向结构。

如图3所示,第一导向结构为两条平行设置的导向槽16,两条导向槽16分别设置在定位墙14的两侧,且两导向槽16的延伸方向与上工装20推进的方向一致,导向槽16从基座12的一侧边缘起始向另一侧边缘延伸,延伸至接近另一侧边缘时截止,即导向槽16的始端开口,尾端封闭,并未贯穿基座12的两侧,导向槽16的尾端封闭结构可以对上工装20起到限位作用,能够防止上工装20推进过了而挤坏表带。

如图5所示,第二导向结构为与两条导向槽16相适配的两个导向块26,两导向块26分别设置在缺口28的两侧,本实施方式中两导向块26为平行设置的条形凸起。

如图4和图6共同所示,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导向槽16为燕尾槽,相应的导向块26为与之相适配的燕尾形凸起。

如图1、图2和图6共同所示,夹紧座22上设有把手24,把手24与导向块26分别位于夹紧座22的两侧,即导向块26位于夹紧座22的下侧,把手24位于夹紧座22的上侧。把手24设有两个,两个把手24分别位于夹紧座22与设有缺口28侧的边缘相对的一侧边缘的两端,即两个把手24分别设置在夹紧座22的两个角部上,本实施方式中优选把手24为球形把手。

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表带测量工装的使用方法如下:

在进行表带测量时,先将表带30放置到定位墙14上,表壳32套在表壳定位部140的外周,两侧腕带34分别放置到两个腕带定位部142内,然后将上工装20设有缺口28的一侧朝向表带30,将导向块26(参见图5)对准导向槽16并插入导向槽16内,在导向块26及导向槽16的导向作用下将上工装20向表带30推进,直至推至夹紧座22与基座12完全重合,将表带30夹紧为止,然后用测量设备对表带进行测量。

由上述使用方法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上工装与下工装的配合,在测量的过程中对表带起到了定型的作用,表带不会弯曲变形,同时两侧腕带的开度也依定位墙的开度确定,使得各测量表带的开度均一致,很容易控制,从而测量出的参数准确,能够作为喷涂工装及移印钢片的有效参考,有效的提高了移印喷涂工艺的良品率。

本说明书仅是以上述结构的表带测量工装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定位墙及缺口的结构并不仅限于上述结构,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表带的结构进行更改,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根据表带这结构设计出相适配的定位墙及缺口,故关于其它结构的定位墙及缺口在此就不再一一列举,因此,也不论定位墙及缺口的结构是否与上述实例中的相同,只要是设有相对滑动的上、下两个工装,一个工装上设有表带定位墙,另一个工装上设有与定位墙相适配用于夹持表带的缺口,用以防止表带在测量的过程中变形,提高测量准确性的产品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