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1510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的检测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检具。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冲压成形技术是汽车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次汽车车身的更新换代都需要开发相应的专用模具和增加必要的生产线。因此在冲压生产中,如何提高冲压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正确选取和采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是冲压技术中的主要课题。

汽车车身的金属件几乎100%为冲压件,而且汽车车身的更新换代速度快。这就决定了冲压成形技术在汽车产品的开发中不仅影响制造周期,还直接影响成本和产品品质。汽车车身冲压成形技术的关键是冲压工艺与模具技术。冲压工艺的合理与否决定了模具调试的难易程度;模具设计决定了模具制造的难易程度及制造管理过程,因而直接影响模具制造成本和周期。冲压过程引起工件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凹凸冲模的磨损、裂纹及冲模错位等,这些微小变化可由高分辩率的位移转感器和冲压力转感器进行跟踪检测。其中位移测量是极重要的一种测量,该装置通常由安装在模具上方的关源和位于下方的接收单元构成,可监视偏差、跟踪加工全过程、及时输出监测信息和进行报警停机。一种在线冲压的图形处理系统,是保证冲压工件质量的有效测试方法,它能进行二维几何图形的标准检测,其项目有长度、直径、平行度、角位、冲压板材结构及识别废品等。图形处理系统是由象仪、光学仪和照明装置等组成。监视系统使用的位移及角度传感器有光学式及电学式二种,前者有激光测试技术和模似光珊技术支持 ;后者有电感流式及介质电容式,它们的测试精度分辩率都可达到 1 ~ 10μm 级的水平。

汽车零件检具是为检测汽车冲压零件而生的,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检具根据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结构不同需要选用专用的检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检具,用于特定结构的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检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的支座板,该支座板上开设有用以容纳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长槽,长槽的形状与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轮廓相吻合,支座板上还设有使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外表面与长槽紧密贴合的紧压机构;

所述紧压机构包括与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上的孔相对应的七个孔位测杆;

在长槽的左端设置有用以将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固定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支撑柱,一定位夹具设置在支撑柱的上端,定位夹具的前端设置有夹持爪;

在长槽前侧设置有用以将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固定的下压机构,该下压机构包括支撑柱,一端与支撑柱上端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伸入长槽的压板,在支撑柱上端设置有用以下压所述压板的施压件;

在长槽的后侧设置有三个贯穿支座板用以顶住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拧紧螺杆;

在长槽的右端设置有与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右端主轴孔相对应的定位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检具操作简单,检测精度高,能够实现同时全方位检测,即能够同时检测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轮廓、形状及其上的孔径、孔位等,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专用于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一种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检具,包括底板10和设置在底板上的支座板20,该支座板20上开设有用以容纳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长槽21,长槽21的形状与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轮廓相吻合,支座板上还设有使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外表面与长槽紧密贴合的紧压机构。

紧压机构包括与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上的孔相对应的七个孔位测杆30;

在长槽的左端设置有用以将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固定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包括支撑柱41,一定位夹具42设置在支撑柱的上端,定位夹具的前端设置有夹持爪43;

在长槽前侧设置有用以将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固定的下压机构,该下压机构包括支撑柱51,一端与支撑柱上端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并伸入长槽的压板52,在支撑柱上端设置有用以下压所述压板的施压件53;

在长槽的后侧设置有三个贯穿支座板用以顶住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拧紧螺杆60;

在长槽的右端设置有与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右端主轴孔相对应的定位柱70。

本实用新型专用于汽车驾驶侧中部支架的检测。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