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复合检测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2843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复合检测分析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学分析仪,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复合检测分析仪。



背景技术:

荧光分析是指利用某些物质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荧光的特性及其强度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荧光定量分析是先将已知的荧光物质配成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量其在某一波长处的荧光强度并绘制标准曲线,而后再完全相同的条件下测量试样的荧光强度,由标准曲线查出待测物质的含量。荧光染料的发展,使荧光分析广泛应用于荧光免疫、荧光探针、细胞染色、特异性的DNA染色(染色体分析、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等相关研究。

吸光度是指光线通过溶液或物质前的入射光强度与光线通过溶液或某一物质后的透射光强度的比值(I0/I1)的以10为底的对数(即lg(I0/I1));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 、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因而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

目前市面上针对荧光检测和吸光度检测通常都是分别通过不同的仪器实现,而且吸光度检测多采用全波长的发射光源,用于分光的单色器结构复杂仪器体积庞大且成本高,波长检测范围越宽,价格也相对越高。

也有少数的荧光光度计能将荧光检测与光吸收检测结合,但该结构所用的光源为全波长光源(200-900nm),所用的激发单色器、发射光单色器结构复杂体积庞大,光学系统的复杂配置导致高额的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携式复合检测分析仪,在一台设备上,既能检测荧光,又能检测吸光度,相比较配置两台设备具有较低成本的优势;此外,还可以对特定波长的吸光度、荧光进行检测,较采用单色器的设备来说,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便携式复合检测分析仪,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样品池,连接样品池的光入射通道、第一光出射通道和第二光出射通道,与所述第一光出射通道配合的吸光度检测系统,与所述第二光出射通道配合的荧光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入射通道中设置二向分色镜,所述二向分色镜的透射面对应一吸光度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所述吸光度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配合一吸光度检测光源系统,所述二向分色镜的折射面对应一荧光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所述荧光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配合一荧光检测光源系统,所述二向分色镜折射面朝向所述样品池。

在一台设备上,既能检测荧光,又能检测吸光度,相比较配置两台设备具有较低成本的优势。

当选择吸光度检测时,吸光度检测光源系统发出的光(荧光检测光源系统则不工作)透过而向分色镜,照射到被测样品,检测出样品的吸光度;而荧光检测时,则荧光检测光源系统发光的光(吸光度检测光源系统不工作)经二向分色镜反射,照射到样品,激发出样品荧光,从而检测到样品的荧光强度。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吸光度检测光源系统包括从所述吸光度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外端往内依次设置的吸光度检测光源、吸光度检测滤光片和吸光度检测准直镜。

所述荧光检测光源系统包括从所述荧光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外端往内依次设置的荧光检测光源、荧光检测滤光片和荧光检测准直镜。

准直镜可以是凸透镜或平凸透镜,将吸光度检测光源和荧光检测光源发出的光准直为平行光束,使得照射到样品上的光源更均匀、并减少杂散光。

所述吸光度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和荧光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垂直设置。所述吸光度检测光源、二向分色镜、样品池、在同一轴线上,用于检测样品的吸光度。

所述吸光度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和所述荧光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设置位置与所述样品池的设置位置相适应。两组光源的入射通道位于基座的同一高度,该高度由样品池的规格和样品的高度决定,通常两组光源的入射通道布置在检测样品高度的1/2处。

所述二向分色镜位于所述吸光度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和所述荧光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的45度夹角处。有利于荧光检测光源的光束经过二向分色镜反射后照射到样品池的样品上,使照射到样品的光源强度高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样品的荧光,同时尽可能减少荧光激发光的杂散光。而吸光度检测用光源的光束经过穿透二向分色镜后照射到样品池的样品上。

所述吸光度检测光源系统的光源和所述荧光检测光源系统的光源都为LED光源。LED光源波长单一、光谱宽度窄,不需使用昂贵的、体积大的单色器,只用到滤光片过滤便能得到稳定、波长单一、高强度的检测光源。两组光源可配置成发射不同的波长。用两组不同波长的光源可满足不同样品的检测。

所述基座包括组装在一起的光源基座和检测基座,所述第一光出射通道和第二光出射通道呈垂直设置。

所述吸光度检测系统包括吸光度检测聚光镜和吸光度检测信号接收单元,所述吸光度检测聚光镜与所述样品池相对应设置,用于接收所述样品池出射的光,所述吸光度检测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并检测所述吸光度检测聚光镜出射的光。

所述荧光检测系统包括

荧光检测聚光镜:与所述样品池相对应设置,用于接收所述样品池出射的光;

荧光检测发射滤光片:设置在所述荧光检测聚光镜出射光的方向,用于过滤所述荧光检测聚光镜出射的光;

荧光检测信号接收单元:接收所述荧光检测发射滤光片出射的光。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1、可在一个很小的光学模块上,实现两个完全不同种类的光学测量,即荧光检测和吸光度检测,相比较配置两台设备具有较低成本的优势;2、采用LED光源,可以对特定波长的吸光度、荧光进行检测,较采用单色器的设备来说,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的优势。3、光路系统结构简单、光源稳定、检测灵敏度高。4、吸光度检测光源、二向分色镜、样品池、在同一轴线上,用于检测样品的吸光度。5、二向分色镜位于所述吸光度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和所述荧光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的45度夹角处。有利于荧光检测光源的光束经过二向分色镜反射后照射到样品池的样品上,使照射到样品的光源强度高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样品的荧光,同时尽可能减少荧光激发光的杂散光。而吸光度检测用光源的光束经过穿透二向分色镜后照射到样品池的样品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便携式复合检测分析仪,如图1所示,它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上的样品池2,连接样品池的光入射通道、第一光出射通道3和第二光出射通道4,与所述第一光出射通道配合的吸光度检测系统,与所述第二光出射通道配合的荧光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入射通道中设置二向分色镜,所述二向分色镜的透射面对应一吸光度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6,所述吸光度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配合一吸光度检测光源系统,所述二向分色镜的折射面对应一荧光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7,所述荧光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配合一荧光检测光源系统,所述二向分色镜折射面朝向所述样品池。

在一台设备上,既能检测荧光,又能检测吸光度,相比较配置两台设备具有较低成本的优势。

当选择吸光度检测时,吸光度检测光源系统发出的光(荧光检测光源系统则不工作)透过而向分色镜,照射到被测样品,检测出样品的吸光度;而荧光检测时,则荧光检测光源系统发光的光(吸光度检测光源系统不工作)经二向分色镜反射,照射到样品,激发出样品荧光,从而检测到样品的荧光强度。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完善和补充,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措施:

所述吸光度检测光源系统包括从所述吸光度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外端往内依次设置的吸光度检测光源81、吸光度检测滤光片82和吸光度检测准直镜83。

所述荧光检测光源系统包括从所述荧光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外端往内依次设置的荧光检测光源91、荧光检测滤光片92和荧光检测准直镜93。

准直镜可以是凸透镜或平凸透镜,将吸光度检测光源和荧光检测光源发出的光准直为平行光束,使得照射到样品上的光源更均匀、并减少杂散光。

所述吸光度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和荧光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垂直设置。所述吸光度检测光源、二向分色镜、样品池、在同一轴线上,用于检测样品的吸光度。

所述吸光度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和所述荧光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设置位置与所述样品池的设置位置相适应。两组光源的入射通道位于基座的同一高度,该高度由样品池的规格和样品的高度决定,通常两组光源的入射通道布置在检测样品高度的1/2处。

所述二向分色镜位于所述吸光度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和所述荧光检测用光源入射通道的45度夹角处。有利于荧光检测光源的光束经过二向分色镜反射后照射到样品池的样品上,使照射到样品的光源强度高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样品的荧光,同时尽可能减少荧光激发光的杂散光。而吸光度检测用光源的光束经过穿透二向分色镜后照射到样品池的样品上。

所述吸光度检测光源系统的光源和所述荧光检测光源系统的光源都为LED光源。LED光源波长单一、光谱宽度窄,不需使用昂贵的、体积大的单色器,只用到滤光片过滤便能得到稳定、波长单一、高强度的检测光源。两组光源可配置成发射不同的波长。用两组不同波长的光源可满足不同样品的检测。

所述基座包括组装在一起的光源基座11和检测基座12,所述第一光出射通道和第二光出射通道呈垂直设置。

所述吸光度检测系统包括吸光度检测聚光镜101和吸光度检测信号接收单元102,所述吸光度检测聚光镜与所述样品池相对应设置,用于接收所述样品池出射的光,所述吸光度检测信号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并检测所述吸光度检测聚光镜出射的光。

所述荧光检测系统包括

荧光检测聚光镜111:与所述样品池相对应设置,用于接收所述样品池出射的光;

荧光检测发射滤光片112:设置在所述荧光检测聚光镜出射光的方向,用于过滤所述荧光检测聚光镜出射的光;

荧光检测信号接收单元113:接收所述荧光检测发射滤光片出射的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