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05235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小麦发芽率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检测方法,属于遗传育种领域。



背景技术:

小麦发芽率是指在正常条件下小麦萌发的能力,是评估小麦种子活性的依据之一。小麦种活力测定和比较可以为急需的种子调运和大田生产提供借鉴,小麦种活力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是保证麦苗质量的重要途径。植物种子的活力因植物种不同而有所差异,大多数植物的种子活力除受遗传因子影响外,环境因素如取材前后及保存过程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也有很大的影响。种子活力测定是植物生殖生物学研究中、育种工作中、不育系鉴定中经常测定指标。小麦发芽率的测定按其测定原理分为:仪器法、砖块测定法、土壤测定法、湿毛巾测定法、卫生纸测定法、保温瓶测定法、细沙测定法等。这些方法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选取多组相同数量的小麦进行培养,7天或更多时间后计算小麦发芽率。

上述的现有小麦种发芽率测定方法仅限于实验室,而且费时很长,正常要求是大于7天,而对需及时调运但又不能确定发芽率的种子、需及时播种但不知发芽率的种子还没有及时有效的芽率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检测方法,将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测定方法应用到种子调运现场和田间播种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判断小麦发芽率,减少企业纠纷,降低用种风险。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预先制作标准比色卡图册

s1.1:对某小麦a品种按国标gb/t3543进行扦样,按国标gb4404.1-2008进行发芽率检测,按国标gb20464进行发芽率判定,并记录发芽率为b;

s1.2:采用手术刀片对某小麦a品种的同批次小麦样品的麦粒进行胚芽部斜削,即把胚芽削去一半,得到留有一半胚芽部,且胚芽内部色彩完全展示出来的麦粒;

s1.3:用解剖镜观看由s1.2得到的麦粒的胚芽部削面颜色与光泽度,并按由亮到暗、由圆润到干涩排列,根据s1.1中的发芽率b找到发芽种子与不发芽种子的对应颜色与光泽度的分界点,并记为比色点c;

s1.4:多次重复s1.2-s1.3步骤以修正c,把c点的彩图做成小麦a品种的标准比色卡;

s1.5:对生产上常见的主流小麦品种皆按s1.1-s1.4步骤,分别做出标准c点比色卡,并汇总制作成标准比色卡图册;

s2:实时对需检测小麦进行胚芽部图像采集:采用手术刀片对需检测小麦的样本麦粒进行胚芽部斜削,即把胚芽削去一半,得到留有一半胚芽部且胚芽内部色彩完全展示出来的麦粒,100粒为一组,并按由亮到暗、由圆润到干涩排列,四组重复,得胚芽部图像;

s3:根据需检测小麦胚芽部图像与标准比色卡图册比较统计发芽率:用放大镜观看步骤s2所得的胚芽部图像,也即观看胚芽部削面颜色与光泽度,与需检测小麦品种的标准c点比色卡比较,找到需检测小麦的c点位置,判断出需检测小麦的种子发芽率;或判断不发芽的种子数量除以削胚种子总数量,得出发芽率。

本发明提供的小麦发芽率检测方法基于的原理是:小麦种子的活力不同,其胚芽的颜色与光泽度也不同,同时水份、脂肪含量也不同,因此胚芽的饱满度、干涩度都不同,通过视觉可以区分。

本发明的优点是:

1、利用标准比色卡图册进行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检测,能随机对急需调运或急需播种的小麦种子进行快速测定,提高发芽率测定的时效性,方便、稳定,减小由于季节临近而急于调运和急于播种带来的风险。

2、快速准确地识别小麦削胚色彩特征,实现小麦发芽率测定的及时化和快速化,无疑是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提高测定效率的新途径。

3、将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检测方法应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对保证小麦种子因季节临近需及时调运、大田生产急需播种具有重要意义,起到防火墙作用,有利于减少种业企业纠纷,提高小麦用种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淮麦33的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检测过程中的胚芽部图像;其中左面为削胚后判定不发芽、右面为判定可发芽。

图2是图1的淮麦33泡水三天后的发芽图像;其中泡水三天后:左面为削胚后原判定不发芽、右面为原判定可发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对淮麦33进行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检测

s1.1:对淮麦33品种按国标gb/t3543进行扦样,按国标gb4404.1-2008进行发芽率检测,按国标gb20464进行发芽率判定,并记录发芽率为b;

s1.2:采用手术刀片对淮麦33品种的同批次小麦样品的麦粒进行胚芽部斜削,即把胚芽削去一半,得到留有一半胚芽部,且胚芽内部色彩完全展示出来的麦粒;

s1.3:用解剖镜观看由s1.2得到的麦粒的胚芽部削面颜色与光泽度,并按由亮到暗、由圆润到干涩排列,根据s1.1中的发芽率b找到发芽种子与不发芽种子的对应颜色与光泽度的分界点,并记为比色点c;

s1.4:多次重复s1.2-s1.3步骤以修正c,把c点的彩图做成淮麦33标准比色卡;

s1.5:采用手术刀片对需检测小麦的样本麦粒进行胚芽部斜削,即把胚芽削去一半,得到留有一半胚芽部且胚芽内部色彩完全展示出来的麦粒,100粒为一组,并按由亮到暗、由圆润到干涩排列,四组重复,得胚芽部图像;

s1.6:用放大镜观看步骤s1.5所得的胚芽部图像,也即观看胚芽部削面颜色与光泽度,与s1.4所得的淮麦33标准比色卡比较,找到需检测小麦的c点位置,判断出需检测小麦的种子发芽率。

淮麦33按国标恒温箱纸床法测出发芽率是91%,用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检测方法做出发芽率是93%,误差2%。

实施例2:对烟农19进行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检测

s1.1:对烟农19品种按国标gb/t3543进行扦样,按国标gb4404.1-2008进行发芽率检测,按国标gb20464进行发芽率判定,并记录发芽率为b;

s1.2:采用手术刀片对烟农19品种的同批次小麦样品的麦粒进行胚芽部斜削,即把胚芽削去一半,得到留有一半胚芽部,且胚芽内部色彩完全展示出来的麦粒;

s1.3:用解剖镜观看由s1.2得到的麦粒的胚芽部削面颜色与光泽度,并按由亮到暗、由圆润到干涩排列,根据s1.1中的发芽率b找到发芽种子与不发芽种子的对应颜色与光泽度的分界点,并记为比色点c;

s1.4:多次重复s1.2-s1.3步骤以修正c,把c点的彩图做成烟农19标准比色卡;

s1.5:采用手术刀片对需检测小麦的样本麦粒进行胚芽部斜削,即把胚芽削去一半,得到留有一半胚芽部且胚芽内部色彩完全展示出来的麦粒,100粒为一组,并按由亮到暗、由圆润到干涩排列,四组重复,得胚芽部图像;

s1.6:用放大镜观看步骤s1.5所得的胚芽部图像,也即观看胚芽部削面颜色与光泽度,与s1.4所得的烟农19标准比色卡比较,找到需检测小麦的c点位置,判断不发芽种子数量除以削胚种子总数量,得出发芽率。

烟农19按国标恒温箱纸床法测出发芽率是85%,用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检测方法做出发芽率是85%,误差0%。

实施例3:对皖麦52进行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检测

s1.1:对皖麦52品种按国标gb/t3543进行扦样,按国标gb4404.1-2008进行发芽率检测,按国标gb20464进行发芽率判定,并记录发芽率为b;

s1.2:采用手术刀片对皖麦52品种的同批次小麦样品的麦粒进行胚芽部斜削,即把胚芽削去一半,得到留有一半胚芽部,且胚芽内部色彩完全展示出来的麦粒;

s1.3:用解剖镜观看由s1.2得到的麦粒的胚芽部削面颜色与光泽度,并按由亮到暗、由圆润到干涩排列,根据s1.1中的发芽率b找到发芽种子与不发芽种子的对应颜色与光泽度的分界点,并记为比色点c;

s1.4:多次重复s1.2-s1.3步骤以修正c,把c点的彩图做成皖麦52标准比色卡;

s1.5:采用手术刀片对需检测小麦的样本麦粒进行胚芽部斜削,即把胚芽削去一半,得到留有一半胚芽部且胚芽内部色彩完全展示出来的麦粒,100粒为一组,并按由亮到暗、由圆润到干涩排列,四组重复,得胚芽部图像;

s1.6:用放大镜观看步骤s1.5所得的胚芽部图像,也即观看胚芽部削面颜色与光泽度,与s1.4所得的皖麦52标准比色卡比较,找到需检测小麦的c点位置,判断出需检测小麦的种子发芽率。

皖麦52按国标恒温箱纸床法测出发芽率是88%,用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检测方法做出发芽率是89%,误差1%。

利用国标恒温箱沙床法(发芽率a%)、小麦发芽率削胚快速检测法(发芽率b%)检测数据对比如下:

小麦发芽率国标是要求大于等于85,本发明的方法在国标恒温箱沙床法检测发芽率大于等于85时,削胚快速检测法与沙床检测误差为2%;在国标恒温箱沙床法检测发芽率大于等于75时,削胚快速检测法与沙床检测误差为2%,均在国标要求的5%允许误差范围内,但当小麦种子真实发芽率低于60%时,与沙床检测误差增大为-4%,主要跟种子活力太低有关,这部分种子在生产上已经不允许使用。

本发明的方法误差为4%,低于国标5%的要求。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的各种变化和变型、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皆属于本发明的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