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地电阻率用综合一体化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80916发布日期:2018-09-08 00:0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测量大地电阻率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大地电阻率用综合一体化电极。



背景技术:

目前测量大地电阻率一般采用对称四级法,顾名思义,需要用到四只电极。无论采用什么规格的测试仪,其基本原理都一样,即需要c、p、es、e四只电极,根据目前工程需要,每一个测点要测多组数据,即a的距离会有多组,例如:a=1m、3m、7m、15m、30m、50m。在外业测试现场,四只电极的四条导线需要一个线轮拉线,最长线需要达到200m长度,需要一个皮卷尺测量极距。

其工作方法:测试首先要将皮卷尺拉至最大距离(3a)约150m左右,然后置仪器于中点,按照极距插入电极,连接导线,测试,拔出电极,至下一级距。往返次数很多,工作效率较低。而且目前的电极采用钢或者铜棒制成,就是简单的金属棒,与导线连接使用金属夹连接,在多次的使用中发现,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测量大地电阻率电极工作效率低而提供的一种大地电阻率用综合一体化电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地电阻率用综合一体化电极,包括电极极体,电极极体上连接有电线,在电极极体上设有收纳电线的线轮,且线轮可相对电极极体转动,在电极极体上设有驱动线轮转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电极极体上的马达,线轮连接在马达的输出端。

在电极极体上连接有手柄。

所述的手柄采用绝缘材质制成,手柄与电极极体固定连接。

在电极极体上安装有用于计数的光栅计数器,电线绕在线轮上并穿过光栅计数器后穿出与电阻率仪连接。

在电极极体上安装有显示放线长度的显示器,在显示器内安装有给显示器以及计数器的电源。

所述的显示器为led显示器。

所述的电极极体采用不锈钢棒材料,下部呈锥形,顶部扩大头。

所述的电极极体长65cm,直径16mm。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效果:

1)、减少每个工作环节的连接数量,提高系统工作稳定性;

2)、原件的减少,使人员外业工作的步骤减少,提高工作效率;

3)、极距测量直观易懂,减少计算失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大地电阻率用综合一体化电极,包括电极极体1,电极极体上连接有电线,在电极极体上设有收纳电线的线轮2,且线轮可相对电极极体转动,在电极极体上安装有驱动线轮转动的马达3,线轮连接在马达的输出端。在电极极体上连接有手柄5。手柄采用绝缘材质制成,手柄与电极极体固定连接。

在电极极体上安装有用于计数的光栅计数器4,电线绕在线轮上并穿过光栅计数器后穿出与电阻率仪连接。

在电极极体上安装有显示放线长度的显示器,在显示器内安装有给显示器以及计数器的电源。所述的显示器为led显示器。

所述的电极极体采用不锈钢棒材料,下部呈锥形,顶部扩大头。

所述的电极极体长65cm,直径16mm。

使用时,电线一端与电极极体连接,绕在线轮上,输出线从4光栅计数轮中穿出,接在电阻率仪上,将计数清零,拖拽电极,计数器开始工作,观察显示器,拖拽至需要的距离,将电极打入地下,测试完成后继续拖拽直至下一点。至最后一点测试完毕拔出电极后,按动开关,线轮2在减速马达3的带动下开始自动收线直至完成收线。

线轮直径160mm,采用铝合金材料,可以缠满φ2mm电线200m长。线轮与马达连接处采用081412型号单向轴承,辅以外径8mm内经4mm带平键槽轴套连接。线轮与电极极体采用6085-zz(25×37×7)型号轴承连接。

线轮驱动减速马达:采用25ga370减速马达,12v电压驱动,170转/分钟。

光栅计数器:可以双向计数,并设计带轮和压带轮保证电源线的紧密配合。

手柄及显示器:采用木质手柄,金属显示面板,同时具有lcd显示器,能够显示电线放出长度,同时显示器盒内含有12v电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测量大地电阻率的设备,是针对现有测量大地电阻率电极工作效率低而提供的一种大地电阻率用综合一体化电极。包括电极极体,电极极体上连接有电线,在电极极体上设有收纳电线的线轮,且线轮可相对电极极体转动,在电极极体上设有驱动线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本发明减少了每个工作环节的连接数量,提高系统工作稳定性;原件的减少,使人员外业工作的步骤减少,提高工作效率;极距测量直观易懂,减少计算失误。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卢轶然;程鑫;宋庆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华电工程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7
技术公布日:2018.09.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