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次档距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5179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次档距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次档距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次档距是指分裂导线间隔棒之间的距离。随着电网规模越来越庞大,电压等级越来越高,如何有效、安全、可靠地提高输送能力,是我国电网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输送电容量不断增大,为了减少电晕损失和电晕干扰,同时为了输电线路的经济性和可靠性,输电线路广泛采用多分裂导线。次档距振荡是分裂导线所特有的一种导线振动形式。因次档距振荡而导致的分裂导线破坏问题己经成为一个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关键问题。而次档距是次档距振荡导致分裂导线破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阻尼间隔棒抑制次档距振荡进行机理分析;给出了阻尼间隔棒安装距离的优化布置方案,可以有效防止次档距振荡发生。

输电线路次档距的在线测量一直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一直以来都需要导线上2名作业人员,一前一后用卷尺一段一段测量长度后累加起来,得到该次档距的长度。该作业需要2名作业人员同时走线,分段测量,劳动强度很大,效率较低,测量的精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次档距测量装置,能实现单人操作,更准确、快捷地完成次档距的测量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次档距测量装置,其包括定位架、行走轮、测量轮、计数器、控制芯片和显示器;定位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上定位板的右侧设有水平的第一定位轴,行走轮通过轴承设在第一定位轴上,下定位板的右侧设有水平的第二定位轴,测量轮通过轴承设在第二定位轴上,行走轮和测量轮一上一下对应设置且相互间设有容纳导线的间隙,计数器设在下定位板上、并用于计算测量轮的行走距离;控制芯片和显示器固定在上定位板上,且计数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芯片的输入接口连接,显示器与控制芯片的输出接口连接。

使用本实用新型测量装置测量次档距时,将导线置于行走轮和测量轮之间间隙上,行走轮在导线上行走,导线通过摩擦力带动测量轮转动,计数器计算测量轮的转动圈数并获得测量轮的行走距离,并所述行走距离数据传送至控制芯片,由控制芯片将行走距离在显示器中显示,从而测量处分裂导线间隔棒之间的距离,即次档距。本实用新型测量装置只需一个操作人员推动行走轮在导线上行走,即可准确、快捷地完成次档距的测量工作,大大提高了次档距测量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行走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行走轮一前一后设置,测量轮的轴心位于两个行走轮的对称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定位板的下方设有竖向导杆,下定位板滑套在竖向导杆上,所述上定位板通过弹簧与下定位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导杆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包括牵引机构,牵引机构用于牵动行走轮向前滚动。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机构为设在第一定位轴两端之间的牵引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定位板的右侧设有凸出的安装座,一杠杆的上端铰接在安装座上,第二定位轴的右端设有用于卡住杠杆下端的卡合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卡合机构包括向外凸出地设在第二定位轴右端上的卡座、以及滑套在杠杆下端上的滑块,卡座右端的前后侧面设有竖向的导向槽,滑块的左侧设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卡钩,滑块通过上下滑动而使得卡钩与导向槽相卡合或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杠杆下端上开有轴向的导向通孔,滑块为中空结构,且中空内设有横杆,横杆穿插在导向通孔上而使得滑块被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利用行走轮在导线上行走,同时利用测量轮对行走距离进行测量,只需一个操作人员推动行走轮在导线上行走,即可准确、快捷地完成次档距的测量工作,大大提高了次档距测量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次档距测量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次档距测量装置卡合机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利用行走轮在导线上行走,同时利用测量轮对行走距离进行测量,计数器通过测量轮获得行走距离后,将行走距离传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所述行走距离即为次档距,整个过程只需一个操作人员推动行走轮在导线上行走,即可准确、快捷地完成次档距的测量工作,大大提高了次档距测量效率。

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便携式次档距测量装置,其包括定位架10、行走轮20、测量轮30、计数器40、控制芯片50和显示器60。

定位架10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定位板11和下定位板12,上定位板11的右侧设有水平的第一定位轴13,行走轮20通过轴承设在第一定位轴13上,下定位板12的右侧设有水平的第二定位轴14,测量轮30通过轴承设在第二定位轴14上,行走轮20和测量轮30一上一下对应设置且相互间设有容纳导线的间隙,计数器40设在下定位板12上、并用于计算测量轮30的行走距离;控制芯片50和显示器60固定在上定位板11上,且计数器40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芯片50的输入接口连接,显示器60与控制芯片50的输出接口连接。

使用本实用新型测量装置测量次档距时,将导线从定位架的右侧方向置于行走轮和测量轮之间间隙上,行走轮在导线上行走,导线通过摩擦力带动测量轮转动,计数器计算测量轮的转动圈数并获得测量轮的行走距离,并所述行走距离数据传送至控制芯片,由控制芯片将行走距离在显示器中显示,从而测量处分裂导线间隔棒之间的距离,即次档距。本实用新型测量装置只需一个操作人员推动行走轮在导线上行走,即可准确、快捷地完成次档距的测量工作,大大提高了次档距测量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轮2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行走轮20一前一后设置,测量轮30的轴心位于两个行走轮20的对称面上。两个行走轮可以使行走过程更加平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定位板11的下方设有竖向导杆15,下定位板12滑套在竖向导杆15上,所述上定位板12通过弹簧16与下定位板11连接;而且所述竖向导杆1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竖向导杆15并排设置,当然竖向导杆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下定位板平稳滑动。下定位板滑套在竖向导杆上从而可以调节上定位板与下定位板之间的距离,由于行走轮是设置在上定位板,测量轮设置下定位板,因此可以调节行走轮和测量轮之间容纳导线的间隙,也即是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外径的导线上进行行走,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另外,上定位板与下定位板之间使用弹簧连接,可以给予下定位板回复作用力,使得测量轮与行走轮能将导线夹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包括牵引机构,牵引机构用于牵动行走轮20向前滚动。具体地,所述牵引机构为设在第一定位轴13两端之间的牵引环70,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拉绳与牵引环固定,利用拉绳即可拉动行走轮向前滚动,从而完成次档距测量,方便快捷且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定位板11的右侧设有凸出的安装座17,一杠杆80的上端铰接在安装座17上,第二定位轴14的右端设有用于卡住杠杆80下端的卡合机构90,通过杠杆的上端与上定位板的安装座固定连接,杠杆下端与第二定位轴的右端卡合固定,从而使得定位架、行走轮、测量轮和杠杆之间组成一个封闭空间,避免导线脱落,另外即使在行走过程中,导线从行走轮和测量轮之间间隙滑出,但由于杠杆阻挡,导线不能完全脱落,操作人员只需调整下行走轮的位置,即可使导线重新置于行走轮和测量轮之间的间隙中,提高了测量效率。

具体地,所述卡合机构90包括向外凸出地设在第二定位轴14右端上的卡座92、以及滑套在杠杆80下端上的滑块91,卡座92右端的前后侧面设有竖向的导向槽921,在该实施例中,导向槽921为环形槽,滑块91的左侧设有与导向槽921相配合的卡钩911,滑块91通过上下滑动而使得卡钩911与导向槽921相卡合或脱离。另外,所述杠杆80下端上开有轴向的导向通孔81,滑块91为中空结构,且中空内设有横杆912,横杆912穿插在导向通孔81上而使得滑块91被限位,横杆与导向通孔的配合可以限制滑块在杠杆的移动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利用行走轮在导线上行走,同时利用测量轮对行走距离进行测量,计数器通过测量轮获得行走距离后,将行走距离传送至显示器进行显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只需一个操作人员推动行走轮在导线上行走,即可准确、快捷地完成次档距的测量工作,大大提高了次档距测量效率;

2、操作人员只需要通过拉绳与牵引环固定,利用拉绳即可拉动行走轮向前滚动,从而完成次档距测量,方便快捷且成本低;

3、定位架、行走轮、测量轮和杠杆之间组成一个封闭空间,避免导线脱落,提高了测量效率;

4、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外径的导线上进行行走,适用性强、应用范围广;

5、另外,上定位板与下定位板之间使用弹簧连接,可以给予下定位板回复作用力,使得测量轮与行走轮能将导线夹紧。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