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柱质量无损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059782发布日期:2019-11-06 01:39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直流电源极柱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柱质量无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铅酸蓄电池极柱大多采用内嵌铜芯外包铅的结构,极柱在制造的过程中,先将极柱铜芯放入模腔内,然后将铅液倒入模腔内成型,铅液在重力作用下流进模腔,因铅液进入模腔的速度较慢,遇到铜芯和模具迅速凝固易出现分层,裂纹,气孔等缺陷,尤其是对于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气孔,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检测手段进行检测,这样的极柱往往会流转到下一道工序,直接导致产品质量的降低,若气孔在极柱密封面上下相连通,在电池使用过程中酸液会沿气孔爬出,导致密封失效,造成极柱漏酸,腐蚀周边设备,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柱质量无损检测方法,用于对极柱质量的检测,防止缺陷极柱流转到下一个工序,造成电池充放电过程或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极柱爬酸现象。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极柱质量无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制造好的极柱密封部位安装密封圈;

(b)将安装好密封圈的极柱,密封圈以上部位倒扣在容器内,极柱焊接汇流排的一面朝上;

(c)用压紧螺栓压缩密封圈,确保极柱在容器内密封;

(d)将容器连同极柱完全置于水浴中;

(e)通过与容器相连通的压缩空气管道向容器内通入压缩空气,保持压缩空气压力恒定,保压一段时间;

(f)观察压缩空气管道上的压缩空气压力表指针有无变化,若无变化,极柱表面无气泡逸出,则判定极柱合格;否则不合格。

优选的,步骤(e)中的压缩空气压力为10-300kpa,保压时间为3-50s。

优选的,步骤(f)中的压缩空气管道上设置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极柱制造工序对极柱进行质量无损检测,避免缺陷极柱转入下一道工序进行电池组装,造成后续充、放电及使用过程中因缺陷极柱导致电池极柱密封失效,出现极柱爬酸现象。最终造成电池报废,腐蚀周围设备造成损失,也不会对极柱本身造成损伤,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无损检测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极柱质量无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制造好的极柱密封部位安装密封圈;

(b)将安装好密封圈的极柱,密封圈以上部位倒扣在容器内,极柱焊接汇流排的一面朝上;

(c)用压紧螺栓压缩密封圈,确保极柱在容器内密封;

(d)将容器连同极柱完全置于水浴中;

(e)打开阀门,通过与容器相连通的压缩空气管道向容器内通入压缩空气,保持压缩空气压力恒定,保压一段时间,压缩空气压力为10-300kpa,保压时间为3-50s;

(f)观察压缩空气管道上的压缩空气压力表指针有无变化,若无变化,极柱表面无气泡逸出,则判定极柱合格;否则不合格。

实施例2

极柱铸造完成后,进行极柱气孔检测。在极柱二台上放置一o型密封圈,将极柱倒放在专用检测工装钢杯内,拧紧压紧螺栓,将极柱完全置于水浴中,通入200kpa的压缩空气,极柱表面没有气泡逸出、压力表指针30s内无变化。用检测合格的极柱组装电池,对干态电池进行气密性检测,极柱密封处无漏气现象,对电池进行电解液灌注及充、放电试验,没有发生极柱爬酸现象。

极柱检测工装:极柱检测工装包括可连接压缩空气管道的容器及压紧螺栓。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直流电源极柱质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极柱质量无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制造好的极柱密封部位安装密封圈;(b)将安装好密封圈的极柱,密封圈以上部位倒扣在容器内;(c)用压紧螺栓压缩密封圈;(d)将容器连同极柱完全置于水浴中;(e)向容器内通入压缩空气,保持压缩空气压力恒定;(f)观察压缩空气管道上的压缩空气压力表指针有无变化,若无变化,极柱表面无气泡逸出,则判定极柱合格;本发明在极柱制造工序对极柱进行质量无损检测,避免缺陷极柱转入下一道工序进行电池组装,造成后续充、放电及使用过程中因缺陷极柱导致电池极柱密封失效,出现极柱爬酸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赵妮;张梦颖;吴涛;董书岭;臧效男;张秀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5
技术公布日:2019.1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