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12856发布日期:2020-06-09 19:02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



背景技术:

传统的检测针脚光源比较单一,只能检测物体某一特征,而不能同时检测物体多个特征,亮度比较低,所以在某些使用场合比较单一,很难实现其效果。传统检测针脚光源的视觉效果不理想,在图像处理上比较难,从而造成的图像边缘位置的不确定性。

针对上述,

本技术:
提出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解决传统检测针脚光源的视觉效果不理想,在图像处理上比较难,从而造成的图像边缘位置的不确定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包括光源外壳底板,以及与该光源外壳底板相配合连接的光源外壳盖板,两者构成一个光源外壳本体,所述光源外壳本体上开设有多个贯通式敞开口,在每个敞开口的外围上设置有多个光源组件和反射镜,所述多个光源组件和反射镜围设在光源外壳本体敞开口的四周位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外壳底板上设有光源固定座,所述光源固定座与光源外壳底板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固定座整体轮廓呈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外壳底板还设有半弧形面,所述半弧形面与光源外壳底板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半弧形面与光源固定座弧面相连通,两者构成一个能够供光源组件放置的位置。

进一步的,其还包括光源压块,所述光源压块与光源固定座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光源固定座与光源压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外壳底板上还设有能够供反射镜放置在内的插槽。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设置在敞开口的四周位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外壳底板的底部设有多个马鞍座。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包括光源外壳底板,以及与该光源外壳底板相配合连接的光源外壳盖板,两者构成一个光源外壳本体,所述光源外壳本体上开设有多个贯通式敞开口,在每个敞开口的外围上设置有多个光源组件和反射镜,所述多个光源组件和反射镜围设在光源外壳本体敞开口的四周位置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相对比,由原来的两面发光变成360度发光,在反光区域内,光线都是平行,在检测针脚时,光线都处于同一位置,采集出的照片中物体不会短节,比传统的针脚检测光源更加准确,此光源间隔处还增加反光装置,反光装置是垂直光源,从而使多余的光线重新利用,激光头由原来体积体积比较大,搭配比较困难,很难实现定制需求,现在体积变小,但是功能方面比原来更多了,可以实现多种组合,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定制,实现一个工位检测物多个特征。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的立体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的立体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的俯视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的分解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附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包括光源外壳底板1,以及与光源外壳底板1配合连接的光源外壳盖板2,两者构成一个光源外壳本体1,光源外壳本体10上开设有多个贯通式敞开口3,在每个敞开口3的外围上设置有多个光源组件4和反射镜5,多个光源组件4和反射镜5围设在敞开口3的四周位置上。

本实施例的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光源外壳底板1上设有光源固定座6,光源固定座6与光源外壳底板1为一体结构,光源固定座6整体轮廓呈结构。

本实施例的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光源外壳底板1还设有半弧形面8,所述半弧形面8与光源外壳底板1为一体结构。所述半弧形面8与光源固定座6弧面相连通,两者构成一个能够供光源组件4放置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其还包括光源压块7,所述光源压块7与光源固定座6配合连接。光源组件4设置在光源固定座6与光源压块7之间。

本实施例的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光源外壳底板1上还设有能够供反射镜5放置在内的插槽9,插槽9设置在敞开口3的四周位置上。光源外壳底板1的底部设有多个马鞍座11。

本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的设计重点在于:

包括光源外壳底板1,以及与光源外壳底板1配合连接的光源外壳盖板2,两者构成一个光源外壳本体3,光源外壳本体3上开设有多个贯通式敞开口3,在每个敞开口3的外围上设置有多个光源组件4和反射镜5,多个光源组件4和反射镜5围设在敞开口3的四周位置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相对比,由原来的两面发光变成360度发光,在反光区域内,光线都是平行,在检测针脚时,光线都处于同一位置,采集出的照片中物体不会短节,比传统的针脚检测光源更加准确,此光源间隔处还增加反光装置,反光装置是垂直光源,从而使多余的光线重新利用,激光头由原来体积体积比较大,搭配比较困难,很难实现定制需求,现在体积变小,但是功能方面比原来更多了,可以实现多种组合,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定制,实现一个工位检测物多个特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外壳底板,以及与该光源外壳底板相配合连接的光源外壳盖板,两者构成一个光源外壳本体,所述光源外壳本体上开设有多个贯通式敞开口,在每个敞开口的外围上设置有多个光源组件和反射镜,所述多个光源组件和反射镜围设在光源外壳本体敞开口的四周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外壳底板上设有光源固定座,所述光源固定座与光源外壳底板为一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外壳底板还设有半弧形面,所述半弧形面与光源外壳底板为一体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弧形面与光源固定座弧面相连通,两者构成一个能够供光源组件放置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光源压块,所述光源压块与光源固定座配合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设置在光源固定座与光源压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外壳底板上还设有能够供反射镜放置在内的插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设置在敞开口的四周位置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外壳底板的底部设有多个马鞍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源外壳底板,以及与该光源外壳底板相配合连接的光源外壳盖板,两者构成一个光源外壳本体,所述光源外壳本体上开设有多个贯通式敞开口,在每个敞开口的外围上设置有多个光源组件和反射镜,所述多个光源组件和反射镜围设在光源外壳本体敞开口的四周位置上。本实用新型多角度平行式组合光源,解决传统检测针脚光源的视觉效果不理想,在图像处理上比较难,从而造成的图像边缘位置的不确定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邓俊广;张亚铎;陈锦锋;张亚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越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16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