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夜行避障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20099发布日期:2020-07-10 15:46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夜行避障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信息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夜行避障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夜行避障受技术的限制,避障距离有限,因此需要尽可能的减小避障的响应时间,现有技术避障是通过控制器接收障碍采集信号,然后控制预警模块预警,控制器本身分析信号是需要比较信号、处理信号,增加响应时间,不利于车辆夜行避障,可以采用提前预警的方式降低避障响应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夜行避障系统,能够将车辆行驶时路面信息信号,直接转换为预警模块的触发信号,减少了避障的响应时间。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夜行避障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终端和预警模块、避障模块,电源模块为车辆的供电模块,控制终端为车辆的控制器,预警模块为车辆状态预警,避障模块包括超声采集电路、限幅调节电路和运放输出电路,所述超声采集电路采集车辆行驶时路面信息,限幅调节电路运用运放器ar2和二极管d1-二极管d4组成限幅电路对信号限幅,同时运用运放器ar1和三极管q1、三极管q2检测限幅电路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电位差,反馈信号至运放器ar3反相输入端内,运放器ar3比较信号后输入运放输出电路内,运放输出电路运用运放器ar4同相放大信号后输入预警模块内,为预警模块的触发信号。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采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运用运放器ar2和二极管d1-二极管d4组成限幅电路对信号限幅,运用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二极管d4对信号对称限幅,可以提高信号的限幅深度,可以提高信号精度,同时运用运放器ar1和三极管q1、三极管q2检测限幅电路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电位差,反馈信号至运放器ar3反相输入端内,利用三极管q1、三极管q2的开关性质,可以检测信号振幅,防止信号振幅过大,造成信号畸变,提高信号的可靠性;

2.运用运放器ar3比较信号后输入运放输出电路内,稳定信号电位,并且运用运放器ar4同相放大信号,提高信号强度,为预警模块的触发信号,直接触发预警模块报警,提醒驾驶员避障,将车辆行驶时路面信息信号,直接转换为预警模块的触发信号,减少了避障的响应时间,实现提前预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夜行避障系统的限幅调节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夜行避障系统的超声采集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夜行避障系统的运放输出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附图3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一种车辆夜行避障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终端和预警模块、避障模块,电源模块为车辆的供电模块,控制终端为车辆的控制器,预警模块为车辆状态预警,避障模块包括超声采集电路、限幅调节电路和运放输出电路,所述超声采集电路采集车辆行驶时路面信息,限幅调节电路运用运放器ar2和二极管d1-二极管d4组成限幅电路对信号限幅,同时运用运放器ar1和三极管q1、三极管q2检测限幅电路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电位差,反馈信号至运放器ar3反相输入端内,运放器ar3比较信号后输入运放输出电路内,运放输出电路运用运放器ar4同相放大信号后输入预警模块内,为预警模块的触发信号;

所述限幅调节电路运用运放器ar2和二极管d1-二极管d4组成限幅电路对信号限幅,运用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二极管d4对信号对称限幅,可以提高信号的限幅深度,可以提高信号精度,同时运用运放器ar1和三极管q1、三极管q2检测限幅电路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电位差,反馈信号至运放器ar3反相输入端内,利用三极管q1、三极管q2的开关性质,可以检测信号振幅,防止信号振幅过大,造成信号畸变,然后运用运放器ar3比较信号后输入运放输出电路内,稳定信号电位,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接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阻r2的一端,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2的输出端接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4的正极和电阻r2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接二极管d1的负极、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1的输出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阻r4、电阻r5的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运放器ar3的同相输入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超声采集电路运用型号为rcwl-1601的超声采集器j1采集车辆行驶时路面信息,超声采集器j1的电源端接电源+5v,超声采集器j1的接地端接地,超声采集器j1的输出端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容c1的一端和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运放输出电路运用运放器ar4同相放大信号,提高信号强度,为预警模块的触发信号,直接触发预警模块报警,提醒驾驶员避障,运放器ar4的同相输入端接运放器ar3的输出端,运放器ar4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6、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4的输出端和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信号输出端口。

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一种车辆夜行避障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终端和预警模块、避障模块,电源模块为车辆的供电模块,控制终端为车辆的控制器,预警模块为车辆状态预警,避障模块包括超声采集电路、限幅调节电路和运放输出电路,所述超声采集电路采集车辆行驶时路面信息,限幅调节电路运用运放器ar2和二极管d1-二极管d4组成限幅电路对信号限幅,运用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二极管d3、二极管d4对信号对称限幅,可以提高信号的限幅深度,可以提高信号精度,同时运用运放器ar1和三极管q1、三极管q2检测限幅电路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电位差,反馈信号至运放器ar3反相输入端内,利用三极管q1、三极管q2的开关性质,可以检测信号振幅,防止信号振幅过大,造成信号畸变,然后运用运放器ar3比较信号后输入运放输出电路内,稳定信号电位,运放输出电路运用运放器ar4同相放大信号后输入预警模块内,为预警模块的触发信号。

以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仅局限于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及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思路前提下,所作的拓展以及操作方法、数据的替换,都应当落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夜行避障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终端和预警模块、避障模块,电源模块为车辆的供电模块,控制终端为车辆的控制器,预警模块为车辆状态预警,避障模块包括超声采集电路、限幅调节电路和运放输出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采集电路采集车辆行驶时路面信息,限幅调节电路运用运放器ar2和二极管d1-二极管d4组成限幅电路对信号限幅,同时运用运放器ar1和三极管q1、三极管q2检测限幅电路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电位差,反馈信号至运放器ar3反相输入端内,运放器ar3比较信号后输入运放输出电路内,运放输出电路运用运放器ar4同相放大信号后输入预警模块内,为预警模块的触发信号;

所述限幅调节电路包括运放器ar2,运放器ar2的同相输入端接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和电阻r2的一端,运放器ar2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3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2的输出端接二极管d3的负极、二极管d4的正极和电阻r2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正极接二极管d1的负极、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运放器ar1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7的一端,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运放器ar1的输出端接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阻r4、电阻r5的一端,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电阻r4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运放器ar3的反相输入端,运放器ar3的同相输入端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3的正极、二极管d4的负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辆夜行避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采集电路包括型号为rcwl-1601的超声采集器j1,超声采集器j1的电源端接电源+5v,超声采集器j1的接地端接地,超声采集器j1的输出端接电阻r1的一端,电阻r1的另一端接电容c1的一端和运放器ar1的同相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车辆夜行避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放输出电路包括运放器ar4,运放器ar4的同相输入端接运放器ar3的输出端,运放器ar4的反相输入端接电阻r6、电阻r9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6的另一端接运放器ar4的输出端和电阻r8的一端,电阻r8的另一端接信号输出端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夜行避障系统,包括电源模块、控制终端和预警模块、避障模块,电源模块为车辆的供电模块,控制终端为车辆的控制器,预警模块为车辆状态预警,避障模块包括超声采集电路、限幅调节电路和运放输出电路,所述超声采集电路采集车辆行驶时路面信息,限幅调节电路运用运放器AR2和二极管D1‑二极管D4组成限幅电路对信号限幅,同时运用运放器AR1和三极管Q1、三极管Q2检测限幅电路输入信号、输出信号电位差,反馈信号至运放器AR3反相输入端内,运放器AR3比较信号后输入运放输出电路内,运放输出电路运用运放器AR4同相放大信号后输入预警模块内,将车辆行驶时路面信息信号,直接转换为预警模块的触发信号,减少了避障的响应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晶;祝国辉;刘子豪;马朋;史建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15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