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式体温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01511发布日期:2021-07-30 18:1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耳式体温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对测温对象者的体温进行测定的温度计,尤其涉及将测温部插入耳孔来测量鼓膜的温度的耳式体温计。



背景技术:

例如,在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中,必须对手术期间的测温对象者进行体温测定。

另外,例如,对于长时间进行身体负担大的作业的劳动者,有时需要体温测定作为身体状况管理的一环。

这样的患者、劳动者等测温对象者的体温测定需要长时间连续测定,因此对身体的负担少是重要的。

作为满足这种需求的体温计,提出了将探针插入测温对象者的耳孔来测定鼓膜的温度的耳式体温计(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39618号公报(jp5039618b2)



技术实现要素:

在此,耳式体温计的形状具有与被称为耳道式的耳机相似的形状。这是因为耳式体温计和耳道式耳机都是留置在外耳道中使用的器具。

即,耳式体温计和耳道式耳机的相似之处在于具备:主体部分(壳体),其安装在外耳道的外侧即耳廓与耳屏之间;以及插入外耳道内的耳塞。

然而,在耳式体温计和耳道式耳机中,耳塞所要求的功能、目的不同。

耳道式耳机的耳塞具有以从主体部发出的声音沿着外耳道高效地传递至鼓膜为目的的形状。

即,耳道式耳机的耳塞的形状为,被设为密闭,以使外耳道内成为一定的压力状态,形成隧道效应,从而能够将较小的声音高效地传递至鼓膜。

相对于此,对于耳式体温计的耳塞,重要的是具有引导从鼓膜发出的红外线以便被红外线传感器接收的功能。

另外,要求耳式体温计的耳塞具有在安装期间稳定地保持红外线传感器接收从鼓膜发出的红外线的方向的功能。

根据这样的功能和目的上的不同,存在即使将各种提供的耳道式耳机的耳塞直接应用于耳式体温计的耳塞,也无法高效地检测来自鼓膜的红外线的问题。

另外,尚未开发出具有在红外线传感器高效地接收从鼓膜发出的红外线的方向上稳定地保持的功能的耳式体温计。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式体温计,其能够在红外线传感器高效地接收从鼓膜发出的红外线的状态下稳定地保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耳式体温计具备:探针,其具有用于以非接触方式对测温对象者的耳朵的鼓膜的温度进行测定的红外线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测温对象者的耳孔中。所述探针具备:探针主体,其插入所述测温对象者的耳孔中;壳体,其对所述探针主体进行支撑;以及入耳式耳塞,其安装于所述探针主体,并与所述测温对象者的耳孔内部抵接。所述耳塞具备:基底部,其具有能够与所述探针主体卡合的卡合部,且一部分呈中空的圆锥状;以及大致圆筒状的前端部,其设置于所述基底部的一端,并沿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基底部和所述前端部由柔性材料一体地形成,所述前端部的外径选定为小于所述基底部的最大外径。

由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在红外线传感器高效地接收从鼓膜发出的红外线的方向上稳定地保持的耳式体温计。

所述耳塞的向所述耳孔的插拔方向的全长可以选定为到达外耳道所具有的s字状曲线中的位于里侧的第二曲线的长度。

由此,能够在红外线传感器高效地接收从鼓膜发出的红外线的方向上稳定地保持。

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可以配置在形成于所述探针主体的前端侧的凹部内。

由此,通过配置在接近鼓膜的位置的红外线传感器,能够进行更准确的体温测定。

也可以是,所述探针主体具备在内壁配置有反射材料的圆筒状的导光管,所述红外线传感器配置于所述导光管的后端侧。

由此,能够对来自鼓膜的红外线抑制噪声的影响,进行更准确的体温测定。

所述壳体也可以具备将外部声音吸入到所述探针主体侧的外部声音吸入孔。

由此,能够通过语音向测温对象者传递来自外部的指示等。

也可以是,所述壳体具备将从所述外部声音吸入孔吸入的声音放出到所述耳塞侧的出音孔,在所述耳塞上形成有将从所述出音孔放出的声音放出到所述耳孔内的放音部。

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向测温对象者传递来自外部的指示等的语音。

耳式体温计还可以具备语音输出部,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外部装置连接而能够输出语音。

由此,能够经由外部装置通过语音更明确地向测温对象者传递指示、警报等。

所述耳塞的所述前端部也可以被保护膜封闭。

由此,能够抑制由空气的波动引起的热噪声的影响,进行更准确的体温测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的耳式体温计,能够在红外线传感器能够高效地接收从鼓膜发出的红外线的状态下稳定地保持。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的结构例的右侧视图,图1(b)是其仰视图,图1(c)是其主视图。

图2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的结构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的尺寸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安装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的右耳的概略结构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的其他结构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在右耳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作为比较对象的耳道式耳机在右耳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在右耳的安装状态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能够应用于第三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的耳塞的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10(a)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图10(b)是其右侧视图,图10(c)是其仰视图。

图11是示出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中安装有耳塞的状态的右侧视图。

图12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7,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e2)进行说明。

图1(a)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的结构例的右侧视图,图1(b)是其仰视图,图1(c)是其主视图。图2是示出耳式体温计e1的结构例的局部剖视图。图3是示出耳式体温计e1的尺寸的说明图。

如图1~3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具备用于以非接触方式对测温对象者的耳朵的鼓膜的温度进行测定的红外线传感器sn1和安装在测温对象者的耳孔中的探针pb。

探针pb主要具备:探针主体20,其插入测温对象者的耳孔中;壳体10,其对探针主体20进行支撑;以及入耳式耳塞12,其安装于探针主体20,并与测温对象者的耳孔内部抵接。

壳体10和探针主体20由abs树脂等成形。另外,壳体10和探针主体20也可以一体地成形。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中,如图2所示,红外线传感器sn1配置在形成于探针主体20的前端侧的凹部20b内。

由此,通过配置在接近鼓膜250的位置的红外线传感器sn1,能够进行更准确的体温测定。

如图2等所示,耳塞12具备:基底部12a,其具有与探针主体20侧的槽部20a卡合的卡合部(凸部)12c,一部分呈中空的圆锥状;以及大致圆筒状的前端部12b,其设置于基底部12a的一端,并沿从壳体10离开的方向延伸设置。

基底部12a和前端部12b由硅橡胶等柔软的柔性材料一体地形成。

前端部12b的外径l1选定为小于基底部12a的最大外径l2。

通过上述耳塞12的形状和壳体10的形状,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在能够高效地接收来自鼓膜的红外线的状态下被稳定地保持。具体的尺寸例、保持状态的例子在后面叙述。

如图6所示,耳塞12向耳孔的插拔方向的全长l3选定为到达外耳道201所具有的s字状曲线中的位于里侧的曲线(第二曲线)c2的长度。

(关于l1、l2、l3的尺寸)

l1~l3的尺寸如下选定。

a)取普通成人的耳朵内的模型,测量外耳道内的尺寸(实测值)。

b)基于上述尺寸确认试制的耳塞的插入、安装感(接触、压迫感等)。

c)结合上述两项,求出外耳道内的大小。另外,由于个体差异,每个部位都有一个范围。

d)以上述外耳道内的大小的平均值为基准,根据各部形状所具有的作用、材质求出l1、l2、l3的尺寸。

在此,前端部12b的外径l1的尺寸考虑以下要求而决定。

e)形成为通过朝向外耳道201内的第二曲线c2变细而能够进行向鼓膜250的引导的尺寸。

f)此时,为了缓和与外耳道的接触,在前端部12b与基底部12a之间制作凹缩而变细。

g)若减小配置有红外线传感器sn1的凹部20b的内径,则对红外线的灵敏度(分辨率)下降。另外,若外耳道的平均内径例如为6mm,则前端部12b的外径l1需要小于该值。

根据以上要求,前端部12b的外径l1例如为6mm以下(优选为5.8mm左右)。

另外,基底部12a的最大外径l2的尺寸考虑以下要求而决定。

h)基底部12a不是在探针pb的导向上具有较大作用的部位。

i)不需要通过基底部12a使外耳道201密闭。

j)为了防止基底部12a的脱落,只要存在与外耳道201接触的部分就足够。

根据以上要求,基底部12a的最大外径l2例如为10mm±2mm左右。

另外,耳塞12的向耳孔的插拔方向的全长l3的尺寸考虑以下要求而决定。

k)是到达外耳道201内的第二曲线c2的距离。

l)从外耳道201的入口到第二曲线c2的实测值为10~14mm的范围。

m)将耳塞12插入耳孔内太深会增加耳孔发生障碍的风险。

根据以上要求,耳塞12的向耳孔的插拔方向的全长l3的尺寸例如为10mm±2mm左右。

在此,如图4所示,耳朵(右耳)200的外耳道201以防止异物的侵入的方式弯曲成s字状,将接近入口的弯曲称为第一曲线c1,将深处的弯曲称为第二曲线c2。

另外,外耳道201的长度、从入口到鼓膜250的距离在一般成人中约为25~30mm。

接着,参照图3,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的壳体10的形状及尺寸例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壳体10的右侧的侧面上形成有弯曲部150。另一方面,左侧的侧面为直线形状。

另外,在壳体10的下端侧形成有从耳孔插拔耳式体温计e1时的捏持部(突起部)11。另外,在捏持部11的下端形成有夹着向图1(a)等所示的测定器等的连接用电缆13的一部分而保持的槽部11a。

壳体10的弯曲部150等的形状和尺寸决定为与外耳道201内的预定位置抵接,从而能够在红外线传感器sn1能够高效地接收来自鼓膜250的红外线的状态下稳定地保持的形状。

更具体而言,从弯曲部150的侧线与耳塞12的基底部12a的左侧下端部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w1例如为约10.2mm左右。

捏持部11的右侧端部与弯曲部150的右侧端部之间的距离w2基于距离w1例如为约7.8mm以下。

壳体10的上端部与弯曲部150的下端部之间的距离w3基于距离w1例如约为8.3mm以下。

由此,耳式体温计e1在能够高效地接收来自鼓膜250的红外线的状态下被稳定地保持。

另外,如图2所示,在探针主体20的前端部的外周面与耳塞12的前端部12b的内周面之间设置有空隙160。

通过空隙160,容易进行耳塞12的前端部12b向内侧的变形,从而能够提高耳塞12向耳朵内的贴合感。

另外,在基底部12a内形成有空间170,容易进行向内侧的变形,从而能够提高耳塞12向耳朵内的贴合感。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接着,参照图5,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耳式体温计e2进行说明。

另外,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耳式体温计e2的结构,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耳式体温计e2的不同点在于,作为探针主体,使用在内壁190a上配置有镀金等反射材料的圆筒状的导光管190。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耳式体温计e2中,红外线传感器sn1配置在形成于导光管190的后端侧的凹部10a内。

由此,能够对来自鼓膜250的红外线抑制噪声的影响,进行更准确的体温测定。

(耳式体温计的安装状态)

参照图6,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e2)在耳朵(右耳)200的安装状态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插入到耳朵(右耳)200的外耳道201内的耳式体温计e1(e2)的耳塞12的前端部12b的外周面在位置p1与第二曲线c2附近的外耳道内壁抵接。

如图6所示,耳式体温计e1(e2)的壳体10的左上部的平面部180在位置p2与第一曲线c1附近的外耳道201的一部分抵接。

如图6所示,耳式体温计e1(e2)的壳体10的右侧下部的弯曲部150在位置p3与第一曲线c1附近的外耳道201的一部分抵接。

这样,耳式体温计e1(e2)在耳朵(右耳)200的外耳道201内,在位置p1~p3这三个点与外耳道201的一部分抵接,从而在耳塞12的中心线d1朝向鼓膜250侧的状态下被稳定地保持。

并且,在这样的保持状态下,如图6所示,从鼓膜250发出的红外线ir从耳塞12的前端部12b高效地入射,通过图2或图5所示的红外线传感器sn1可靠地进行温度测量。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e2),能够在能够高效地接收来自鼓膜250的红外线ir的状态下稳定地保持。

在此,参照图7,对作为比较对象的一般的耳道式耳机h1在耳朵(右耳)200的安装状态进行简单说明。

具备壳体100和耳塞101的耳机h1在插入到耳朵(右耳)200的外耳道201内时,耳塞101保持在第一曲线c1附近。

因此,如图7所示,耳机h1的耳塞101的中心线d2成为从鼓膜250大幅偏离的方向。这样的保持状态能够得到通过空气的压缩等而产生低音等的声学上的效果,但不适用于高效地捕捉从鼓膜250发出的红外线ir。

因此,在将耳机h1的壳体100的形状、一般的耳塞101应用于耳式体温计的情况下,无法如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e2)那样进行可靠的温度测量。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8,对第二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3进行说明。

另外,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e2)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e2)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3的不同点在于,代替耳塞12而安装改变了形状的耳塞12a。

更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耳塞12a的前端部12d形成为图上右端侧比左端侧低的形状。通过这样的形状,来自鼓膜250的红外线ir容易从耳塞12a的前端部12d入射,能够进行更准确的温度测量。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9,对第三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进行说明。

另外,第三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的整体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e2)相同。

图9示出应用于第三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的耳塞12b。

在应用于第三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的耳塞12b中,对于与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e2)的耳塞12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耳塞12b的前端部12b的端面被保护膜125封闭。

保护膜125通过硅橡胶等与前端部12b一体地形成。

保护膜125的厚度例如为0.2mm以下。

通过设置这样的保护膜125,能够抑制由耳塞12b内的空气的波动引起的热噪声的影响,进行更准确的体温测定。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0~12,对第四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4(e5)进行说明。

在此,图10(a)是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4的结构例的俯视图,图10(b)是其右侧视图,图10(c)是其仰视图。图11是示出安装有耳塞12的状态的右侧视图。图12示出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耳式体温计e5的结构例的剖视图。

另外,在第四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4(e5)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e2)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1(e2)与第四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4(e5)的不同点在于,壳体10具备将外部声音吸入探针主体300侧的外部声音吸入孔360。

如图10(c)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0的底面贯穿设置有3个外部声音吸入孔360。

由此,能够通过语音向测温对象者传递来自外部的指示等。

另外,第四实施方式的耳式体温计e4(e5)在壳体10的上侧具备将从外部声音吸入孔360吸入的声音放出到耳塞12侧的出音孔350。

另外,如图11等所示,在耳塞12上形成有将从出音孔350放出的声音向耳孔内放出的放音部120。

由此,能够更可靠地向测温对象者传递来自外部的指示等的语音。

另外,如图12所示,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耳式体温计e5中,在壳体10内设置有与合成语音输出装置、麦克风等外部装置(未图示)连接并输出语音的语音输出部(例如小型扬声器)400。

此时,语音等在壳体10内向箭头d10、d11的方向输出。

由此,能够经由外部装置从语音输出部400通过语音更明确地向测温对象者传递指示、警报等。

以上,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耳式体温计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各部的结构能够置换为具有相同功能的任意结构。

例如,在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耳式体温计安装于测温对象者的右耳的例子,但也可以以能够安装于左耳的方式变更形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