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氮类化合物工艺改进脱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2289发布日期:2021-03-30 19:5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氮类化合物工艺改进脱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氮类化合物工艺改进脱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微量的有机化学反应中,特别是毫克级或毫升级的反应中,由于反应的投料和反应溶剂都极少,反应后的样品采用现有实验室的脱溶设备,如旋转蒸发仪等,很难进行脱溶处理,稍不注意就会完全脱干溶剂,使仅有的微量样品干燥在烧瓶的壁上几乎不可见,也很难收集样品。特别是对于含氮类化合物,在脱干时也容易破坏样品或造成样品的分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含氮类化合物工艺改进脱溶装置,它能够更方便地处理微量化学产品的脱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含氮类化合物工艺改进脱溶装置,它包括样品管、针头、翻口塞和防爆球,所述翻口塞的一端连接所述样品管的开口处,所述翻口塞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防爆球的气体入口处,所述翻口塞的两个可折叠裙边分别外包在样品管开口处以及防爆球气体入口处的外壁上;所述针头插在所述翻口塞的塞盖上,针头的针尖部分位于所述样品管内,针头的连接部分位于所述防爆球内。

在一种方案中,样品管为u型管。

在另一种方案中,样品管为5mlu型样品管。

在一种方案中,翻口塞的两个可折叠裙边密封所述样品管和防爆球。

在一种方案中,翻口塞为耐酸碱耐有机溶剂和耐温的天然橡胶材料合成的翻口塞。

在一种方案中,针头连接由翻口塞隔离的样品管和防爆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含氮类化合物工艺改进脱溶装置,可以方便地处理毫克级或毫升级的含氮类化合物样品的脱溶,不会影响样品的质量,便于样品的处理和取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件分解示意图;

图中,1-样品管,2-针头,3-翻口塞,4-防爆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含氮类化合物工艺改进脱溶装置包括样品管1、针头2、翻口塞3和防爆球4。其中翻口塞3又称反口橡胶塞,采用耐酸碱耐有机溶剂和耐温的天然橡胶材料合成的翻口塞。样品管1采用5mlu型样品管,它可以是玻璃材质的,也可以是塑料材质的。

翻口塞3的一端连接样品管1的开口处,翻口塞3的另一端连接防爆球4的气体入口处,翻口塞3的两个可折叠裙边分别外包在样品管开口处以及防爆球气体入口处的外壁上,通地这两个可折叠裙边密封样品管1和防爆球4。

针头2插在翻口塞3的塞盖上,针头的针尖部分位于样品管1内,针头的连接部分位于防爆球4内。针头连接由翻口塞3隔离的样品管1和防爆球4。

本装置在使用时,先将溶于有机溶剂的含氮类化合物微量样品装入样品管1内,再将样品管1与翻口塞3连接并通过可折叠裙边密封。将本装置中的防爆球4的顶部连接端连接到旋转蒸发仪上,调节水浴或油浴的高度和位置使样品管1的一部分位于水浴或油浴内,进行脱溶处理。脱溶后的样品位于样品管内,可以方便地收集起来或者直接存储在样品管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含氮类化合物工艺改进脱溶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样品管(1)、针头(2)、翻口塞(3)和防爆球(4),所述翻口塞(3)的一端连接所述样品管(1)的开口处,所述翻口塞(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防爆球(4)的气体入口处,所述翻口塞(3)的两个可折叠裙边分别外包在样品管开口处以及防爆球气体入口处的外壁上;所述针头(2)插在所述翻口塞(3)的塞盖上,针头的针尖部分位于所述样品管(1)内,针头的连接部分位于所述防爆球(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管(1)为u型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管(1)为5mlu型样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口塞(3)的两个可折叠裙边密封所述样品管(1)和防爆球(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口塞(3)为耐酸碱耐有机溶剂和耐温的天然橡胶材料合成的翻口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2)连接由翻口塞(3)隔离的样品管(1)和防爆球(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氮类化合物工艺改进脱溶装置,它包括样品管、针头、翻口塞和防爆球,所述翻口塞的一端连接所述样品管的开口处,所述翻口塞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防爆球的气体入口处,所述翻口塞的两个可折叠裙边分别外包在样品管开口处以及防爆球气体入口处的外壁上;所述针头插在所述翻口塞的塞盖上,针头的针尖部分位于所述样品管内,针头的连接部分位于所述防爆球内。本装置可以方便地处理毫克级或毫升级的含氮类化合物样品的脱溶,不会影响样品的质量,便于样品的处理和取出。

技术研发人员:宗玺;胡海燕;吉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东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4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