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6523发布日期:2021-06-01 23:37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行业试验技术领域,检测汽车遮阳板的耐久使用性能,都是通过人手操作进行检测,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试验效率低,不能在高低温试验环境下操作检测试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基架、遮阳板安装座、遮阳板工装、第一作动器、第二作动器和第三作动器,所述遮阳板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基架上,所述遮阳板安装座上安装有待试验遮阳板,所述遮阳板工装固定在该待试验遮阳板上,所述第一作动器、第二作动器、第三作动器围绕待试验遮阳板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作动器、第二作动器、第三作动器分别与所述基架铰接,所述第一作动器的杆端设有第一力传感器,所述第二作动器的杆端设有第二力传感器,所述第三作动器的杆端设有第三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力传感器通过第一拉绳与所述遮阳板工装连接,所述第二力传感器通过第二拉绳与所述遮阳板工装连接,所述第三力传感器通过第三拉绳与所述遮阳板工装连接,所述第一作动器、第二作动器、第三作动器、第一力传感器、第二力传感器和第三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作动器、第二作动器、第三作动器围绕待试验遮阳板的周向间隔90度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架上设有检测待试验遮阳板角度位置的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和第三位置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系统为plc可编程控制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架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水平设置在待试验遮阳板的右端,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待试验遮阳板的顶端,所述第三支架水平设置在待试验遮阳板的左端,所述第一作动器通过第一铰链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所述第二作动器通过第二铰链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所述第三作动器通过第三铰链与所述第三支架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架上设有立板,所述基架水平设置,所述立板垂直于所述基架,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立板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实现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的自动检测,试验效率较高,可以在高低温试验环境下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基架26、遮阳板安装座、遮阳板工装、第一作动器、第二作动器和第三作动器,遮阳板安装座有两个,分别为前遮阳板安装座21和后遮阳板安装座19,前遮阳板安装座21和后遮阳板安装座19分别固定在基架26上,分别用来安装待试验遮阳板13,所述遮阳板工装6固定在该待试验遮阳板13上,所述第一作动器3、第二作动器8、第三作动器16围绕待试验遮阳板13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作动器3、第二作动器8、第三作动器16分别与所述基架26铰接,所述第一作动器3的杆端设有第一力传感器4,所述第二作动器8的杆端设有第二力传感器7,所述第三作动器16的杆端设有第三力传感器15,所述第一力传感器4通过第一拉绳5与所述遮阳板工装6连接,所述第二力传感器7通过第二拉绳12与所述遮阳板工装6连接,所述第三力传感器15通过第三拉绳14与所述遮阳板工装6连接,所述第一作动器3、第二作动器8、第三作动器16、第一力传感器4、第二力传感器7和第三力传感器15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可通过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第一作动器3、第二作动器8、第三作动器16动作,第一力传感器4、第二力传感器7和第三力传感器15侦测到的数据也可回传给控制系统。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作动器3、第二作动器8、第三作动器16围绕待试验遮阳板的周向间隔90度设置。

如图1所示,所述基架26连接有前支架23,所述前支架23上设有检测待试验遮阳板13角度位置的第一位置传感器25、第二位置传感器24和第三位置传感器20。

如图1所示,所述控制系统优选为plc可编程控制系统。

如图1所示,所述基架26上设有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9和第三支架17,所述第一支架1水平设置在待试验遮阳板13的右端,所述第二支架9设置在待试验遮阳板13的顶端,所述第三支架17水平设置在待试验遮阳板13的左端,所述第一作动器3通过第一铰链2与所述第一支架1铰接,所述第二作动器8通过第二铰链10与所述第二支架9铰接,所述第三作动器16通过第三铰链18与所述第三支架17铰接。

如图1所示,所述基架26上设有立板11,所述基架26水平设置,所述立板11垂直于所述基架26,所述第二支架9固定在所述立板11顶端。

如图1所示,前遮阳板安装座21和后遮阳板安装座19均为u型固定支架,主要用于固定待试验遮阳板13。

如图1所示,本技术装置使用铝型材设计制作,可根据不同车型不同结构尺寸的遮阳板调试安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通过plc可编程控制系统控制,待试验遮阳板13初始位置为90度,第一作动器3,第二作动器8,第三作动器16初始状态杆端均为伸出状态;plc可编程控制系统控制第一作动器3有杆腔通气工作,缸杆缩回,通过第一力传感器4、第一拉绳5、遮阳板工装6带动待试验遮阳板13至0度位置,第一位置传感器25检测到并反馈信号。第一作动器3无杆腔通气工作,缸杆伸出至初始位置;plc可编程控制系统控制第二作动器8有杆腔通气工作,缸杆缩回,通过第二力传感器7、第二拉绳12、遮阳板工装6带动待试验遮阳板13至90度位置,第二位置传感器24检测到并反馈信号。第二作动器8无杆腔通气工作,缸杆伸出至初始位置;plc可编程控制系统控制第三作动器16有杆腔通气工作,缸杆缩回,通过第三力传感器15、第三拉绳14、遮阳板工装6带动待试验遮阳板13至180度位置,第三位置传感器20检测到并反馈信号,第三作动器16无杆腔通气工作,缸杆伸出至初始位置;依次循环控制,进行汽车遮阳板耐久性能试验检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实现了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的自动检测,试验效率较高,无需人员操作,可以在高低温试验环境下进行,解决了人工操作检测试验,降低劳动强度;可适用于各种车型品牌的遮阳板耐久性能试验检测;可进行遮阳板0度、90度或180度位置检测;遮阳板操作力可实时检测;遮阳板位置可检测。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基架、遮阳板安装座、遮阳板工装、第一作动器、第二作动器和第三作动器,所述遮阳板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基架上,所述遮阳板安装座上安装有待试验遮阳板,所述遮阳板工装固定在该待试验遮阳板上,所述第一作动器、第二作动器、第三作动器围绕待试验遮阳板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作动器、第二作动器、第三作动器分别与所述基架铰接,所述第一作动器的杆端设有第一力传感器,所述第二作动器的杆端设有第二力传感器,所述第三作动器的杆端设有第三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力传感器通过第一拉绳与所述遮阳板工装连接,所述第二力传感器通过第二拉绳与所述遮阳板工装连接,所述第三力传感器通过第三拉绳与所述遮阳板工装连接,所述第一作动器、第二作动器、第三作动器、第一力传感器、第二力传感器和第三力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作动器、第二作动器、第三作动器围绕待试验遮阳板的周向间隔90度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上设有检测待试验遮阳板角度位置的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和第三位置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为plc可编程控制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上设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水平设置在待试验遮阳板的右端,所述第二支架设置在待试验遮阳板的顶端,所述第三支架水平设置在待试验遮阳板的左端,所述第一作动器通过第一铰链与所述第一支架铰接,所述第二作动器通过第二铰链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所述第三作动器通过第三铰链与所述第三支架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上设有立板,所述基架水平设置,所述立板垂直于所述基架,所述第二支架固定在所述立板顶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检测装置,包括控制系统,基架、遮阳板安装座、遮阳板工装、第一作动器、第二作动器和第三作动器,所述遮阳板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基架上,所述遮阳板安装座上安装有待试验遮阳板,所述遮阳板工装固定在该待试验遮阳板上,所述第一作动器、第二作动器、第三作动器围绕待试验遮阳板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作动器、第二作动器、第三作动器分别与所述基架铰接,所述第一作动器的杆端设有第一力传感器,所述第二作动器的杆端设有第二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实现汽车遮阳板耐久试验的自动检测,试验效率较高,可以在高低温试验环境下进行。

技术研发人员:苏定芳;何程远;莫才洲;覃柳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9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