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板材防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54948发布日期:2021-06-01 23:35阅读:58来源:国知局
重载板材防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载板材验证领域,具体涉及重载板材防错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自动化行业中,为了验证产品是否正确,通常采用视觉和机械的方式来验证产品是否放置准确。对于特殊的产品的验证,也会用到称重等一系列的方式来验证产品的准确性。

对板材的验证,尤其是重载板材的验证既需要对其重量进行验证又要对其尺寸进行验证。

而申请人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目前仅有对重载板材进行重量验证的机械,而对于重载板材的尺寸判断一般选择使用视觉来判断,但是这样的成本较高,而且对于多种产品兼容不好维护。

因此,如何有效快速的验证重载板材的尺寸,并将对重载板材的重量与尺寸进行同时验证以节省工序是重载板材验证的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重载板材防错装置,其实现结合重载板材的称重验证与尺寸验证,为重载板材的快速验证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重载板材防错装置,包括称重平台与光电校准机构;

所述称重平台包括四个边角;

所述光电校准机构包括至少四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至少四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分设于称重平台的四个边角;

其中,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投光器与一个接收器;并且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投光器安装于称重平台一边角,接收器安装于所述称重平台的该边角的相邻边角处,并且该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投光器所发射的光线沿该边角出发以平行于称重平台边缘的方式到达该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接收器。

作为

本技术:
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所发射的光线高于所述称重平台的表面。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电校准机构通过支撑柱安装于所述称重平台的边角,并且一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投光器与其相邻一组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接收器位于同一支撑柱上。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于所述称重平台与所述光电校准机构,并接收所述称重平台的承重数据、以及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投光器发射的光线信号与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接收器所接收的光线信号。

作为本申请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光电校准机构中投光器所发射的光线为红外激光或红光。

有益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防错装置将称重与校准进行结合,即实现通过自动化实现重载目标尺寸校准,又实现称重校准。其结构简单,可直接用于现有技术的称重平台。

另外,本申请采用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对重载板材进行尺寸校验,其一具有较高自动化,其二具有较高精准度,其三与称重平台组装方便。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实用新型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绘示本申请重载板材防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绘示本申请重载板材防错装置的侧视图;

图中,1、投光器;2、接收器;3、光线;4、称重平台;5、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义在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如图1和图2所示,重载板材防错装置,包括称重平台4与光电校准机构;

所述称重平台4包括四个边角;称重平台4采用的是现有技术中任何能够对重载板材进行称重的机构,本文未对现有技术中称重平台4的结构进行改进,故本文不进行详述。

所述光电校准机构包括至少四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至少四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分设于称重平台4的四个边角;其中,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投光器1与一个接收器2;并且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投光器1安装于称重平台4一边角,接收器2安装于所述称重平台4的该边角的相邻边角处,并且该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投光器1所发射的光线3沿该边角出发以平行于称重平台4边缘的方式到达该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接收器2(即对射型光电传感器的光线3是平行于所述称重平台4的边缘的,至少四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发射的光线3中至少有四条分别平行于称重平台4的四条边)。所述光电校准机构中投光器1所发射的光线3为红外激光或红光。

由于每个重载板材均有一定厚度,故为了更精准的对重载板材进行尺寸校验,所述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所发射的光线3高于所述称重平台4的表面。

具体安装时,所述光电校准机构通过支撑柱5安装于所述称重平台4的边角,并且一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投光器1与其相邻一组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接收器2位于同一支撑柱5上。

为了实现自动校验自动控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于所述称重平台4与所述光电校准机构,并接收所述称重平台4的承重数据、以及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投光器1发射的光线3信号与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接收器2所接收的光线3信号。

具体检验流程包括:当产品流入称重平台4上时(产品的中心位于称重平台4的中心,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处于连通状态,则判断产品的合格性通过称重来进行判定。当产品为不合格产品时,光线3会被重载木材的边缘所挡住,光线3为断开状态,则重载木材为不合格产品。当光线3没有被挡住,是联通状态,但是称重平台4称取的重量不对时,也为不合格产品。(其中,对于重载板材尺寸小于规定尺寸时,由称重平台4的边角是否露出便可肉眼观察出,故本技术方案未设计更详细的机构用于小尺寸重载木材的校验)。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技术特征:

1.重载板材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称重平台与光电校准机构;

所述称重平台包括四个边角;

所述光电校准机构包括至少四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至少四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分设于称重平台的四个边角;

其中,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投光器与一个接收器;并且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投光器安装于称重平台一边角,接收器安装于所述称重平台的该边角的相邻边角处,并且该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投光器所发射的光线沿该边角出发以平行于称重平台边缘的方式到达该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接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板材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所发射的光线高于所述称重平台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板材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校准机构通过支撑柱安装于所述称重平台的边角,并且一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投光器与其相邻一组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接收器位于同一支撑柱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板材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信号连接于所述称重平台与所述光电校准机构,并接收所述称重平台的承重数据、以及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投光器发射的光线信号与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接收器所接收的光线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载板材防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校准机构中投光器所发射的光线为红外激光或红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重载板材验证领域,具体涉及重载板材防错装置,包括称重平台与光电校准机构;所述称重平台包括四个边角;所述光电校准机构包括至少四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投光器与一个接收器;每组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中的投光器所发射的光线平行于称重平台边缘。本申请实现将重载板材的称重验证与尺寸验证结合,为重载板材的快速验证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宋童童;龚楚勋;刘财喜;马开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百工汇智(上海)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0
技术公布日:2021.06.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