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谱柱装柱过程中回收匀浆液与顶替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7345发布日期:2021-09-25 11:21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色谱柱装柱过程中回收匀浆液与顶替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装柱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匀浆液和顶替液,若是直接当废液处理会产生大量废液,因而对其进行回收是相当合理的要求。然而,因为在装柱过程中,两者共用一个出液口,并且装柱过程中在高压影响下,两者的接触位置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混合现象,并非所有的液体都可回收,因而在正常的装柱过程中,需要随时注意出液量,并对出液口进行换位,以回收可以回收的部分,并抛弃无法回收的部分。这个操作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多通阀的出液管,可以方便用于在打出匀浆液和顶替液时的分离,同时将容易混绞的部分单独作为废液排出。通过出液口的三个阀门,可以控制匀浆液、废液和顶替液的替换,收容进不同的罐子中,并且加了警报装置在液体达到一定体积时提醒开关阀门。
4.本实用新型为一套回收匀浆液和顶替液的出液阀门,包括色谱装柱机,3个回收罐,3套配套的警报装置。
5.1.所述装柱机由匀浆罐、柱子、泵、空压机组成;所述柱子及对应的匀浆罐包括4.6*250、10*250、20*250等规格;
6.2.所述回收罐为三个500

3000ml的圆柱形容器,材质为金属或玻璃;
7.3.所述警报装置包括控制器和检测器
8.进一步地,所述装柱机与回收罐之间由一套带三个阀的管道组成;所述管道的内径应为0.1mm

1.6mm;
9.进一步地,所述警报装置的检测器应在回收罐顶部伸入回收罐以监测液面,并且在液面到达检测器位置时发出警报。
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色谱柱,2为浮球式液位报警器,3为第一回收罐,4为第二回收罐,5为第三回收罐。
具体实施方式
12.如图1所示,一种色谱柱装柱过程中回收匀浆液与顶替液的装置,包括3个回收罐,
13.于每个回收罐上均设有液体进口、底部设有液体出口,于液体出口处设有阀门;3个回收罐上的液体进口分别经阀门通过管路与色谱装柱机上待装色谱柱的出口相连。
14.3个回收罐为三个容积均为3000ml的、金属或玻璃的圆柱形容器。
15.于每个回收罐内均设置有浮球式液位报警器。所述液位报警器的检测器应在回收罐顶部伸入回收罐内以监测液面,并且在液面到达检测器位置时发出警报。


技术特征:
1.一种色谱柱装柱过程中回收匀浆液与顶替液的装置,包括3个回收罐,其特征在于:于每个回收罐上均设有液体进口、底部设有液体出口,于液体出口处设有阀门;3个回收罐上的液体进口分别经阀门通过管路与色谱装柱机上待装色谱柱的出口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3个回收罐为三个容积500

3000ml的、金属或玻璃的圆柱形容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每个回收罐内均设置有液位报警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报警器为浮球式的液位报警器。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报警器的检测器应在回收罐顶部伸入回收罐内以监测液面,并且在液面到达检测器位置时发出警报。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的内径应为0.1mm

1.6mm。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匀浆罐的规格包括直径*高度=4.6cm*250cm、10cm*250cm或20cm*250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色谱柱装柱过程中回收匀浆液与顶替液的装置,包括3个回收罐,于每个回收罐上均设有液体进口、底部设有液体出口,于液体出口处设有阀门;3个回收罐上的液体进口分别经阀门通过管路与色谱装柱机上待装色谱柱的出口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性强。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鲁洪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博世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