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棚体空间光电转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9762发布日期:2021-08-27 10:5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棚体空间光电转换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棚体空间光电转换设备。



背景技术:

光电转换是通过光伏效应把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原理是光子将能量传递给电子使其运动从而形成电流,这一过程有两种解决途径,最常见的一种是使用以硅为主要材料的固体装置,另一种则是使用光敏染料分子来捕获光子的能量,染料分子吸收光子能量后将使半导体中的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的空穴分离;

光电转换设备通常需要实时监测空间受光面的强度,而在透光性较强的棚体空间内,传统光电转换设备通常是直接布置在受光面,进而在监测棚体空间辐射强度时易受场景光照影响,影响光电转换设备的辐射强度检测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棚体空间光电转换设备,包括机管盒体、活动屏板与屏板座,所述活动屏板相邻设置于机管盒体左下端,所述屏板座设置于机管盒体与活动屏板之间,所述屏板座与活动屏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管盒体内侧中部卡接设置有转换主机,所述机管盒体内侧右端插接设置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与转换主机电性连接;

所述机管盒体与屏板座之间贯穿设置有活动轴,所述机管盒体与活动轴连接处套接设置有阻尼圈;

所述活动屏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窗板,所述窗板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卡接设置有聚光玻片与受光板,所述活动屏板与屏板座连接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下端与聚光玻片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机管盒体外侧右端焊接设置有侧框板,所述侧框板上端插接设置有插销件。

进一步的,所述屏板座与活动轴连接处贯穿形成有连接穿孔,所述连接穿孔设置于连接座上端,所述屏板座通过活动轴与所述机管盒体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主机为光伏信号输出主机,所述转换主机通过连接端子输出光伏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为电荷耦合器件,所述连接座输出端与转换主机输入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受光板为单面式透光硅板,所述聚光玻片为光束收聚式球形玻片,所述聚光玻片聚焦点与所述连接座呈轴向对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中的一种棚体空间光电转换设备,该种转换设备通过反向布置的方式,以机管盒体与棚体空间顶部进行对接固定,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能通过窗板下端设置受光板,来收集棚体空间内受光面反射形成的光照辐射,并通过聚光玻片将辐射光照收聚至连接座中,通过连接座将受光强度信号传输至转换主机中,最终通过连接端子将光电信号输出,相比传统光电转换的信号收集,该设备通过收集反射辐射的能量来完成光照强度的监测,能有效避免高透光性的棚体空间中,辐射强度监测受环境光、室内光影响较大的问题,提高了该转换设备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管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活动屏板与屏板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机管盒体、2-活动屏板、3-屏板座、4-侧框板、5-插销件、6-活动轴、7-窗板、8-转换主机、9-阻尼圈、10-连接端子、11-连接穿孔、12-聚光玻片、13-受光板、14-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结合图1-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棚体空间光电转换设备,包括机管盒体1、活动屏板2与屏板座3,活动屏板2相邻设置于机管盒体1左下端,屏板座3设置于机管盒体1与活动屏板2之间,屏板座3与活动屏板2固定连接;

机管盒体1外侧右端焊接设置有侧框板4,侧框板4上端插接设置有插销件5;

该转换设备通过将机管盒体1安装在棚体空间中的顶面,并通过侧框板4来与空间顶面对接,利用插销件5贯穿侧框板4与棚体空间顶面墙壁的方式进行栓接固定;

机管盒体1内侧中部卡接设置有转换主机8,机管盒体1内侧右端插接设置有连接端子10,连接端子10与转换主机8电性连接;

机管盒体1与屏板座3之间贯穿设置有活动轴6,机管盒体1与活动轴6连接处套接设置有阻尼圈9;

在安装该转换设备时,安装人员可通过扳转活动屏板2的方式来利用屏板座3随活动轴6沿机管盒体1的铰接活动,来调整活动屏板2的角度,以便对应于棚体空间内的受光面,其中阻尼圈9用于保证活动轴6铰接活动时的阻尼摩擦大小,以便活动轴6可静置在旋转的角度位置;

屏板座3与活动轴6连接处贯穿形成有连接穿孔11,连接穿孔11设置于连接座14上端,屏板座3通过活动轴6与机管盒体1铰接;

活动屏板2下端固定连接有窗板7,窗板7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卡接设置有聚光玻片12与受光板13,活动屏板2与屏板座3连接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4,连接座14下端与聚光玻片12紧密贴合;

转换主机8为光伏信号输出主机,转换主机8通过连接端子10输出光伏信号;

连接座14为电荷耦合器件,连接座14输出端与转换主机8输入端电性连接;

受光板13为单面式透光硅板,聚光玻片12为光束收聚式球形玻片,聚光玻片12聚焦点与连接座14呈轴向对齐;

该转换设备根据光伏转换原理,通过受光板13来采集棚体空间中受光照辐射反射的辐射光,并通过聚光玻片12来将反射收集的光线收聚至连接座14中,连接座14为电荷耦合器件,根据电荷耦合原理,通过连接座14将光照强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传输至转换主机8中,最后通过连接端子10将转换的电信号输出至连接端子10另一端,通过连接端子10连接光伏设备,来供光伏设备监测棚体空间中的辐射强度;

相比传统光电转换的信号收集,该设备通过收集反射辐射的能量来完成光照强度的监测,能有效避免高透光性的棚体空间中,辐射强度监测受环境光、室内光影响较大的问题,提高了该转换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棚体空间光电转换设备,包括机管盒体(1)、活动屏板(2)与屏板座(3),所述活动屏板(2)相邻设置于机管盒体(1)左下端,所述屏板座(3)设置于机管盒体(1)与活动屏板(2)之间,所述屏板座(3)与活动屏板(2)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管盒体(1)内侧中部卡接设置有转换主机(8),所述机管盒体(1)内侧右端插接设置有连接端子(10),所述连接端子(10)与转换主机(8)电性连接;

所述机管盒体(1)与屏板座(3)之间贯穿设置有活动轴(6),所述机管盒体(1)与活动轴(6)连接处套接设置有阻尼圈(9);

所述活动屏板(2)下端固定连接有窗板(7),所述窗板(7)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卡接设置有聚光玻片(12)与受光板(13),所述活动屏板(2)与屏板座(3)连接处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4),所述连接座(14)下端与聚光玻片(12)紧密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体空间光电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管盒体(1)外侧右端焊接设置有侧框板(4),所述侧框板(4)上端插接设置有插销件(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体空间光电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屏板座(3)与活动轴(6)连接处贯穿形成有连接穿孔(11),所述连接穿孔(11)设置于连接座(14)上端,所述屏板座(3)通过活动轴(6)与所述机管盒体(1)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体空间光电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主机(8)为光伏信号输出主机,所述转换主机(8)通过连接端子(10)输出光伏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体空间光电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14)为电荷耦合器件,所述连接座(14)输出端与转换主机(8)输入端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棚体空间光电转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光板(13)为单面式透光硅板,所述聚光玻片(12)为光束收聚式球形玻片,所述聚光玻片(12)聚焦点与所述连接座(14)呈轴向对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棚体空间光电转换设备,属于光电转换技术领域;包括机管盒体、活动屏板与屏板座,活动屏板相邻设置于机管盒体左下端,屏板座设置于机管盒体与活动屏板之间,屏板座与活动屏板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机管盒体内侧中部卡接设置有转换主机,机管盒体内侧右端插接设置有连接端子,连接端子与转换主机电性连接;机管盒体与屏板座之间贯穿设置有活动轴,机管盒体与活动轴连接处套接设置有阻尼圈;活动屏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窗板,窗板内侧上下两端分别卡接设置有聚光玻片与受光板,该种光电转换设备能通过对高透光率的棚体空间进行反射辐射能量监测,来满足光伏设备的辐射强度监测需求,提高了该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铮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高速互联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1
技术公布日:2021.08.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