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道夹管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81524发布日期:2021-11-25 12:04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通道夹管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道夹管阀。


背景技术:

2.在采样器中,一根采样管抽取样品需要分装到不同的采样瓶内,这样就需要将单管利用多通转换为多通道并且单独控制开启,若采用对应数量的电磁夹管阀,则存在占用空间大、线路多、故障点多、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通道夹管阀,可实现对多个管路的开闭控制,每次打开其中某一个管路。
4.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多通道夹管阀,其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供管路通过的若干个过管槽、设置在阀体上并且与过管槽位置相对应的顶管槽、设置在顶管槽内的顶杆以及用于驱动顶杆实现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利用顶杆伸入到过管槽内将管路顶紧关闭。
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顶杆上的复位装置以及用于拉动顶杆向下运动的下拉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使顶杆保持向上运动的趋势。
8.进一步的,所述下拉结构包括下拉电机、设置在下拉电机丝杆上的下拉手臂以及设置在顶杆底部的卡接板,所述下拉手臂与卡接板配合。
9.进一步的,还包括丝杠模组,所述下拉电机设置在丝杠模组上实现移动,所述下拉手臂为顶部开口的框形结构,在运动过程中顶杆可穿过下拉手臂的顶部开口使得卡接板位于框形结构的内部,实现下拉手臂与卡接板的配合。
10.进一步的,在所述阀体上开有长圆孔,所述长圆孔与顶管槽的位置相对应,在顶杆上设有手动换管轴,所述手动换管轴穿过长圆孔后暴露在外。
11.进一步的,还包括通长轴,所述通长轴沿阀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依次穿过过管槽,管路位于通长轴与顶杆之间,所述顶杆的顶部呈尖状,通长轴的位置与顶杆的顶部位置相对应,当顶杆处于最上方位置时将管路顶紧关闭。
12.进一步的,在所述丝杠模组以及下拉电机上均设有光电开关组件。
13.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为: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体上开有多个过管槽,且在每个过管槽内设置顶杆,可实现对多个管路的同时关闭控制,而当需要打开其中某一条管路时,利用驱动装置将对应管路内的顶杆下拉即可实现该条管路的贯通,实现了自动控制,且整个设备结构合理,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丝杠模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拉手臂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阀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复位弹簧安装位置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顶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如附图1

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驱动箱体3、设置在驱动箱体3上方的阀体1、设置在阀体1上用于供管路通过的若干个过管槽10、设置在阀体1上并且与过管槽10位置相对应的顶管槽、设置在顶管槽内的顶杆12以及用于驱动顶杆12实现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利用顶杆12伸入到过管槽10内将管路顶紧关闭。在本实施例中,过管槽10的轴线与阀体1的宽度方向一致,顶管槽的轴线与阀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也就是说过管槽10的轴线与顶管槽的轴线垂直,管路穿过过管槽10,顶杆12从管路的下方对管路施加向上的力,使管路关闭,顶杆12向下运动,管路打开。
22.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顶杆12上的复位装置以及用于拉动顶杆12向下运动的下拉结构。复位装置采用复位弹簧13,其套在顶杆12上,在顶杆12以及阀体1上设有对应的限位结构,使复位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对顶杆12持续施加向上运动的力,使顶杆12保持向上运动的趋势,在默认状态下,顶杆12处于最上方位置与过管槽10的顶部顶紧,将该过管槽10内的管路关闭。
23.下拉结构包括设置在驱动箱体3内的丝杠模组4、设置在丝杠模组4上的下拉电机5、设置在下拉电机5丝杆上的下拉手臂6以及设置在顶杆12底部的卡接板14。下拉电机5设置在丝杠模组4上实现沿阀体1长度方向移动。顶杆12的下端进入到驱动箱体3内,下拉手臂6为顶部开口的框形结构,在运动过程中顶杆12可穿过下拉手臂6的顶部开口使得卡接板14位于框形结构的内部,实现下拉手臂6与卡接板14的配合。当下拉电机5运动到需打开的管路位置时,丝杆向下移动,利用下拉手臂6与卡接板14的配合关系将该顶杆12向下拉动,从而将管路打开。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每对顶杆12和卡接板14都是独立的,当下拉电机5运动到位后,下拉手臂6只会与一个卡接板14配合,向下拉动一个顶杆12。
24.在下拉电机5的初始位置与驱动箱体3之间设有光电开关组件,同时在下拉电机5与下拉手臂6之间也设有光电开关组件,用于检测下拉电机5以及下拉手臂6的位置。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阀体1上开有长圆孔9,该长圆孔9与顶管槽的位置相对应,在顶杆12上设有手动换管轴8,所述手动换管轴8穿过长圆孔9后暴露在外。当需要手动换管时,利用人工向下移动手动换管轴8,使顶杆12向下移动,与管路脱离配合即可。同时由于手动换管轴8安装在顶杆12上且穿过长圆孔9,可以使顶杆12保持在顶管槽内,使其不会发生转动,保证其排列整齐,同时可以对顶杆1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
26.沿阀体1的长度方向还设有一根通长轴11,该依次穿过过管槽10,管路位于通长轴11与顶杆12之间,所述顶杆12的顶部呈尖状,通长轴11的位置与顶杆12的顶部位置相对应,
当顶杆12处于最上方位置时将管路顶紧关闭。
27.在阀体1的宽度方向两侧还设有阀盖2,在阀盖2上开有与过管槽10和长圆孔9相对应的孔。
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顶杆12下移,将多个管路依次穿入到不用的过管槽内,之后释放顶杆12,顶杆12回到最顶部位置,此时这些管路都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打开某一个管路时,控制下拉电机5运动到对应位置,丝杆下移,使下拉手臂6拉动顶杆12向下移动,将管路打开。


技术特征:
1.一种多通道夹管阀,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阀体(1)、设置在阀体(1)上的供管路通过的若干个过管槽(10)、设置在阀体(1)上并且与过管槽(10)位置相对应的顶管槽、设置在顶管槽内的顶杆(12)以及用于驱动顶杆(12)实现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利用顶杆(12)伸入到过管槽(10)内将管路顶紧关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顶杆(12)上的复位装置以及用于拉动顶杆(12)向下运动的下拉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装置包括复位弹簧(13),所述复位弹簧(13)使顶杆(12)保持向上运动的趋势。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夹管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拉结构包括下拉电机(5)、设置在下拉电机(5)丝杆上的下拉手臂(6)以及设置在顶杆(12)底部的卡接板(14),所述下拉手臂(6)与卡接板(14)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夹管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丝杠模组(4),所述下拉电机(5)设置在丝杠模组(4)上实现移动,所述下拉手臂(6)为顶部开口的框形结构,在运动过程中顶杆(12)可穿过下拉手臂(6)的顶部开口使得卡接板(14)位于框形结构的内部,实现下拉手臂(6)与卡接板(14)的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夹管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1)上开有长圆孔(9),所述长圆孔(9)与顶管槽的位置相对应,在顶杆(12)上设有手动换管轴(8),所述手动换管轴(8)穿过长圆孔(9)后暴露在外。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夹管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长轴(11),所述通长轴(11)沿阀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依次穿过过管槽(10),管路位于通长轴(11)与顶杆(12)之间,所述顶杆(12)的顶部呈尖状,通长轴(11)的位置与顶杆(12)的顶部位置相对应,当顶杆(12)处于最上方位置时将管路顶紧关闭。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通道夹管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丝杠模组(4)以及下拉电机(5)上均设有光电开关组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道夹管阀,其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上的供管路通过的若干个过管槽、设置在阀体上并且与过管槽位置相对应的顶管槽、设置在顶管槽内的顶杆以及用于驱动顶杆实现往复运动的驱动装置,利用顶杆伸入到过管槽内将管路顶紧关闭;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体上开有多个过管槽,且在每个过管槽内设置顶杆,可实现对多个管路的同时关闭控制,而当需要打开其中某一条管路时,利用驱动装置将对应管路内的顶杆下拉即可实现该条管路的贯通,实现了自动控制,且整个设备结构合理,制造成本较低。制造成本较低。制造成本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澜 田建立 焦少辉 康德 侯彦松 魏巧雷 梁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德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6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