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闪烁体阵列与光电二极管的精确定位耦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78826发布日期:2021-12-18 01:10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闪烁体阵列与光电二极管的精确定位耦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电二极管闪烁探测器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闪烁体阵列与光电二极管的精确定位耦合装置。


背景技术:

2.闪烁探测器的应用已有较长的历史,其主要缺点是需要电真空器件光电倍增管,随之而来的是需要高稳定度的高压电源、电磁屏蔽、机械防护等。而硅光电二极管具有许多光电倍增管所不能比拟的独特优点,它可以工作在强电场下,体积小、稳定性好,其光谱灵敏范围和闪烁体荧光谱可良好匹配,平均量子效率约为光电倍增管的5倍,因此光电二极管闪烁探测器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光电二极管闪烁探测器是采用半导体光电二极管(通常是硅pd)的闪烁探测器,将半导体光电二极管与闪烁体材料进行耦合,当入射辐射(带电粒子、γ射线、x射线等)在闪烁体总放出能量时,利用半导体光电二极管来探测在闪烁体中产生的闪烁光。
3.现有技术中,光电二极管闪烁探测器中闪烁体材料与光电二极管之间的耦合主要是通过光学胶来粘合,粘合时需要将光电二极管上的每一个晶圆与闪烁体阵列的每一个晶粒一一对应布置,由于晶圆和晶粒都是肉眼不可见的,因此耦合时光电二极管与闪烁体材料之间的准确定位就成为了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闪烁体阵列与光电二极管的精准定位耦合装置,能够解决光电二极管与闪烁体材料耦合时的定位问题。
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闪烁体阵列与光电二极管的精确定位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识别单元、二极管固定单元、第一x向驱动单元和第一y向驱动单元,所述第一x向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一y向驱动单元分别用于驱动闪烁体阵列沿x向和y向运动,所述x向、y向分别平行于闪烁体阵列的长度和宽度方向。
6.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固定单元设置有与光电二极管的引针相配合的卡槽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固定单元传动连接第二x向驱动单元和第二y向驱动单元,所述第二x向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y向驱动单元分别用于驱动所述二极管固定单元在底板上沿x向、y向运动。
8.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沿x向、y向分别设置有刻度标识。
9.进一步的,所述位置识别单元包括影像识别装置和显示屏,所述影像识别装置识别单元识别闪烁体阵列和光电二极管的影像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显示屏。
10.进一步的,所述位置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一x向驱动单元、所述第一y向驱动单元设置连锁控制。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影像识别装置识别光电二极管与闪烁体阵列的相对位置信息,阵列驱动单元再根据上述相对位置信息驱动闪烁体阵列动作,从而实现闪烁
体阵列与光电二极管之间的精准定位、排布,大大降低光电二极管与闪烁体材料之间的耦合难度、提高其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图1另一方向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5.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闪烁体阵列和光电二极管的精确定位耦合装置,包括:基座3、底板6、阵列驱动单元、基座驱动单元和位置识别单元;其中,位置识别单元包括:影像识别装置9和显示屏10,影像识别装置9设别闪烁体阵列1和光电二极管2的影像信息再传输给显示屏10,显示屏10可以对影像信息进行放大、观察,从而判断出闪烁体阵列1与光电二极管2的相对位置信息,根据上述相对位置信息来判断闪烁体阵列1的移动方向、长度。基座3上设置引针卡槽4,通过将光电二极管2的引针11卡入上述引针卡槽4内以实现光电二极管2的固定。
16.阵列驱动单元包括第一x向驱动单元7和第一y向驱动的那元8,分别用于驱动闪烁体阵列1沿x向、y向运动,x向、y向分别平行于闪烁体阵列1的长度、宽度方向。影像识别专职9识别到闪烁体阵列1与光电二极管2的影像信息后发送到显示屏10,显示屏10对上述影像信息进行放大、观察,以判断闪烁体阵列1与光电二极管2的相对位置,操作人员根据上述相对位置信息驱动第一x向驱动单元7和第一y向驱动单元8动作,以将闪烁体阵列1推送至准确的位置上,在此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显示屏10实时观测闪烁体阵列1的位置。待闪烁体阵列1的晶粒与光电二极管2的晶圆一一对应布置后,即可进行后续耦合。
17.进一步的,基座3传动连接第二x向驱动单元5和第二y向驱动单元12,用于驱动基座3沿x向、y向运动,从而调整光电二极管2的位置。
18.进一步的,底板6上沿x向、y向均设置刻度线(图中未示出),方便操作人员更加直观地观察基座3、闪烁体阵列1的绝对位置信息。
1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阵列驱动单元、基座驱动单元可以和位置识别单元设置连锁控制,从而可以根据位置识别单元识别到的位置信息,自动驱动闪烁体阵列1、光电二极管2运动,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减少人工投入。
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闪烁体阵列与光电二极管的精确定位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识别单元、二极管固定单元、第一x向驱动单元和第一y向驱动单元,所述第一x向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一y向驱动单元分别用于驱动闪烁体阵列沿x向和y向运动,所述x向、y向分别平行于闪烁体阵列的长度和宽度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固定单元设置有与光电二极管的引针相配合的卡槽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固定单元传动连接第二x向驱动单元和第二y向驱动单元,所述第二x向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二y向驱动单元分别用于驱动所述二极管固定单元在底板上沿x向、y向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位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沿x向、y向分别设置有刻度标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识别单元包括影像识别装置和显示屏,所述影像识别装置识别单元识别闪烁体阵列和光电二极管的影像信息并发送给所述显示屏。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定位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识别单元与所述第一x向驱动单元、所述第一y向驱动单元设置连锁控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闪烁体阵列与光电二极管的精确定位耦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识别单元、光电二极管固定单元、第一X向驱动单元和第一Y向驱动单元,所述第一X向驱动单元和所述第一Y向驱动单元分别用于驱动闪烁体阵列沿X向和Y向运动,所述X向、Y向分别平行于闪烁体阵列的长度和宽度方向。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位置识别单元识别闪烁体阵列和光电二极管的相对位置信息,再根据上述相对位置信息通过第一X向驱动单元和第一Y向驱动单元驱动闪烁体阵列动作,实现闪烁体阵列与光电二极管之间的精准定位、排布,大大降低光电二极管与闪烁体材料之间的耦合难度、提高其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精度和生产效率。精度和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江亚林 秦海明 王新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虔东科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2
技术公布日:2021/1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