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样观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1926发布日期:2022-01-15 09:29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样观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化工产品装卸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样观察装置。


背景技术:

2.液体化工产品在装卸过程中,要求密闭装卸,如加油站油品的装卸,装卸前需要检查质量,进行取样观察。液体化工产品易挥发,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甚至有毒,现有常规取样的方法不安全不环保,甚至有害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3.专利201910554926.8公开了一种储油罐油品取样装置,包括浮球、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若干取样管,第一连杆包括第一液压杆和第一螺旋弹簧,第二连杆包括第一液压杆和第二螺旋弹簧,第一螺旋弹簧套在第一液压杆上且首尾两端和第一液压杆固定连接,第二螺旋弹簧套在第二液压杆上且首尾两端和第二液压杆固定连接,若干取样管分别固定在第一螺旋弹簧、第二螺旋弹簧的不同位置,第一液压杆通过油管连通第一油缸,第二液压杆通过油管连通第二油缸,第一油缸活塞杆和第二油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杆相互连接。其取样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使用操作繁杂不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取样操作简单、有效、安全的取样观察装置。
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取样观察装置,包括快速接卸阴端、快速接卸阳端及可活动的t型傍室,所述t型傍室两侧分别连接快速接卸阴端及快速接卸阳端,所述t型傍室可相对快速接卸阴端、快速接卸阳端旋转,所述t型傍室下部为透明视井,所述透明视井底部设有取样阀门。
7.进一步的,所述t型傍室上部包括开孔内管及套设在开孔内管外侧的活动外套管,所述活动外套管下方连接透明视井。
8.进一步的,所述开孔内管中部周向等距开设有4个圆孔,所述活动外套管与透明视井连接处中央开设有通孔。
9.进一步的,所述开孔内管两端分别于快速接卸阴端、快速接卸阳端通过丝口连接,所述开孔内管与快速接卸阴端、快速接卸阳端的连接处均设有油封,活动外套管内设有油封槽,油封固定在油封槽内。
10.进一步的,所述油封为2-4个。
11.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外套管下部设有两个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钢珠、弹簧、压紧螺丝,所述钢珠与活动外套管上的槽相切合,弹簧与钢珠抵接,压紧螺丝固定在一侧。
12.进一步的,所述透明视井上方设有上视井端盖,下方设有下视井端盖,上视井端盖与活动外套管固定连接,所述下视井端盖中央安装取样阀门。
13.进一步的,所述上视井端盖及下视井端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设有4组,
分设于上视井端盖及下视井端盖四角处。
14.进一步的,所述透明视井两端设有密封圈,所述透明视井为圆柱体。
15.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外套管下部设有斜孔,斜孔从上视井端盖靠近透明视井壁的位置连通到活动外套管靠近开孔内管的位置。
16.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7.1.有效减少取样作业环节中因油品飞溅和油气蒸发引起的安全问题;
18.2.有效的减少因油品挥发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更符合日渐严格的环保要求;
19.3.操作简单,极大程度的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
20.4.更好的保护了作业人员的健康,减少了油气的吸入。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样观察装置结构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样观察装置爆炸结构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样观察装置局部结构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取样观察装置接入使用示意图。
25.其中,1、快速接卸阴端,2、活动外套管,3、快速接卸阳端,4、上视井端盖,5、固定螺栓,6、取样阀门,7、透明视井,8、下视井端盖,9、开孔内管,10、密封圈,11、油封,12、定位装置,13、斜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方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阐述。
27.如图1、2所示,一种取样观察装置,包括快速接卸阴端1、快速接卸阳端3及可活动的t型傍室,所述t型傍室两侧分别连接快速接卸阴端1及快速接卸阳端3,所述t型傍室可相对快速接卸阴端1、快速接卸阳端3旋转,所述t型傍室下部为透明视井7,所述透明视井7底部设有取样阀门6。取样观察装置两端可快速接卸管道,可活动的t型透明傍室可以观察滞留在傍室里的液体,t型透明傍室底部有一个阀门,可以通过阀门提取傍室里的液体。
28.所述t型傍室上部包括开孔内管9及套设在开孔内管9外侧的活动外套管2,所述活动外套管2下方连接透明视井7。
29.所述开孔内管9中部周向等距开设有4个圆孔,所述活动外套管2与透明视井7连接处中央开设有通孔。
30.所述开孔内管9两端分别于快速接卸阴端1、快速接卸阳端3通过丝口连接,活动外套管2内设有油封槽,油封11固定在油封槽内。
31.所述油封11为2-4个,优选的通常为3个,既能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又不过多浪费材料。
32.所述透明视井7上方设有上视井端盖4,下方设有下视井端盖8,上视井端盖4与活动外套管2固定连接,所述下视井端盖8中央安装取样阀门6。
33.所述上视井端盖4及下视井端盖8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设有4组,分设于上视井端盖4及下视井端盖8四角处,其连接稳固、受力均衡。
34.所述活动外套管2下部设有两个定位装置12,所述定位装置12包括钢珠、弹簧、压
紧螺丝,所述钢珠与活动外套管2上的槽相切合,弹簧与钢珠抵接,压紧螺丝固定在一侧,使活动外套管2不会在开孔内管9上相对滑动,同时使活动外套管2与开孔内管9可靠连接,使流体流动产生的积聚在t型傍室中的静电,导入到开孔内管9上,开孔内管9与装卸系统的接地是连在一起的。
35.所述活动外套管2下部设有斜孔13,斜孔13从上视井端盖2靠近透明视井7壁的位置连通到活动外套管2靠近开孔内管的位置,使在透明视井7中的样品能尽可能地流入、流尽到开孔内管9内。
36.所述透明视井7两端设有密封圈10。
37.所述透明视井7为圆柱体,便于观测。
38.实际使用时,如图4所示,图中在线取油样处即为安装本实用取样观察装置,快速接卸阴端1通过管道通往油罐底部,快速接卸阳端3通过卸油胶管与油罐车的油罐连接。此时透明视井7朝下,油品滞留在透明视井7中,可通过取样阀门6进行取样。取样结束后,翻转t型傍室将透明视井7朝上,透明视井7中的油品流入油罐底部。
39.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取样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快速接卸阴端、快速接卸阳端及可活动的t型傍室,所述t型傍室两侧分别连接快速接卸阴端及快速接卸阳端,所述t型傍室可相对快速接卸阴端、快速接卸阳端旋转,所述t型傍室下部为透明视井,所述透明视井底部设有取样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取样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傍室上部包括开孔内管及套设在开孔内管外侧的活动外套管,所述活动外套管下方连接透明视井。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样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内管中部周向等距开设有4个圆孔,所述活动外套管与透明视井连接处中央开设有通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样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内管两端分别与快速接卸阴端、快速接卸阳端通过丝口连接,所述开孔内管与快速接卸阴端、快速接卸阳端的连接处均设有油封,活动外套管内设有油封槽,油封固定在油封槽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取样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为2-4个。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样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外套管下部设有两个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包括钢珠、弹簧、压紧螺丝,所述钢珠与活动外套管上的槽相切合,弹簧与钢珠抵接,压紧螺丝固定在一侧。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取样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视井上方设有上视井端盖,下方设有下视井端盖,上视井端盖与活动外套管固定连接,所述下视井端盖中央安装取样阀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取样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视井端盖及下视井端盖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设有4组,分设于上视井端盖及下视井端盖四角处。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取样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视井两端设有密封圈,所述透明视井为圆柱体。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取样观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外套管下部设有斜孔,斜孔从上视井端盖靠近透明视井壁的位置连通到活动外套管靠近开孔内管的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取样观察装置,包括快速接卸阴端、快速接卸阳端及可活动的T型傍室,所述T型傍室两侧分别连接快速接卸阴端及快速接卸阳端,所述T型傍室可相对快速接卸阴端、快速接卸阳端旋转,所述T型傍室下部为透明视井,所述透明视井底部设有取样阀门。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取样作业环节中因油品飞溅和油气蒸发引起的安全问题;减少因油品挥发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更符合日渐严格的环保要求;操作简单,极大程度的减少了作业人员的工作量;更好的保护了作业人员的健康,减少了油气的吸入。的吸入。的吸入。


技术研发人员:徐昱婷 徐福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昱婷
技术研发日:2021.06.09
技术公布日:2022/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