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6608发布日期:2022-01-01 00:23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2.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燃料和空气分别送进燃料电池,电就被奇妙地生产出来,它从外表上看有正负极和电解质等,像一个蓄电池,但实质上它不能“储电”而是一个“发电厂。
3.而现有的燃料电池在使用时,燃料电池内部气体可能存在泄漏的隐患,且无法对其进行检测和回收,从而导致燃料电池内部的气体随意泄漏,减少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燃料电池内部气体可能存在泄漏的隐患,且无法对其进行检测和回收,从而导致燃料电池内部的气体随意泄漏,减少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包括: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钮,所述检测机构外侧固定连接有数值表,所述检测机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连接管末端固定连接有进气口,所述卡座下端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卡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内侧固定连接有感应器,所述密封圈内侧活动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末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密封圈内侧固定设置有卡槽。
7.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上端固定连接的卡座数量共设置有2个,且密封圈通过卡座和卡环与进气口保持嵌套连接。
8.优选地,所述密封圈内侧活动连接的伸缩弹簧形状结构呈螺旋状,且伸缩弹簧与卡扣保持垂直安装。
9.优选地,所述检测机构外侧固定连接的数值表数量共设置有3个,且数值表沿检测机构横向位置呈等间距分布。
10.优选地,所述检测机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侧活动连接有导气扇,所述固定架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下端固定连接有存储箱,且存储箱与导气管保持垂直设置。
11.优选地,所述存储箱右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阀,且控制阀与导管保持垂直设置。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有益效果是:将密封圈套入燃料电池的输气管口,通过卡扣带动伸缩弹簧,将卡扣嵌套于卡槽内,从而完成固定和密
封,通过设置伸缩弹簧便于调整密封圈的大小,密封圈下端设置有卡座,通过卡座下端的卡环与进气口下端的卡座进行嵌套固定,从而使密封圈通过卡座和卡环与进气口保持连接固定,密封圈内侧固定设置有感应器,当燃料电池的输气管口发生气体泄漏时,通过检测机构内的导气扇对泄漏气体进行引流,气体通过连接管导入导气管再进入存储箱内进行储存,从而避免气体随意泄漏,且可通过检测机构外侧的数值表读取存储箱内存储的气体总量,存储箱内的气体可通过控制导管上端的控制阀对其释放。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的检测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检测机构;101、固定架;102、导气扇;103、导气管;104、存储箱;105、导管;106、控制阀;2、控制钮;3、数值表;4、固定座;5、连接管;6、卡座;7、进气口;8、卡环;9、密封圈;10、感应器;11、伸缩弹簧;12、卡扣;1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18.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技术特征。各附图仅作为示意图,并非一定按实际比例绘制的。
19.参见图1、图2及图3,如图所示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包括:检测机构1,检测机构1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钮2,检测机构1外侧固定连接有数值表3,检测机构1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固定座4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上端固定连接有卡座6,连接管5末端固定连接有进气口7,卡座6下端固定连接有卡环8,卡座6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9,密封圈9内侧固定连接有感应器10,密封圈9内侧活动连接有伸缩弹簧11,伸缩弹簧11末端固定连接有卡扣12,密封圈9内侧固定设置有卡槽13。
20.连接管5上端固定连接的卡座6数量共设置有2个,且密封圈9通过卡座6和卡环8与进气口7保持嵌套连接。
21.密封圈9内侧活动连接的伸缩弹簧11形状结构呈螺旋状,且伸缩弹簧11与卡扣12保持垂直安装。
22.检测机构1外侧固定连接的数值表3数量共设置有3个,且数值表3沿检测机构1横向位置呈等间距分布。
23.检测机构1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1,固定架101内侧活动连接有导气扇102,固定架101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管103,导气管103下端固定连接有存储箱104,且存储箱104与导气管103保持垂直设置。
24.存储箱104右端固定连接有导管105,导管105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阀106,且控制阀106与导管105保持垂直设置。
25.在使用时,将密封圈9套入燃料电池的输气管口,通过卡扣12带动伸缩弹簧11,将卡扣12嵌套于卡槽13内,从而完成固定和密封,通过设置伸缩弹簧11便于调整密封圈9的大小,密封圈9下端设置有卡座6,通过卡座6下端的卡环8与进气口7下端的卡座6进行嵌套固定,从而使密封圈9通过卡座6和卡环8与进气口7保持连接固定,密封圈9内侧固定设置有感应器10,当燃料电池的输气管口发生气体泄漏时,通过检测机构1内的导气扇102对泄漏气体进行引流,气体通过连接管5导入导气管103再进入存储箱104内进行储存,从而避免气体随意泄漏,且可通过检测机构外侧的数值表3读取存储箱104内存储的气体总量,存储箱104内的气体可通过控制导管105上端的控制阀106对其释放。
2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机构(1),所述检测机构(1)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钮(2),所述检测机构(1)外侧固定连接有数值表(3),所述检测机构(1)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上端固定连接有卡座(6),所述连接管(5)末端固定连接有进气口(7),所述卡座(6)下端固定连接有卡环(8),所述卡座(6)上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9),所述密封圈(9)内侧固定连接有感应器(10),所述密封圈(9)内侧活动连接有伸缩弹簧(11),所述伸缩弹簧(11)末端固定连接有卡扣(12),所述密封圈(9)内侧固定设置有卡槽(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上端固定连接的卡座(6)数量共设置有2个,且密封圈(9)通过卡座(6)和卡环(8)与进气口(7)保持嵌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9)内侧活动连接的伸缩弹簧(11)形状结构呈螺旋状,且伸缩弹簧(11)与卡扣(12)保持垂直安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1)外侧固定连接的数值表(3)数量共设置有3个,且数值表(3)沿检测机构(1)横向位置呈等间距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1)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01),所述固定架(101)内侧活动连接有导气扇(102),所述固定架(101)下端固定连接有导气管(103),所述导气管(103)下端固定连接有存储箱(104),且存储箱(104)与导气管(103)保持垂直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箱(104)右端固定连接有导管(105),所述导管(105)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阀(106),且控制阀(106)与导管(105)保持垂直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气密性自动化检测设备,尤其涉及燃料电池气密性检测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料电池内部气体可能存在泄漏的隐患,且无法对其进行检测和回收,从而导致燃料电池内部的气体随意泄漏,减少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包括:检测机构,检测机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钮,检测机构外侧固定连接有数值表,检测机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卡座,连接管末端固定连接有进气口,卡座下端固定连接有卡环,将密封圈套入燃料电池的输气管口,通过卡扣带动伸缩弹簧,将卡扣嵌套于卡槽内,从而完成固定和密封,通过设置伸缩弹簧便于调整密封圈的大小。通过设置伸缩弹簧便于调整密封圈的大小。通过设置伸缩弹簧便于调整密封圈的大小。


技术研发人员:张旭 朱凯 王建波 李平 刘大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氢澈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9
技术公布日:2021/12/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