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盲孔深度辅助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769594发布日期:2022-02-08 08:53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盲孔深度辅助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盲孔深度辅助检测工装,属于产品质量检测领域。


背景技术:

2.盲孔结构产品装配中重要的组成结构,盲孔尺寸准确产品是否能够可靠装配的主要指标之一。传统工艺对盲孔深度的测量时采用深度尺来实现的,传统深度尺的测量杆是由具有一定宽度的条状结构制成,测量杆的前端面作为定位面,因此只能测量孔径小于测量杆宽度且底面为平面的盲孔。对于某些底面非平面的盲孔,如锥形孔、半球形盲孔等,由于深度尺的测量杆无法伸入到该类盲孔的最底部,因此无法测量该类盲孔的准确深度。现有工艺对于底面非平面的盲孔时,只能采用与盲孔内形公差相匹配的量规进行测量,这样就需要对每个待测盲孔加工对应的量规,增加了量规的制造成本;另外,由于频繁测量,会造成量规的磨损,需要定期校验,超过磨损公差后必须更换新的量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深度尺无法准确测量底面非平面盲孔的深度,用量规方式测量成本较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测量底面非平面盲孔深度的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盲孔深度辅助检测工装,包括定位体和辅助测量杆;
6.所述定位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为相互平行的定位平面,所述定位体的中部竖直开有上下贯穿的导向孔;
7.所述辅助测量杆的上端为外形与所述定位体中部导向孔内形相匹配的导向头,所述辅助测量杆的下端为细杆状结构的测量头,所述测量头的下端端部为尖头结构;
8.所述辅助测量杆通过其上端的导向头滑动连接在所述定位体中部的导向孔内。
9.所述定位体导向孔的下端口部设有向内延伸的环形限位台,所述辅助测量杆通过所述环形限位台向下限位。
10.工作过程
11.测量前,将所述定位体放置在上表面为平面的定位板上,将深度尺的定位框支撑定位在所述定位体的上端面,所述深度尺的测量杆插入所述定位体的导向孔内,使深度尺的测量杆前端紧贴所述辅助测量杆的导向头上端面,并将深度尺此时的伸出长度的读数标记为测量零位。
12.测量底面非平面的盲孔时,先将所述定位体放置在待测盲孔零件的上表面,使所述定位体的导向孔与待测盲孔零件的盲孔对正;此时所述辅助测量杆在重力作用下滑入待测盲孔内,使所述辅助测量杆的测量头伸入待测盲孔的最底端;再次控制深度尺的测量杆向下伸出,使深度尺的测量杆前端再次紧贴所述辅助测量杆的导向头上端面,并记录深度尺二次伸出长度的读数;二次伸出长度的读数与测量零位的读数差值即为待测盲孔的深度。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检测工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无需针对不同的盲孔制作专用的量规,降低了检测成本,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检测工装能够准确测量底面非平面盲孔的深度;在辅助测量杆发生磨损的情况下,可通过调整测量零位进行修正,提高了辅助检测工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检测工装调整测量零位时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检测工装测量状态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深度尺;2-定位体;3-辅助测量杆。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描述。
19.实施例
2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盲孔深度辅助检测工装,包括定位体2和辅助测量杆3;
21.所述定位体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为相互平行的定位平面,所述定位体2的中部竖直开有上下贯穿的导向孔;
22.所述辅助测量杆3的上端为外形与所述定位体2中部导向孔内形相匹配的导向头,所述辅助测量杆3的下端为细杆状结构的测量头,所述测量头的下端端部为尖头结构;
23.所述辅助测量杆3通过其上端的导向头滑动连接在所述定位体2中部的导向孔内。
24.所述定位体2导向孔的下端口部设有向内延伸的环形限位台,所述辅助测量杆3通过所述环形限位台向下限位。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检测工装调整测量零位时结构示意图;
26.测量前,将所述定位体2放置在上表面为平面的定位板上,将深度尺1的定位框支撑定位在所述定位体2的上端面,所述深度尺1的测量杆插入所述定位体2的导向孔内,使深度尺1的测量杆前端紧贴所述辅助测量杆3的导向头上端面,并将深度尺1此时的伸出长度的读数标记为测量零位。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辅助检测工装测量状态结构示意图;
28.测量底面非平面的盲孔时,先将所述定位体2放置在待测盲孔零件的上表面,使所述定位体2的导向孔与待测盲孔零件的盲孔对正;此时所述辅助测量杆3在重力作用下滑入待测盲孔内,使所述辅助测量杆3的测量头伸入待测盲孔的最底端;再次控制深度尺1的测量杆向下伸出,使深度尺1的测量杆前端再次紧贴所述辅助测量杆3的导向头上端面,并记录深度尺1二次伸出长度的读数;二次伸出长度的读数与测量零位的读数差值即为待测盲孔的深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盲孔深度辅助检测工装,其特征是:包括定位体和辅助测量杆;所述定位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为相互平行的定位平面,所述定位体的中部竖直开有上下贯穿的导向孔;所述辅助测量杆的上端为外形与所述定位体中部导向孔内形相匹配的导向头,所述辅助测量杆的下端为细杆状结构的测量头,所述测量头的下端端部为尖头结构;所述辅助测量杆通过其上端的导向头滑动连接在所述定位体中部的导向孔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盲孔深度辅助检测工装,其特征是:所述定位体导向孔的下端口部设有向内延伸的环形限位台,所述辅助测量杆通过所述环形限位台向下限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盲孔深度辅助检测工装,该工装包括定位体和辅助测量杆;所述定位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为相互平行的定位平面,所述定位体的中部竖直开有上下贯穿的导向孔;所述辅助测量杆的上端为外形与所述定位体中部导向孔内形相匹配的导向头,所述辅助测量杆的下端为细杆状结构的测量头,所述测量头的下端端部为尖头结构;所述辅助测量杆通过其上端的导向头滑动连接在所述定位体中部的导向孔内。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检测工装能够准确测量底面非平面盲孔的深度。面非平面盲孔的深度。面非平面盲孔的深度。


技术研发人员:侯永刚 白禹茹 段锃锵 徐俞 屈晓晓 曹新红 张茜 宗岩岩 夏思思 马婷 赵伟杰 张立明 申炯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9
技术公布日:202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