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3857发布日期:2022-02-23 21:1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的碳利用效率研究,主要涉及一种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研究植物碳利用效率时,需要同时知道植物光合速率、植物通过茎叶(地上)呼吸排放的co2量(速率)和通过根系呼吸作用排放的co2量(速率)。研究上述项目或者研究其中某一环节时,均需要将植物的地上部和地下部排放co2进行准确地分离。
3.科研人员设计实验过程中,常常会对实验材料(植物)进行不同处理,如不同施氮水平、不同种类肥料添加、不同浇水量、不同ph等,因此,将不同处理条件下植物材料的地上和地下co2通量进行准确分离并同步测定对于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度至关重要。
4.市面上的co2通量测定装置不能区分地上和地下排放的co2,且不适用于盆栽植物的实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
6.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包括用于栽培植物的直筒形的花盆,所述花盆的底部与用于采集植物地下部分排出二氧化碳量的下气室连接,所述下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以及第一出气孔,所述花盆的顶部罩有用于采集植物地上部分排出二氧化碳量的上气室,所述上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孔以及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分别与二氧化碳检测仪器通过第一管路、第二管路连接,所述上气室内设置有风扇,花盆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承托土壤以及植物的承托底,下气室安装于承托底的下方,下气室与花盆的底部空间联通。
7.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上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
8.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分别与通过第一进气管路、第二进气管路与进气过滤装置连接,所述进气过滤装置包括除二氧化碳元件、除水元件、除尘元件,用于分别除去进气管路中的灰尘、水分、二氧化碳。
9.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进气管路、第二进气管路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
10.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中,上气室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设置于上气室的侧壁上的电动推杆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与密封盖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用于推动所述密封盖的打开或封闭。
11.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中,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推杆电机、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通断以及推杆电机的工作与停止。
12.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上气室内设置有风扇,所述风扇与控制器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可以分别测定植物地上和地下co2的排放量,结果准确,特别适合于盆栽植物的实验。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16.图3为花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包括用于栽培植物的直筒形的花盆1,所述花盆1的底部与用于采集植物地下部分排出二氧化碳量的下气室2连接,所述下气室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11以及第一出气孔12,所述花盆的顶部罩有用于采集植物地上部分排出二氧化碳量的上气室3,所述上气室3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孔13以及第二出气孔14,上气室与下气室基本隔绝,所述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分别与二氧化碳检测仪器80通过第一管路31、第二管路32连接。
18.上气室3的侧壁固定于桌面上,直筒形的花盆1则穿过桌面上的安装孔,花盆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承托土壤以及植物的承托底,所述承托底包括尼龙纱网以及位于所述尼龙纱网下方的金属纱网。下气室2安装于承托底的下方,下气室2与花盆1的底部空间联通。
19.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连接上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41、第二电磁阀42。
20.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分别与通过第一进气管路71、第二进气管路72与进气过滤装置6连接,所述进气过滤装置包括除二氧化碳元件51、除水元件52、除尘元件53,用于分别除去进气管路中的灰尘、水分、二氧化碳。
21.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进气管路71、第二进气管路72上分别设置有第三电磁阀43、第四电磁阀44。
22.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中,上气室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7,所述密封盖与设置于上气室的侧壁上的电动推杆8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与密封盖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用于推动所述密封盖的打开或封闭。
23.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中,还包括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推杆电机、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通断以及推杆电机的工作与停止。
24.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上气室内设置有风扇9,所述风扇与控制器连接。
25.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中,花盆与下气室通过橡胶密封圈61连接在一起。
26.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中,所述下气室的底部设置有
密封塞63。
27.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可以全自动地监测植物排出的二氧化碳,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在工作时,第一进气管路、第二进气管路中的空气经过进气过滤装置除去灰尘、水分、二氧化碳,然后通过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进入上气室3、下气室3,这样可以保证植物排出二氧化碳的准确检测。
28.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在人工安装好植物后,可根据需求连续监测,获得日动态等数据。
29.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一方面保证监测数据稳定准确,另一方面保证受测植物环境条件一致,可对比性强。
30.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可以分别测定植物地上和地下co2的排放量,结果准确,特别适合于盆栽植物的实验。
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栽培植物的直筒形的花盆,所述花盆的底部与用于采集植物地下部分排出二氧化碳量的下气室连接,所述下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以及第一出气孔,所述花盆的顶部罩有用于采集植物地上部分排出二氧化碳量的上气室,所述上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孔以及第二出气孔,所述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分别与二氧化碳检测仪器通过第一管路、第二管路连接,所述上气室内设置有风扇,花盆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承托土壤以及植物的承托底,下气室安装于承托底的下方,下气室与花盆的底部空间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上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孔、第二进气孔分别与通过第一进气管路、第二进气管路与进气过滤装置连接,所述进气过滤装置包括除二氧化碳元件、除水元件、除尘元件,用于分别除去进气管路中的灰尘、水分、二氧化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路、第二进气管路上别设置有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气室的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设置于上气室的侧壁上的电动推杆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与密封盖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用于推动所述密封盖的打开或封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推杆电机、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通断以及推杆电机的工作与停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包括用于栽培植物的直筒形的花盆,花盆的底部与用于采集植物地下部分排出二氧化碳量的下气室连接,下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孔以及第一出气孔,花盆的顶部罩有用于采集植物地上部分排出二氧化碳量的上气室,上气室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进气孔以及第二出气孔,第一出气孔、第二出气孔分别与二氧化碳检测仪器通过第一管路、第二管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植物二氧化碳通量自动监测装置可以分别测定植物地上和地下CO2的排放量,结果准确,特别适合于盆栽植物的实验。于盆栽植物的实验。于盆栽植物的实验。


技术研发人员:鲍芳 李嘉竹 吴波 姚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8.06
技术公布日:2022/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