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管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6994发布日期:2022-01-15 10:5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管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管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排水管道指汇集和排放污水、废水和雨水的管渠及其附属设施所组成的系统。包括干管、支管以及通往处理厂的管道,无论修建在街道上或其它任何地方,只要是起排水作用的管道,都应作为排水管道统计。排水管道的端口处可能出现裂缝,从而影响排水管道的正常使用,因此,需要对排水管道进行检测,现有的排水管道检测装置方法较麻烦,浪费工作人员的时间。
3.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管道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管道检测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管道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筒、转动杆、固定盘、橡胶圈、注水装置以及导流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的内壁设有螺纹,所述转动杆底部与固定筒螺纹连接,转动杆顶部设有固定盘,固定盘与转动杆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固定盘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圈,所述注水装置底部设于底座内腔中,注水装置顶部设于固定盘上方,所述导流装置固定连接于底座。
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外表面设有固定环,固定环内壁与转动杆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盘上开设有通孔,且固定盘通孔处活动连接有塞子。
9.进一步的,所述注水装置包括水箱、水泵、软管、直管以及支撑架,所述水箱设于底座内腔中,且水箱底部与底座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设于水箱顶部,且水泵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水箱内腔相通,水泵另一端与软管固定连接,软管设于固定筒内腔以及转动杆中心处开设的通孔内,且软管顶部固定连接有直管,直管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为“l”型结构,支撑架底部与固定盘固定连接,通过水箱、水泵、软管、直管以及支撑架的相互配合,使得排水管道的检测工作更加的方便,操作较为简单,节约了工作人员的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10.进一步的,所述直管靠近顶部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喷水孔。
11.进一步的,所述导流装置包括接水槽、导流杆以及过滤网,所述接水槽设于固定筒外侧,且接水槽底部开设的通孔处固定连接有导流杆,导流杆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水箱顶部开设的通孔处,导流杆中心处开设有通孔,所述过滤网设于接水槽开设的通孔处,且过滤网固定连接于接水槽,通过接水槽、导流杆以及过滤网相互配合,使得排水管道外表面渗出的水可以滴落至接水槽内,并沿着导流杆回到水箱内,从而节约了水资源,且通过设置过滤网,使得水中的杂质可以被过滤出去。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该实用新型,通过水箱、水泵、软管、直管以及支撑架的相互配合,使得排水管道的检测工作更加的方便,操作较为简单,节约了工作人员的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14.2、该实用新型,通过接水槽、导流杆以及过滤网相互配合,使得排水管道外表面渗出的水可以滴落至接水槽内,并沿着导流杆回到水箱内,从而节约了水资源,且通过设置过滤网,使得水中的杂质可以被过滤出去。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固定筒以及转动杆内侧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8.图中:1、底座;2、固定筒;3、转动杆;4、固定盘;5、橡胶圈;6、注水装置;7、导流装置;8、固定环;9、塞子;10、水箱;11、水泵;12、软管;13、直管;14、支撑架;15、喷水孔;16、接水槽;17、导流杆;18、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参看图1-3:一种智能建筑给排水管道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筒2、转动杆3、固定盘4、橡胶圈5、注水装置6以及导流装置7,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2,固定筒2的内壁设有螺纹,转动杆3底部与固定筒2螺纹连接,转动杆3外表面设有固定环8,固定环8内壁与转动杆3固定连接,转动杆3顶部设有固定盘4,固定盘4与转动杆3通过轴承活动连接,固定盘4上开设有通孔,且固定盘4通孔处活动连接有塞子9,固定盘4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圈5,注水装置6底部设于底座1内腔中,注水装置6顶部设于固定盘4上方,导流装置7固定连接于底座1。
21.其中,注水装置6包括水箱10、水泵11、软管12、直管13以及支撑架14,水箱10设于底座1内腔中,且水箱10底部与底座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水泵11设于水箱10顶部,且水泵11一端通过连接管与水箱10内腔相通,水泵11另一端与软管12固定连接,软管12设于固定筒2内腔以及转动杆3中心处开设的通孔内,且软管12顶部固定连接有直管13,直管13靠近顶部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喷水孔15,直管13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4,支撑架14为“l”型结构,支撑架14底部与固定盘4固定连接,通过水箱10、水泵11、软管12、直管13以及支撑架14的相互配合,使得排水管道的检测工作更加的方便,操作较为简单,节约了工作人员的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22.其中,导流装置7包括接水槽16、导流杆17以及过滤网18,接水槽16设于固定筒2外侧,且接水槽16底部开设的通孔处固定连接有导流杆17,导流杆17的底部固定连接于水箱10顶部开设的通孔处,导流杆17中心处开设有通孔,过滤网18设于接水槽16开设的通孔处,
且过滤网18固定连接于接水槽16,通过接水槽16、导流杆17以及过滤网18相互配合,使得排水管道外表面渗出的水可以滴落至接水槽16内,并沿着导流杆17回到水箱10内,从而节约了水资源,且通过设置过滤网18,使得水中的杂质可以被过滤出去。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该装置置于待检测的管道下方,然后,手扶固定盘4,转动固定环8,从而使得整个装置的高度上升,固定盘4逐渐移动进排水管内腔中,橡胶圈5外表面被压缩,从而对排水管道底部起到密封的作用,接着,启动水泵11,在水泵11的作用下,水箱10内的水流进软管12,然后,从直管13的喷水孔15处喷出,排水管道内的水逐渐增多,工作人员可观察排水管道外表面是否有水渗出,若没有水渗出,则说明,排水管道的端口处是完好的,若有水渗出,则说明排水管道端口处存在问题,渗出的水滴落至接水槽16内,并沿着导流杆17回到水箱10内,从而节约了水资源。
2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