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水量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81237发布日期:2022-06-04 08:4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水量测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材料试验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水量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2.吸水量是指完全干燥的试样吸水饱和后,所吸水分的质量,吸水量实验是检测建筑材料防水性能的重要实验方法。实验时,将试块在80℃下烘干48h后称量重量,放入水中浸泡。试块浸泡时成型面朝下,且下部需隔开,使浸泡充分。试块浸入水中的高度为35mm,需保证水面恒定。
3.传统吸水量的实验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首先,实验仪器不密封,水分蒸发快,水面恒定效果差,在浸泡、取件等实验步骤下,经常会污染水源,影响实验精度。其次,实验过程中人为干预过多,擦干表面水后称量等人工步骤多,系统误差大,实验结果准确度低。并且实验步骤多且过程繁琐,实验耗时过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化实验步骤、减少污染和减小实验误差的吸水量测定装置。
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吸水量测定装置,所述测定装置包括支架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测定容器,所述测定容器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且用于放置被测物的第一容器及与所述第一容器连通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设置有开口,所述测定装置还包括用于盖合所述开口的密封盖,所述第二容器上设有刻度。
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容器包括容量部及一端部连接在所述容量部上且设有所述刻度的测量部,所述测量部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容器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测量部与所述第一容器连接的连接处采用倒角过渡,所述容量部呈球形,便于水可完全由一个容器流动到另一个容器中。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第一容器呈矩形,所述第二容器连接在所述第一容器的侧方。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分别为刚性透明容器。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第一容器通过轴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12.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为阻尼转轴。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测定装置还包括用于操作所述第一容器转动的操作杆。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第一容器底部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被测物使得所述被测物与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分离的悬空架,且所述悬空架为镂空架,便于被测物充分吸水。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支架包括底座、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支撑杆、水平方向延伸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二支撑杆及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对固定的固定件,所述第一容器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
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7.本实用新型的吸水量测定装置将水装入测定容器后,通过测定容器的旋转可测定原始水量及被测物吸水后剩余的水量,进而计算出被测物的吸水量,不仅结构简单,实验步骤少,被测物在测定吸水量过程中始终位于测定容器内,减少实验过程的水源污染,提高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吸水量测定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吸水量测定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吸水量测定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吸水量测定装置的测定容器旋转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吸水量测定装置的悬空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支架;1a、底座;1b、第一支撑杆;1c、第二支撑杆;1d、固定件;2、测定容器;2a、第一容器;2b、第二容器;2c、刻度;3、密封盖;4、悬空架;5、操作杆;6、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5.如图1~4所示的吸水量测定装置,包括支架1及通过转轴6可转动设置在支架1上的测定容器2,测定容器2包括通过转轴6转动设置在支架1上的且用于放置被测物的第一容器2a及与第一容器2a连通的第二容器2b。
26.第一容器2a设置有开口,该测定装置还包括用于盖合第一容器2a的开口的密封盖3,使水不会从容器中流出,且还能够防止水份蒸发造成被测物吸水过程中水压变化。第二容器2b上设有刻度2c,用于测量第二容器2b内水量。本例中,第二容器2b包括容量部及一端部连接在容量部上且设有刻度2c的测量部,测量部的另一端部与第一容器2a连接,且测量部与第一容器2a连接的连接处采用倒角过渡,容量部呈球形,确保液体可从一个容器完全流动到另一个容器内。
27.本例中,第一容器2a为矩形容器,第二容器2b的测量部连接在第一容器2a的侧方,第一容器2a、第二容器2b分别为刚性透明容器,且分别可耐腐蚀。
28.第一容器2a底部固定设置有用于承载被测物使得被测物与第一容器2a的底部分离的悬空架4,参见图5所示,悬空架4为刚性镂空架,使被测物充分吸水。
29.本例中,转轴6为阻尼转轴,其轴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阻尼转轴上设置有用于操作阻尼转轴转动进而使得第一容器2a转动的操作杆5,手操作操作杆5驱使得第一容器2a在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上均可按任意角度旋转并保持旋转后的角度,使水可以在第一容器2a和第二容器2b中流动。
30.本例中,支架1包括底座1a、竖直设置在底座1a上的第一支撑杆1b、水平方向延伸
且设置在第一支撑杆1b上的第二支撑杆1c及用于将第一支撑杆1b和第二支撑杆1c相对固定的固定件1d,第一容器2a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杆1c上,固定件1d采用双向固定栓。
31.通过上述设置的吸水量测定装置的工作过程:
32.当被测物需要进行吸水量测量时,操作人员先打开密封盖3,将水倒入第一容器2a中,盖上密封盖3,旋转阻尼转轴,将测定容器2旋转至图4状态,使水全部流入第二容器2b中,根据第二容器2b上的刻度2c测量水的体积。再旋转阻尼转轴6,将测定容器2恢复至图1状态,打开密封盖3,放入被测物至悬空架4上,盖上密封盖3,旋转阻尼转轴6,使水完全淹没被测物。达到设计吸水时间后,通过旋转操作杆5旋转阻尼转轴6,将测定容器2旋转至图4状态,使水全部流入第二容器2b中,测量剩余水的体积。初始水的体积与最终剩余水的体积差就是被测物的吸水量。结构简单,测量步骤少,工作效率高,且实验过程中,被测物不需取出,大大减少实验过程中的水污染,提升准确率。大大方便水泥基材料的吸水量的测定。
33.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吸水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装置包括支架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测定容器,所述测定容器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且用于放置被测物的第一容器及与所述第一容器连通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设置有开口,所述测定装置还包括用于盖合所述开口的密封盖,所述第二容器上设有刻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器包括容量部及一端部连接在所述容量部上且设有所述刻度的测量部,所述测量部的另一端部与所述第一容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水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部与所述第一容器连接的连接处采用倒角过渡;和/或,所述容量部呈球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呈矩形,所述第二容器连接在所述第一容器的侧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分别为刚性透明容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通过轴心线沿水平方向延伸的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水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为阻尼转轴。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定装置还包括用于操作所述第一容器转动的操作杆。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底部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被测物使得所述被测物与所述第一容器的底部分离的悬空架,且所述悬空架为镂空架。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水量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底座、竖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支撑杆、水平方向延伸且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上的第二支撑杆及用于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对固定的固定件,所述第一容器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杆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水量测定装置,所述测定装置包括支架及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测定容器,所述测定容器包括可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且用于放置被测物的第一容器及与所述第一容器连通的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设置有开口,所述测定装置还包括用于盖合所述开口的密封盖,所述第二容器上设有刻度。本实用新型的吸水量测定装置将水装入测定容器后,通过测定容器的旋转可测定原始水量及被测物吸水后剩余的水量,进而计算出被测物的吸水量,不仅结构简单,实验步骤少,被测物在测定吸水量过程中始终位于测定容器内,减少实验过程的水源污染,提高测量精度。提高测量精度。提高测量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蒋涛 许志杨 俞锋 韩玉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13
技术公布日:2022/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