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便快捷精准的底盘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4491发布日期:2022-08-31 04:0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便快捷精准的底盘测量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便快捷精准的底盘测量工具。


背景技术:

2.为充分满足用户对动力性、操控性的个性化需求,同一款底盘平台会组合搭配较多型号发动机、变速箱及相匹配的进气系统,同时为体现载货类上装产品(如车厢)的更大容积优势,要求上装与驾驶室a之间的距离尽量缩小,如图3所示底盘包括两侧纵向设置的底盘大梁1、左侧底盘大梁靠近驾驶室后侧设有由外侧向内侧延伸斜置的进气系统b,位于驾驶室后侧、两个底盘大梁之间设有向上延伸设置的变速箱操控系统c(图5中所示)在此情况下能否准确掌握底盘的可使用长度和合理匹配上装底架纵、横梁的高度组合就至关重要。
3.目前获得上述参数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逆向扫描,通过扫描数据生成三维模型获得上述参数,此方式需预先在关键部位贴多个反光片,并使用昂贵的逆向扫描仪和专用软件,测量一个底盘并形成可测量的模型至少需≥6小时,完全无法满足时效性需求;另一种是用卷尺、直尺、铅垂等简易工具人工测量,此方式粗糙且低效,受人员经验、测量方式影响较大,实物制造后极易出现干涉问题,经常需要进行改制,带来产品的外观、油漆质量下降和拖延交期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准确掌握底盘的可使用长度和合理匹配上装底架纵、横梁的高度组合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简便快捷精准的底盘测量工具,可以简便快捷精准测量底盘的可用长度、底架纵梁安装高度、前横梁下翼面的避让干涉缺口参数。
5.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简便快捷精准的底盘测量工具,底盘包括两侧纵向设置的底盘大梁,其特征在于:两侧的底盘大梁沿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滑动配合的一段模拟纵梁,模拟纵梁外侧设有可升降的l型角撑件、并设置有可目测升降高度的刻度尺,两个角撑件靠近驾驶室一侧上部安装有中心对称的模拟前横梁,模拟前横梁远离驾驶室一侧设有刻度尺,模拟前横梁的顶部固定有平面激光器、使用时通过平面激光器发射与驾驶室后侧面平行的光幕。
6.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模拟纵梁外侧设有可升降的l型角撑件,具体结构为,模拟纵梁为开口向内的槽形结构,槽形结构的腹面设有竖直方向的导向槽,l型角撑件通过螺栓连接于导向槽中,导向槽侧边预设有所述刻度尺,l型角撑件上设有指示箭头。结构简单,便于调整高度、并获得横梁设置的高度值区间。
7.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拟前横梁上的刻度尺是将模拟前横梁的中心位置设置为0、向两侧延伸设置的刻度尺。便于清楚掌握变速箱操控系统在底盘大梁上的横向位置。
8.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拟前横梁为开口朝向驾驶室一侧的u型结构,上翼面向前延伸还设有垂直方向的下翻边、下翻边与光幕平面重合。用于模拟车厢上装前壁板,在保证所需整车外长和上装内长的前提下,可快捷方便的确定车厢上装与驾驶室及底盘进气系统之间预留距离。
9.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模拟前横梁由两段拼装而成,整体拆散后长度减半,方便人员拿取和外出携带。
10.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简便快捷且精准的底盘测量工具,通过模拟与所需参数关系最紧密的纵梁、前横梁,用平面激光器模拟车厢上装前壁板,再辅以卷尺测量,可简便高效且精准、直观的确定底盘的可用长度,及在此可用长度上,前壁板与进气系统、纵横梁与变速箱操纵系统的相对空间位置及距离,将测量过程和上装设计过程结合在起同步进行,故在获得精准数据的同时,测量时间可大幅减少至1小时内完成,同时避免了原人工测量时因考虑不周导致的数据重测、设计失误等问题,提高了设计质量和实物质量。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下的左侧视图。
1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下的从右外侧向前看的视图。
1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变速箱操控系统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1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与进气系统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1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下的从后侧向前看的视图。
16.图中所示:1、底盘大梁;2、模拟纵梁;3、角撑件;4、刻度尺;5、模拟前横梁;6、刻度尺;7、平面激光器;8、光幕;9、导向槽;10、指示箭头;11、下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5所示:
19.一种简便快捷精准的底盘测量工具,底盘包括两侧纵向设置的底盘大梁1,两侧的底盘大梁沿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滑动配合的一段模拟纵梁2,模拟纵梁外侧设有可升降的l型角撑件3、并设置有可目测升降高度的刻度尺4,两个角撑件靠近驾驶室a一侧上部安装有中心对称的模拟前横梁5、安装孔采用葫芦形孔以方便拆装,模拟前横梁远离驾驶室一侧设有刻度尺6,模拟前横梁的顶部固定有平面激光器7、使用时通过平面激光器发射与驾驶室后侧面平行的光幕8。
20.所述模拟纵梁外侧设有可升降的l型角撑件3,具体结构为,模拟纵梁2为开口向内的槽形结构,槽形结构的腹面设有竖直方向的导向槽9,l型角撑件通过螺栓连接于导向槽中,导向槽侧边预设有所述刻度尺4,l型角撑件上设有指示箭头10。结构简单,便于调整高度、并获得横梁设置的高度值区间。
21.所述模拟前横梁上的刻度尺6是将模拟前横梁的中心位置设置为0、向两侧延伸设置的刻度尺。便于清楚掌握变速箱操控系统在底盘大梁上的横向位置。
22.所述模拟前横梁2为开口朝向驾驶室一侧的u型结构,上翼面向前延伸还设有垂直方向的下翻边11、下翻边外侧与光幕平面重合。用于模拟车厢上装前壁板,在保证所需整车外长和上装内长的前提下,可快捷方便的确定车厢上装与驾驶室及底盘进气系统之间预留距离。
23.所述模拟前横梁由两段拼装而成;整体拆散后长度减半(正常情况下为1.25米),方便人员拿取和外出携带。
2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25.使用时,通过角控件上下滑动模拟不同纵梁高度下的前横梁与变速箱操控系统之间的垂直间距并固定;
26.通过模拟前横梁上的刻度尺可以直观地读出变速箱操控系统在前横梁的位置、确定前横梁下翼面的避让干涉缺口的参数;
27.通过前后移动光幕平面,测量其与驾驶、进气系统之间的距离从而确定底盘大梁使用长度的最佳值。
28.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说明之处,为本领域公知的技术。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简便快捷精准的底盘测量工具,底盘包括两侧纵向设置的底盘大梁,其特征在于:两侧的底盘大梁沿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滑动配合的一段模拟纵梁,模拟纵梁外侧设有可升降的l型角撑件、并设置有可目测升降高度的刻度尺,两个角撑件靠近驾驶室一侧上部安装有中心对称的模拟前横梁,模拟前横梁远离驾驶室一侧设有刻度尺,模拟前横梁的顶部固定有平面激光器、使用时通过平面激光器发射与驾驶室后侧面平行的光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简便快捷精准的底盘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纵梁外侧设有可升降的l型角撑件,具体结构为,模拟纵梁为开口向内的槽形结构,槽形结构的腹面设有竖直方向的导向槽,l型角撑件通过螺栓连接于导向槽中,导向槽侧边预设有所述刻度尺,l型角撑件上设有指示箭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简便快捷精准的底盘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前横梁上的刻度尺是将模拟前横梁的中心位置设置为0、向两侧延伸设置的刻度尺。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简便快捷精准的底盘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前横梁为开口朝向驾驶室一侧的u型结构,上翼面向前延伸还设有垂直方向的下翻边、下翻边与光幕平面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简便快捷精准的底盘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前横梁为开口朝向驾驶室一侧的u型结构,上翼面向前延伸还设有垂直方向的下翻边、下翻边与光幕平面重合。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一种简便快捷精准的底盘测量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前横梁由两段拼装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简便快捷精准的底盘测量工具,底盘包括两侧纵向设置的底盘大梁,两侧底盘大梁沿长度方向上对称设置有滑动配合的一段模拟纵梁,模拟纵梁外侧设有可升降的L型角撑件、并设置有可目测升降高度的刻度尺,两个角撑件靠近驾驶室一侧上部安装有中心对称的模拟前横梁,模拟前横梁远离驾驶室一侧设有刻度尺,模拟前横梁的顶部固定有平面激光器、使用时通过平面激光器发射与驾驶室后侧面平行的光幕。本实用新型通过模拟与所需参数关系最紧密的纵梁、前横梁,用平面激光器模拟上装前壁板,再辅以卷尺测量,可简便高效且精准、直观的确定底盘的可用长度,前壁板与进气系统、纵横梁与变速箱操纵系统的相对空间位置及距离。距离。距离。


技术研发人员:毛磊 曹楚锋 陈恳 廖子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09
技术公布日:2022/8/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