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液体采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9077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液体采样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体采样器具,特别是一种高粘度油类产品采样器。
对于液体产品检验,都首先要取样,不同层的液体,有不同质量标准。因此,能够准确的可分层取样的取样器,在化学检验中是很有意义的。已有技术中,主要采用直径为10~15mm的玻璃管取样,将管插入被测液体的一定深度,然后用大姆指堵紧玻璃管上口,取出玻璃管,将玻璃管倒转,将所采集的试样注入干净容器。这种采样,既麻烦又费时,还有抛洒现象,玻璃管长途携带又非常不便,因此,适于采样的新型采样器是非常需要的。中国专利90225328所公开的“液体采样器”,是由两端带有开口的气囊和一端与气囊的一个开口相接且内部相通的导管所组成,其特征是在气囊的另一个开口上连接有逆止阀。这也是一种虹吸式取样器。另外,市场上还有一种“导液器”,主要用来为汽车加油。也可用于取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携带方便,且可分层取样的多功能液体采样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对“导液器”进行了改进、完善,使其功能完备,成为多功能液体采样器。导液器(实为手动气囊式抽液泵)的构造是,其泵体是由本体(3)和上盖(4)、下盖(2)构成,本体前端有进液口(8),本体后部有出液口(7),本体下腔部(A)装有单向进液阀(9)和单向出液阀(10),在下盖(2)的下口,通过胶管卡子(11),装有气囊(1),在本体上腔部(B),装有控制液体进入上腔的截止阀(5),截止阀(5)上,有控阀导柱(6)。当压下导柱(6),使截止阀(5)关闭,这时,捏动气囊(1),下腔(A)内空气通过单向阀(10)由排液口(7)排出,恢复气囊,下腔形成一定的真空度,液体通过进液口(8)、单向阀(9)进入下腔(A),再压下气囊,液体从下腔通过出液口(7)排出,这样反复捏动气囊,就可以不断排液。另外,如果出液口(7)所接出油管口低于被吸液体液面时,可实现虹吸,这时,只需将控阀导柱(6)提起,截止阀(5)打开,液体就由进液口(8)进入上腔(B),再由排液口(7)自动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进液口(8)上,配装了专用的硬质取样吸管。取样吸管是由连接管帽(12)、尾段吸管(16)、中段吸管(17)、前段吸管(18)依次通过各段端头的螺纹连接构成。在各连接处装有○型密封圈(13),以防止渗漏,各段外表面,刻有长度尺寸,用以确定液位、在尾段吸管(16)内,装有玻璃管(14),在尾段吸管的外壁上,开有观察孔(15),这样,就可以观察到液体流动情况。使用时,根据被测液位深度不同,中段吸管可以有多段,当液位很浅时,也可以省去中段吸管(17),将尾段吸管(11)直接和前段吸管(18)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携带方便,使用简单,效率高,寿命长,采样分层准确,无抛洒浪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200公升闭口钢筒采样抽检。按照取样要求,将本实用新型的硬质吸管插入被测液体,根据硬质吸管外表面的长度尺寸,确定插入深度,然后,按下控阀导柱(6),使截止阀(5)关死,这时,反复捏动气囊(1),液体就由进液口(8)进入,冲开单向阀(9),进入泵体下腔(A),再冲开单向阀(10),由出液口(7)排入采样容器。
下表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和原玻璃管采样效果对比表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液体采样器,它是由导液器及硬质吸管组成,导液器的结构是,本体(3)、上盖(4)、下盖(2)构成了泵体,本体前端有进液口(8),本体后部有出液口(7),本体下腔部(A)装有单向进液阀(9)和单向出液阀(10),在下盖(2)的下口,通过胶管卡子(11),装着气囊(1),在本体(3)上腔部(B),装有截止阀(5)和控阀导柱(6),其特征是在进液口(8)上,装有硬质取样吸管,取样吸管是由连接管帽(12)、尾段吸管(16)、中段吸管(17)、前段吸管(18)依次通过各段端头的螺纹连接构成,在各连接处装有O型密封圈(13),各段外表面刻有长度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器,其特征是在尾段吸管(16)内,装有玻璃管(14),尾段吸管的外壁,开有观察长孔(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样器,其特征是在液位很浅时使用,硬质吸管可以省掉中段吸管(17)由尾段吸管(11)直接和前段吸管(18)连接。
专利摘要多功能液体采样器是一种适用于石油、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实验室的液样采集器。它是由导液器和导流器前端安装的硬质取样吸管构成,导液器实质上是一个气囊式手动泵,硬质取样吸管是由多段硬质管连接构成,外表面刻有长度尺寸,尾段吸管内装有玻璃管,并开有观察孔。这种采样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率高,寿命长,可实现分层准确采样,无抛洒浪费。
文档编号G01N1/14GK2158081SQ92244688
公开日1994年3月2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12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12日
发明者李东方 申请人:李东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