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读数干湿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97425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易读数干湿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湿表,尤其涉及一种易读数的干湿表,属于测量仪器。
干湿表是工业上较常用的测量仪器,用于测量环境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传统的干湿表一般采用水银制成,通过目测干湿表上的刻度直接读取数据。但由于干湿表上的刻度很小,用眼睛直接读取往往会产生误差,不能适应某些精度要求高的场合。另一方面,放置干湿表的位置有时较暗,更易造成读数误差。
测量环境温度和湿度有一定的通风要求,因此,在干湿表上往往还装置有一个通风扇,用电动机带动。但传统的通风或干湿表的缺点是风量不能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湿表,用户能准确地读取数据,可以减少读数误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量可调节的干湿表。
本实用新型的易读数干湿表是这样的,它包括温度计,所述温度计设置在一箱体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上位于所述温度计两侧至少设置有一根与所述温度计平行的导轨,在所述导轨上套有一凸透镜,所述凸透镜位于所述温度计正前方。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是在所述移动板上还设置有一电极。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特征是还包括有一通风装置,在所述通风装置的供电回路内串接有一电位器。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改进之处在于增加了一块帮助读数的凸透镜,从而使读数变得方便,减小了读数误差,提高了精度。而且在进一步的特征中还增设了一个电珠,使本实用新型的干湿表能在较暗的环境中使用。再者,本实用新型的干湿表还可通过电位器来调节通风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易读数干湿表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凸透镜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通风装置的电路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两根温度表1、2,分别用于测量环境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温度计1、2分别固定在箱体3上,在温度计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根与温度计平行导轨4A、4B,一块移动板5套在两导轨4A、4B上,并且移动板5可沿导轨4A、4B上下滑动。在移动板5上有一圆孔,圆孔上设置一凸透镜6。通过凸透镜6,用户能清楚地读取数据。
请参见图2,在移动板5后面还设置有一电珠7,电珠7可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在本实施例中,为简化结构,导轨4A、4B可用导电材料如铜、铝等制成,两导轨4A、4B分别与电源的两极相连,在移动板5上还固定有两个弹簧8A、8B,在两弹簧8A、8B的一端分别嵌入一钢珠9A、9B,钢珠9A、9B在弹簧8A、8B的作用下与导轨4A、4B相接触。两弹簧8A、8B的另一端分别连到电珠7的两极上。这样,导轨4A、4B就成了电珠7的供电线。
上面仅对温度计1周围的结构作了描述,因温度计2周围的结构与之相同,所以在此就不再重复了。另外,如果在本实施例中不借用导轨4A、4B作为电珠7的供电线,则可以只用一根导轨。
再请参见图3,图3是通风装置的电路图。图3中M为通风装置的电动机,与之相串联的是一个电位器W。通过调节电位器W可以改变电动机M的转速,从而调节通风量。为能指示通风量,可以在电动机M上并联一电压表V,也可以在电动机M的供电回路中串接一电流表(图中未示出)。用于指示通风量的电压表V或电流表表面可以设置在箱体1上(如图1所示),这样用户就可以方便地了解或调节通风量。
权利要求1.一种易读数干湿表是这样的,包括温度计,所述温度计设置在一箱体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箱体上位于所述温度计两侧至少设置有一根与所述温度计平行的导轨,在所述导轨上套有一凸透镜,所述凸透镜位于所述温度计正前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读数干湿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移动板后面还设置有一电珠。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读数干湿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有两根,分别位于所述温度计两侧,所述导轨用导电材料制成,两所述导轨分别与电源相连,在所述移动板上固定有两根弹簧,在弹簧的一端嵌有一钢珠,并且该钢珠与所述导轨相接触,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电珠上。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易读数干湿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通风装置,在所述通风装置的供电回路内串接一电位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读数干湿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装置上并联一电压表,用于指示通风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读数干湿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装置供电回路内串接一用于指示风量的电流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易读数干湿表。传统的干湿表上的刻度间距很小,很难准确读取数据,造成误差。本实用新型的易读数干湿表包括温度计,温度计设置在一箱体上,在箱体上位于温度计两侧至少设置有一根与温度计平行的导轨,在导轨上套有一移动板,在移动板上形成有一凸透镜,凸透镜位于所述温度计正前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读数方便准确,并还可配有照明和通风调节装置,能适应较暗的环境中使用。
文档编号G01K1/00GK2225671SQ9524360
公开日1996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1995年3月17日 优先权日1995年3月17日
发明者陈延庆, 何飞月 申请人:陈延庆, 何飞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