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流量自动补偿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3774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流量自动补偿记录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自动补偿记录仪。
目前,现有的流量自动补偿记录仪,它具有输入变换电路、隔离电路、采集电路、微机电路、显示器等,它虽然设有CPU芯片,但它仅负责流量信号的采集、运算、显示和输出,即完成的是常规仪表的功能,而对流量计运行的工况严重偏离设计参数的情况、对变送器零位漂移情况、流量计掉电或仪表维护不善等人为因素的情况不能进行监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具有记录流量,而且能对流量计运行工况偏离、变送器零漂移、掉电及人为因素影响进行监测的流量自动补偿记录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流量自动补偿记录仪主要由输入变换电路、隔离电路、计数采样电路、微机电路、电源电路、时钟电路、显示器和面板按键组成,由晶振C1、串行时钟芯片V18、三极管N1组成的时钟电路,其电容C2、C3、三极管N1的发射极的连接点与隔离电路的光电耦合器的第4脚相连接,串行时钟芯片V18的第7脚、第6脚、三极管N1的基极分别与微机电路的CPU芯片的P1.5、P1.6、P1.7端点相连接。
由于在隔离电路与微机电路之中接有时钟电路,就可以对流量计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异常事件及所发生的时间进行记录,通过微机电路的处理分析,得出准确结论,从而达到对流量计在运行中的监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中半边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电路图半边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流量自动补偿记录仪,主要由输入变换电路、隔离电路、计数采样电路、时钟电路、微机电路、电源电路、显示器和面板按键组成,由晶振C1、串行时钟芯片V18、三极管N1组成的时钟电路,其电容C2、C3三极管N1的发射极的连接点与隔离电路的光电耦合器的第4脚相连接,串行时钟芯片V18的第7脚、第6脚、三极管N1的基极分别与微机电路的CPU芯片的P1.5、P1.6、P1.7端点相连接。输入变换电路由独立的三路输入跟随放大器和三路V/F变换电路及一路频率输入电路(4N35)组成,三路信号分别对应差压ΔP、压力、温度,输入端子1、2接温度信号,3、4接压力信号,5、6接差压信号,7、8接频率信号,使用时或取差压或者取频率信号,二者只能取其一,由开关5控制,开关K1、K2、K3为Ⅱ型或Ⅲ型选择开关,当系统为Ⅱ型即0-10mA时,K1(K2、K3相同)的1,8短接,当系统为Ⅲ型即4-20mA时K1的(4)、(5)短接,K1的(2)、(7)同时短接,输入模拟电流信号经精密电阻IR7、IR8转换成电压信号,通过U11A组成的电压跟随放大器输出到V11C与V12组成的V/F变换器,通过K5控制直接送隔离电路,防止输入引来的电干扰;通过计数采样电路将输入信息采样后以二进制形式送入微机处理,然后通过软件控制记录时钟电路发给CPU的时间信息及事件编号,把信息存入内存,需要时可在面板上显示也可调用到微机显示或打印。
权利要求1.一种流量自动补偿记录仪,主要由输入变换电路、隔离电路、计数采样电路、时钟电路、微机电路、电源电路、显示器和面板按键组成,其特征在于由晶振C1、串行时钟芯片V18、三极管N1组成的时钟电路,其电容C2、C3、三极管N1的发射极的连接点与隔离电路的光电耦合器的第4脚相连接,串行时钟芯片V18的第7脚、第6脚、三极管N1的基极分别与微机电路的CPU芯片的P1.5、P1.6、P1.7端点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主要由输入变换电路、隔离电路、计数采样电路、时钟电路、微机电路、显示器和面板按键组成的流量自动补偿记录仪,由于在微机电路中接有时钟电路,就可以对流量计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异常事件及所发生的时间进行记录,通过微机软件的处理分析,得出准确结论,从而实现流量计的准确计算及对仪表进行状况的监测。
文档编号G01D9/00GK2345955SQ9823468
公开日1999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1日
发明者赵德龙 申请人:赵德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