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三维电离层层析方法

文档序号:9303866阅读:1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三维电离层层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卫星大地测量及空间环境探测探测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多源数 据融合的三维电离层层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电离层层析成像技术GNSS信号重构电离层二维、三维乃至四维的电子密度分布。 其特别适合监测电离层空间环境的大尺度空间分布,且建造和运行费用相对低廉,所以受 到了电离层研究者们的关注,并已取得了许多的研究成果。然而,由于地面台站以及卫星空 间分布与数量的限制,致使用于反演的有效观测信息覆盖范围以及分布的均匀性不足,所 以利用GNSS观测数据进行电离层层析成像时,仅从反演算法上进行改进是难以从根本上 解决观测方程的不适定性。
[0003] 随着多个卫星系统的建立、越来越多的地面台站布设以及多种观测手段的出现, 为进一步提高电离层的监测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地面监测站的GNSS观测射 线通常是高高度角,致使利用GNSS观测数据进行电离层层析反演具有较高的水平分辨率, 而由于水平射线的缺失致使垂直分辨率较低。为了解决此问题,早在1994年Hajj等提出 了将掩星观测数据用于电离层层析成像中,随后,很多学者进行了实验研究。Li等利用GPS 观测数据和COSMIC低轨道卫星提供的星载GPS观测数据,有效的反演了中国区域上空电离 层电子密度的时空分布结构。Xiao等利用GPS观测数据和CHAMP/GRACE低轨道卫星掩星数 据,反演了磁暴期间电离层电子密度的空间分布,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有学者将 测高仪数据融合到层析反演中,Zhao等利用GPS观测数据和测高仪数据有效地反演了中国 部分区域上空的电离层电子密度,从而使垂直分辨率有所提高。Chartier等以非相干散射 雷达观测值作为背景值,融合测高仪数据来改善GPS电离层层析成像的垂直精度,有效地 克服了GPS层析成像垂直精度不高的缺点。
[0004] 以上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都提高了电离层层析反演的精度,但数据信息还是分 布不均,导致层析效果还不能达到一个理想状态。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三维电离层 层析方法,以弥补观测信息的不足,从而更高地提高电离层层析反演精度。
[0006]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 -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三维电离层层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观测数据收集:确定目标区域范围,选取区域范围内GNSS观测数据、低轨卫星 上的掩星观测数据、Jason-1和Jason-2海洋卫星测高数据以及电离层测高仪数据;
[0009] (2)将待反演的电离层空间离散化,形成基于像素基的层析反演模型;
[0010] (3)计算投影矩阵;
[0011] (4)构建多源数据的三维电离层层析模型;
[0012] (5)对多源数据的三维电离层层析模型进行解算,反演区域电离层电子密度。
[0013] 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确定目标区域的经度、炜度和高度范围;确定反演的时间 段;根据区域内的观测数据计算电离层TEC,并提取卫星和测站坐标的相关数据。
[0014] 所述步骤(2)计算如下:电离层电子密度与电离层TEC之间是非线性的,在实际 反演过程中,为了反演方便,通常采用离散反演方法将待反演的电离层空间离散化。对于离 散化的像素基层析反演模型,选取像素指标函数b,作为基函数,如果射线穿过某像素,则b, 为1,否则为〇 ;并将电离层按经度、炜度以及高度方向上离散化为三维的格网,其公式表达 为:
[0017] 式中,n为离散化的格网数,即总的像素数;Xj(j= 1,…,n)为模型参数,即离散化 后的电离层格网电子密度。
[0018] 所述步骤(3)计算如下:对每条射线路径上的TEC测量值可以表示为:
[0019]
[0020] 式中,m为电离层TEC观测值总数,&1]为投影矩阵元素,即第i条射线在第j个格 网内的截距。考虑到测量中观测噪声和离散误差的影响,且假定在一定时间段内格网内电 子密度是不变的,则每条射线传播路径上的电离层TEC测量数据可表示为:
[0021]
(4)
[0022] 将上式用矩阵形式表示,如下:
[0023]ynXi=AnXn *xnX1+enX1 (5)
[0024] 式中,y为电离层TEC观测值组成的m维列向量,A为投影矩阵,即射线在对应像素 内的截距构成的m个n维的行向量,x为未知参数组成的n维列向量,e为观测噪声和离散 误差组成的m维列向量。
[0025] 所述步骤⑷计算如下:利用GNSS观测数据、低轨卫星上的掩星观测数据、电离层 测高仪数据以及Jason-1和Jason-2海洋卫星测高数据联合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其表达 式可表示为:
[0026]
(6)
[0027] 式中,y<;NSS、yC(]S、yALT和yMN分别表示地基GNSS的TEC观测值、LE0星载GNSS观测 的TEC值、测高卫星获取的TEC值以及测高仪获取的TEC值,ASNSS、Ae(]S、Am和AMN表示相应 的系数矩阵,x表示待求的电子密度值。
[0028] 所述步骤(5)中,通过乘法代数重构算法(MART)进行层析反演,求解电离层电子 密度。
[0029] 本发明技术有益效果:
[0030] 本发明利用多源数据融合进行电离层层析反演,弥补了反演信息不足的问题,通 过将反演结果与非相干散射雷达的观测数据进行比较,验证了本发明融合多源数据反演电 离层电子密度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及其相对于单独采用GPS观测数据反演的优越性。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源数据融合的电离层层析流程图;
[0032]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IGS观测站和非相干散射雷达站分布图;
[0033]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13:00UT时刻Jicamarca站的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 与非相干散射雷达站测量剖面的对比图;
[0034]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13:00UT时刻MillstoneHill站的反演电离层电子密 度剖面与非相干散射雷达站测量剖面的对比图;
[0035]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21:00UT时刻Jicamarca站的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剖面 与非相干散射雷达站测量剖面的对比图;
[0036]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21:00UT时刻MillstoneHill站的反演电离层电子密 度剖面与非相干散射雷达站测量剖面的对比图;
[0037]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Jicamarca站的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峰值以及电子密度峰 值高度与非相干散射雷达实测结果的比较;
[0038]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Mi11stoneHi1站的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峰值以及电子密 度峰值高度与非相干散射雷达实测结果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然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 于下述实施例。
[0040] 本发明采用的观测数据来自IGS观测网络,选取重构区域内的台站观测 信息进行重构,并利用非相干散射雷达Jicamarca(76°W, 11.9°S)和Millstone Hill(71. 5°W,42.6°N)站的观测数据进行独立检核。测站分布如图2所示,图中"鲁"为 IGS站,"★"为非相干散射雷达站。
[0041] 步骤(1),确定目标区域范围,选取区域范围内GNSS观测数据、低轨卫星上的掩星 观测数据、Jason-1和Jason-2海洋卫星测高数据以及电离层测高仪数据;
[0042] 选取经度范围为100°W~30°W,炜度范围为40°S~50°N和高度范围为 100km~1000km的数据,反演2011年8月6日电离层电子密度的三维分布情况。设置经度 和炜度方向上像素间隔分别为2°,高度方向上的间隔为50km。
[0043] 步骤(2),将待反演的电离层空间离散化,形成基于像素基的层析反演模型;
[0044] 对于离散化的像素基层析反演模型,选取像素指标函数bj作为基函数,如果射线 穿过某像素,则bj为1,否则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