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击针击痕偏心度测量方法

文档序号:939492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火炮击针击痕偏心度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在火炮射击过程中,要使弹丸发射出去,要靠击发装置可靠地点燃底火来实现。当 击针中屯、偏离炮円理论中屯、时,击针不能准确击中底火中屯、,过大的偏差会造成击发不可 靠,甚至损坏击针。在火炮的制造、装配、维修W及使用过程中,火炮击针击痕偏屯、度是必须 检测的项目之一。
[0003] 由标准号为2977A-2006的国家军用标准提供的火炮击针击痕偏屯、度测量方法是 通过击针2次打击装有铅(或软金属或黄蜡)底火的药筒实现间接人工测量。该方法是W第 1次击痕与药筒转180°后的第2次击痕的重叠量来计算火炮击针击痕偏屯、度,要求2次击 发之间药筒正好旋转180°。在检测现场,由于是人工操作很难控制药筒正好旋转180°, 导致测量精度并不理想。因此,从测量精度和使用快捷方便角度出发,都需要开发一种新的 检测方法W代替传统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火炮击针击痕偏屯、度进行精准测量的火炮击针击痕 偏屯、度测量方法。
[0005] 本发明的步骤是: 1) 将药筒上底火去掉,在药筒底火室内装入软金属或石蜡; 2) 将药筒装入药室内进行第1次击发; 3) 通过数字图像采集系统对单个击痕图像进行采集; 4) 将药筒每旋转就再击发1次;总击发次数至少3次,所有击痕之间并不完全重合; 5) 通过数字图像采集系统对多次击发后的击痕图像进行采集; 6) 对3)中的单个击痕外缘通过最小二乘原理拟合圆,得到单个击痕的圆半径护;对5) 中的多次击发后的整个击痕轮廓进行处理,得到最小外接圆半径冀;按式(1)计算火炮击 针击痕偏必度站;:
其中:软金属是指铜或铅。
[000引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是火炮静态检测火炮击针击痕偏屯、度的间接测量方法,不需要严格控制药筒 旋转角度,现场操作简单。
[0007] 2)本发明通过数字图像采集系统进行击痕图像采集,减少了人工观测误差;通过 最小二乘原理拟合圆,提高了击痕直径的测量精度。
[0008] 3)本发明现场操作简单(只需要旋转药筒进行击发和采集击痕图像),而复杂的事 后数据处理都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因此本发明使用方便的同时保证了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击痕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本发明的步骤是: 1) 将药筒上底火去掉,在药筒底火室内装入软金属或石蜡; 2) 将药筒装入药室内进行第1次击发; 3) 通过数字图像采集系统对单个击痕图像进行采集; 4) 将药筒每旋转一定角度就再击发1次;总击发次数至少3次,所有击痕之间并不完 全重合; 5) 通过数字图像采集系统对多次击发后的击痕图像进行采集; 6) 对3)中的单个击痕外缘通过最小二乘原理拟合圆,得到单个击痕的圆半径斯:;对 5)中的多次击发后的整个击痕轮廓进行处理,得到最小外接圆半径^ ;按式(1)计算火炮 击针击痕偏屯、度姆
其中:软金属是指铜或铅。
[0011] 实施例: W某型火炮为本发明实施例。单个击痕的拟合圆直径为3.1mm,多次击发后的整个击 痕的最小外接圆半径为2. 3mm;因此,击针偏屯、度为0.75mm,多次测量结果的示值重复性 大于97 %。
【主权项】
1. 一种火炮击针击痕偏心度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是: 1) 将药筒上底火去掉,在药筒底火室内装入软金属或石蜡; 2) 将药筒装入药室内进行第1次击发; 3) 通过数字图像采集系统对单个击痕图像进行采集; 4) 将药筒每旋转就再击发1次;总击发次数至少3次,所有击痕之间并不完全重合; 5) 通过数字图像采集系统对多次击发后的击痕图像进行采集; 6) 对3)中的单个击痕外缘通过最小二乘原理拟合圆,得到单个击痕的圆半径;对5) 中的多次击发后的整个击痕轮廓进行处理,得到最小外接圆半径A;按式(1)计算火炮击 针击痕偏心度摩::⑴; 其中:软金属是指铜或铅。
【专利摘要】一种火炮击针击痕偏心度测量方法,属于测量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火炮击针击痕偏心度进行精准测量的火炮击针击痕偏心度测量方法。本发明的步骤是:将药筒上底火去掉;将药筒装入药室内进行第1次击发;通过数字图像采集系统对单个击痕图像进行采集;将药筒每旋转就再击发1次;总击发次数至少3次;通过数字图像采集系统对多次击发后的击痕图像进行采集;对上述单个击痕外缘通过最小二乘原理拟合圆,得到单个击痕的圆半径????????????????????????????????????????????????;对上述多次击发后的整个击痕轮廓进行处理,得到最小外接圆半径;计算获得火炮击针击痕偏心度。本发明是火炮静态检测火炮击针击痕偏心度的间接测量方法,不需要严格控制药筒旋转角度,现场操作简单。
【IPC分类】G01B11/08, G01B11/27, G06F19/00
【公开号】CN105115448
【申请号】CN201510265486
【发明人】霍李, 王媛, 刘景江, 江明义, 胡桂梅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63853部队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