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贮油筒组件试漏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95154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贮油筒组件试漏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贮油筒组件加工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贮油筒组件试漏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贮油筒组件是减震器上的重要组件之一,它由贮油筒和吊环焊接而成。由于贮油筒需要贮油,因此完成焊接后需要进行试漏,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贮油筒组件试漏装置,欲对贮油筒试漏。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贮油筒组件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⑴和空压机(12),其中机架(I)顶部安装有一个矩形的试漏水池(2),在试漏水池的底部开有一个排水孔(2a),该排水孔中堵有用于封水的堵头(3);所述试漏水池(2)的内底面左右并排有两个贮油筒组件支撑块(4),该贮油筒组件支撑块的顶部前后并排有一组圆弧形的定位缺口(4a);两块所述贮油筒组件支撑块(4)上的定位缺口(4a)的大小相同,左边贮油筒组件支撑块上的定位缺口(4a)高于右边贮油筒组件支撑块上的定位缺口(4a),且两个对应定位缺口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该轴心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α ),该夹角的数值为30° —60° ;
[0005]所述试漏水池(2)左侧壁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个安装架(5),该安装架上安装有一个气缸(6)和两个导向套(7),这两个导向套对称设在气缸(6)的前、后侧,且两个导向套(7)的轴心线均与气缸(6)活塞杆的轴心线平行,且气缸(6)活塞杆的轴心线与所述定位缺口(4a)的轴心线平行;所述气缸(6)的活塞杆穿过试漏水池(2)上的过孔后,伸到该试漏水池内,并在气缸¢)的活塞杆伸入端固定有一个通气块(8),而通气块左端面的前、后侧分别固定有一根导向杆(9),这两根导向杆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导向套(7)滑动配合;
[0006]所述通气块(8)的右端面前后并排有一组压头(10),该压头与所述定位缺口(4a)——对应,每个压头(10)上沿轴向开有一个中心出气孔(10a),且中心出气孔(1a)的轴心线分别与对应定位缺口(4a)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有所述压头(10)的中心出气孔(1a)分别通过对应的支气孔(Sa)与同一个主气孔(Sb)连通,该支气孔(Sa)与主气孔(8b)均开在所述通气块(8)上,且主气孔(8b)的进气端接有一个进气接头(11);
[0007]所述空压机(12)通过一根第一进气管(13)对气缸(6)供气,该空压机同时接有一根第二进气管(14),该第二进气管从所述试漏水池(2)顶部伸入该试漏水池中,并与所述进气接头(11)相接,且第二进气管(14)上装有阀门(15),从而有选择地对主气孔(8b)和中心出气孔(1a)供气。
[0008]试漏前,先依次在试漏水池内加入清水,清水的液面略高于定位缺口,然后在两块贮油筒组件支撑块之间放置一个贮油筒组件,每个贮油筒组件支撑两块贮油筒组件支撑块的定位缺口上;然后启动空压机,该空压机对气缸供气,从而驱使通气块带动所有压头向右移动,这些压头的右端部分别与对应贮油筒组件的贮油筒紧密接触,从而实现密封;同时,空压机通过第二进气管对所有压头的中心出气孔供气,且中心出气孔向贮油筒内吹气,若贮油筒与吊环没焊接好,则对应处会冒气泡,这样就表式这个贮油筒组件不合格,反之则合格。需要说明的是,试漏时,需要打开阀门,完成试漏后便关闭阀门。另外,夹角(α)的设置,目的是为了让压头(10)与贮油筒在水面上紧密接触,从而防止发生气泡,进而避免误判。
[0009]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能方便、快捷地对贮油筒组件进行试漏,试漏观察方便、醒目,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0010]作为优化设计,所述压头(10)的左端部为圆柱部,其右端部为锥形部。
[0011]采用以上结构设计,压头(10)的锥形部伸入贮油筒内,从而能够很好地起到密封作用,从而改善试漏效果。
[0012]有益效果:本发明能方便、快捷地对贮油筒组件进行试漏,试漏观察方便、醒目,且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2所不,一种It油同组件试漏装置,王要由机架1、试漏水池2、堵头3、|!二油筒组件支撑块4、安装架5、气缸6、导向套7、通气块8、导向杆9和压头10构成。其中,机架I为框架结构,该机架I由角钢焊接而成。机架I的顶部安装有一个矩形的试漏水池2,在试漏水池2的底部开有一个排水孔2a,该排水孔2a中堵有用于封水的堵头3,需要防水时取下堵头3即可。试漏水池2的内底面左右并排有两个贮油筒组件支撑块4,该贮油筒组件支撑块4的顶部前后并排有一组圆弧形的定位缺口 4a。两块贮油筒组件支撑块4上的定位缺口 4a的大小相同,左边贮油筒组件支撑块上的定位缺口 4a位置高于右边贮油筒组件支撑块上的定位缺口 4a,且两个对应定位缺口 4a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该轴心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α,该夹角的数值为30° —60°,并可进一步优选为40°、45°或50。。
[0017]试漏水池2左侧壁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个安装架5,该安装架5上安装有一个气缸6和两个导向套7,这两个导向套7对称设在气缸6的前侧和后侧,而两个导向套7的轴心线均与气缸6活塞杆的轴心线平行,且气缸6活塞杆的轴心线与定位缺口 4a的轴心线平行。气缸6的活塞杆穿过试漏水池2上的过孔后,伸到该试漏水池内,并在气缸6的活塞杆伸入端固定有一个通气块8,而通气块8左端面的前侧和后侧分别固定有一根导向杆9,这两根导向杆9分别与对应侧的导向套7内孔滑动配合。
[0018]如图1、2所示,通气块8的右端面前后并排有一组压头10,该压头10与定位缺口4a——对应,每个压头10上沿轴向开有一个中心出气孔10a,且中心出气孔1a的轴心线分别与对应定位缺口 4a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作为优选,压头10的左端部为圆柱部,其右端部为锥形部。所有压头10的中心出气孔1a分别通过对应的支气孔8a与同一个主气孔8b连通,该支气孔8a与主气孔8b均开在通气块8上,且主气孔8b的进气端接有一个进气接头11。
[0019]空压机12通过一根第一进气管13对气缸6供气,该空压机12同时接有一根第二进气管14,该第二进气管14从试漏水池2顶部伸入该试漏水池中,并与所述进气接头11相接,且第二进气管14上装有阀门15,从而有选择地对主气孔8b和中心出气孔1a供气。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贮油筒组件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I)和空压机(12),其中机架(I)顶部安装有一个矩形的试漏水池(2),在试漏水池的底部开有一个排水孔(2a),该排水孔中堵有用于封水的堵头(3);所述试漏水池(2)的内底面左右并排有两个贮油筒组件支撑块(4),该贮油筒组件支撑块的顶部前后并排有一组圆弧形的定位缺口(4a);两块所述贮油筒组件支撑块(4)上的定位缺口(4a)的大小相同,左边贮油筒组件支撑块上的定位缺口(4a)高于右边贮油筒组件支撑块上的定位缺口(4a),且两个对应定位缺口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该轴心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U),该夹角的数值为30° -60° ; 所述试漏水池(2)左侧壁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一个安装架(5),该安装架上安装有一个气缸(6)和两个导向套(7),这两个导向套对称设在气缸(6)的前、后侧,且两个导向套(7)的轴心线均与气缸(6)活塞杆的轴心线平行,且气缸(6)活塞杆的轴心线与所述定位缺口(4a)的轴心线平行;所述气缸(6)的活塞杆穿过试漏水池(2)上的过孔后,伸到该试漏水池内,并在气缸¢)的活塞杆伸入端固定有一个通气块(8),而通气块左端面的前、后侧分别固定有一根导向杆(9),这两根导向杆分别与对应侧的所述导向套(7)滑动配合; 所述通气块(8)的右端面前后并排有一组压头(10),该压头与所述定位缺口(4a) —一对应,每个压头(10)上沿轴向开有一个中心出气孔(10a),且中心出气孔(1a)的轴心线分别与对应定位缺口(4a)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所有所述压头(10)的中心出气孔(1a)分别通过对应的支气孔(Sa)与同一个主气孔(Sb)连通,该支气孔(Sa)与主气孔(8b)均开在所述通气块(8)上,且主气孔(8b)的进气端接有一个进气接头(11); 所述空压机(12)通过一根第一进气管(13)对气缸(6)供气,该空压机同时接有一根第二进气管(14),该第二进气管从所述试漏水池(2)顶部伸入该试漏水池中,并与所述进气接头(11)相接,且第二进气管(14)上装有阀门(15),从而有选择地对主气孔(8b)和中心出气孔(1a)供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贮油筒组件试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10)的左端部为圆柱部,其右端部为锥形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贮油筒组件试漏装置,机架顶部安装有试漏水池,在试漏水池的底部开有排水孔;试漏水池的内底面左右并排有两个贮油筒组件支撑块,贮油筒组件支撑块的顶部前后并排有一组圆弧形的定位缺口;两个对应定位缺口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轴心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一个夹角;试漏水池左侧壁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架,安装架上安装有一个气缸和两个导向套;气缸的活塞杆伸入端有通气块;通气块的右端面前后并排有一组压头,压头与定位缺口一一对应,每个压头上沿轴向开有一个中心出气孔,中心出气孔的轴心线分别与对应定位缺口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本发明能方便、快捷地对贮油筒组件进行试漏,试漏观察方便、醒目。
【IPC分类】G01M3/10
【公开号】CN105115674
【申请号】CN201510528032
【发明人】黄海, 蒋文革
【申请人】重庆川东减震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