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视阵列sar的回波稀疏获取及其三维成像方法

文档序号:9416268阅读:6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视阵列sar的回波稀疏获取及其三维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雷达数据获取和信号处理领域,特别涉及到高分辨前视阵列SAR的低 采样率和小数据量的信号获取和三维成像,通常适用于低空近距离平台上正前方场景的三 维观测。
【背景技术】
[0002] 在雷达三维成像领域,前视阵列SAR近年来获得了许多科研机构和学者的关注与 研究。它适用于高频段(如毫米波)雷达的低空近距离对地观测,具备近实时获取平台前 下方观测场景三维图像的优势,为飞行平台的地物匹配制导、自主导航和降落等应用提供 了一种全新的、全天时全天候工作的方式。前视阵列SAR采用宽带发射信号的匹配滤波实 现距离向的高分辨,采用跨航向天线阵列的波束形成实现跨航向的高分辨,采用沿航向多 个脉冲的虚拟孔径合成实现沿航向的高分辨,实现前下方观测场景的三维成像。当前,高分 辨前视阵列SAR三维成像系统面临如下问题:(1)大的信号带宽增加了系统收发组件的复 杂度和成本,而且当前的硬件水平也难以满足系统超高距离分辨率的要求,如何利用瞬时 小带宽的信号合成大带宽的高分辨信号?(2)若系统满足奈奎斯特采样要求,三维高分辨 率导致系统的数据量十分巨大,给存储、传输和处理带来很大压力,如何利用观测场景的稀 疏性降低回波数据量?
[0003] 目前,已经实现前视阵列SAR系统低采样率接收的方法是调频连续波(FMCW)技 术(梁毅,王虹现,张龙,保铮,基于二维Chirp-Z变换的前视FMCW雷达成像新方法,中国 科学:信息科学,2010,40 (5),719-731)、(候海平,曲长文,杨检,苏峰,改进的机载阵列调 频连续波合成孔径雷达前视成像方法,电波科学学报,2011,26(5),944-950)和(张英杰, 王彦平,谭维贤,洪文,基于FMCW的机载前视阵列SAR FS成像方法,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 报,2013, 30 (3),372-380)。其降低采样率的方法是去调频接收技术,即首先将接收回波与 参考信号混频处理,然后以较低的采样率接收混频后的信号。该采样率取决于场景宽度和 调频率,对于前视阵列SAR来说,其采样率远小于调频带宽。
[0004] 以上文献主要研究利用该技术解决前视阵列SAR的二维成像,是否可以实现三维 成像尚未见到公开报道。而且,由于该方法无法避开机下点回波,而机下点回波通常又比较 强,抬高了系统基底噪声,甚至导致接收机饱和,系统无法正常工作。同时,由于接收机需要 连续不间断的采样,该方法也无法起到降低回波数据量的效果。
[0005] 另外,利用稀疏性降低回波数据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使接收阵元稀疏并 利用压缩感知或孔径综合技术恢复雷达图像,该方法同时降低了接收系统的成本和重量, 主要文献有 Wei ShunjuruZhang Xiaoling 和 Shi Jun 在 2011 年发表在 Progress in Electromag-netics Research 上的成果"Linear array SAR imaging via compressed sensing"。二是在沿航向和跨航向的接收阵列上二维稀疏采样,然后利用后向投影算法恢 复三维图像,主要文献有Shi Jun、Zhang Xiaoling、Yang Jianyu等2010年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上的成果''APC trajectory design for 'One-Active' linear-array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SAR',〇
[0006] 由于前视阵列SAR在跨航向和沿航向上的稀疏特性与实际地面场景的散射特性、 地形起伏等有关,以上两种方法都无法形成普遍适用的稀疏获取方案。而且,前视阵列SAR 的最优稀疏特性并不在跨航向或沿航向上,以上两种方法的稀疏采样效果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0007]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结合地面散射源在三维空 间中的稀疏特性,通过对收发脉冲载频、带宽和沿航向位置的优化设计,设计一种距离向频 域和沿航向时域回波二维稀疏采样的方法;为重构稀疏采样后的回波数据,利用压缩感知 算法实现稀疏信号的重构,并最终实现三维图像重组。
[0008]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 步骤一,系统发射模式优化
[0010] 确定发射小带宽脉冲信号的带宽B :
[0011] 小带宽脉冲信号的带宽B满足B〈CV(2X SR),且当AR>SR/2时,要求B〈C/ (4X AR);其中C表示电磁波的传播速度,δ R表示距离分辨率,AR表示沿航向孔径合成 对应的最大距离弯曲量;
[0012] 确定每个脉冲的中心频率圪:
[0013] 脉冲的中心频率^服从区间[f (4X δ R),f>cy (4X δ R)]上的均匀分布且两 两互不相关;其中f。表示载波中心频率;
[0014] 确定相邻脉冲的沿航向采样间隔δ X :
[0015] 采样间隔δ X服从区间[χ_,χ_]上的均匀分布且两两互不相关;其中χ_表示最 小采样间隔,X_表示最大采样间隔;
[0016] 该系统总的稀疏采样比可表示为Aparae =:?^/Μ?:,其中,f表示相邻脉冲的平均 采样间隔,记为^ = (imin + )/2,M = CV(2XBX δ R);
[0017]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设置的参数,采用单发射天线、多接收阵列天线方式发射小带 宽脉冲信号,接收阵列跨航向均匀排列且同时接收回波信号;
[0018] 步骤三,按照沿航向顺序对接收的每个脉冲的散射回波进行二维成像处理,其中 利用长孔径接收阵列的波束形成实现跨航向的高分辨,利用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实现 距离向的高分辨;
[0019] 步骤四,利用时域校正距离走动算法实现沿航向距离走动校正;
[0020] 步骤五,依次取出每个跨航向上每个距离门的沿航向回波数据,排列成回波矢量; 同时构造每个回波矢量对应的测量矩阵,并利用压缩感知算法实现散射源散射系数的重 构;
[0021] 步骤六,将重构的所有散射系数定位到其所在的三维位置,实现三维图像重构。
[0022]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0023] 1.本发明显著降低前视阵列SAR系统的接收采样率和回波数据量,进而降低系统 成本和复杂度,为前视阵列SAR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0024] 2.针对以上时频域二维稀疏接收的回波数据,利用压缩感知技术实现了地面散射 源的稀疏重构,该方法也为稀疏SAR成像中的距离校正难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
【附图说明】
[0025] 图1是前视阵列SAR系统对地观测示意图;
[0026] 图2是距离走动校正后距离门对应的空间位置示意图;
[0027] 图3是前视阵列SAR稀疏三维成像方法流程图;
[0028] 图4是水平地表的三维图像重构结果;
[0029] 图5是起伏地形的三维图像重构结果;
[0030] 图6是存在层叠情况的垂直墙面的三维图像重构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 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0032] 图1给出了前视阵列SAR系统对地观测示意图。载机在观测条带上方H高度处沿 某个方向水平匀速飞行,速度为V。接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