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8513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测试气体在煤岩或页岩在中吸附量的实验设备主要是等温吸附仪,这种等温吸附仪主要测试纯气体在煤岩或页岩中的吸附量。目前,还没有混合气体配气系统与吸附系统一体化的实验测试装置。测试混合气体在煤岩或页岩中的吸附量需要单独配制混合气体,再利用等温吸附仪进行吸附量的测试。这样的测试方法不能按照实验要求随时改变混合气体的浓度比,只能按照既定的浓度比提前配制好气体,从而带来操作上的不变。同时提前配制好的混合气体不能长时间放置。由于混合气体中气体的密度不同,长期放置会导致气体的分层现象,密度较小的气体会浮在储气罐的上部,而密度较大的气体则会沉到储气罐下部。所以在实际吸附过程中先吸附密度较小的气体,后吸附密度较大的气体,实际吸附的混合气体的浓度配比与实验设计的浓度配比不一致,导致较大的实验误差。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混合气体配气系统与吸附系统的一体化,克服操作不便和储气罐中气体的分层现象,降低实验误差。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的实验测试装置。通过改进实验装置,更精确的测量混合气体在煤岩或页岩中的吸附量。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第一储气瓶和第二储气瓶分别与气体混合容器连通,气体混合容器通过储气箱依次连通参考罐和样品罐,第一储气瓶和第二储气瓶与气体混合容器之间设置第一电磁阀、第一电磁流量计和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流量计。
[0005]气体混合容器中安装旋转叶片,用低频电动机带动。
[0006]气体混合容器与第一真空栗连通,中间设置第三止回阀。
[0007]参考罐和样品罐放置于恒温箱中。
[0008]参考罐和样品罐连通管道之间设置第五电磁阀和第三压力传感器。
[0009]气体混合容器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
[0010]在第一电磁流量计与气体混合容器之间设置止回阀,在的电磁流量计与气体混合容器之间设置止回阀。
[0011]气体混合容器与储气箱之间依次设置第三电磁阀和加压栗,储气箱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
[0012]参考罐与第二真空栗连通,中间设置第四止回阀。
[0013]恒温箱中设置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实现了混合气体配制系统与吸附系统的一体化,可根据实验需要随时改变混合气体的浓度比;该发明设置气体混合容器,低频电动机带动旋转叶片转动,充分混合气体,克服了混合气体由于长时间放置造成的气体分层现象;本发明在接通大气的气路上设置止回阀,有效防止空气进入系统。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便利,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1、第一储气瓶,2、第二储气瓶,3、第一压力表,4、第二压力表,5、第一电磁阀,6、第二电磁阀,7、第一电磁流量计,8、第二电磁流量计,9、第一止回阀,1、第二止回阀,11、第三止回阀,12、第三电磁阀,13、第一压力传感器,14、加压栗,15、第二压力传感器,16、储气箱,17、第一真空栗,18、第三压力传感器,19、第四电磁阀,20第四止回阀,21、第五电磁阀,22、气体混合容器,23、第一旋转叶片,24、第二旋转叶片,25、第三旋转叶片,26、低频电动机,27、恒温箱,28、参考罐,29、样品罐,30、加热器,31、温度传感器,32、第二真空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第一储气瓶I和第二储气瓶2分别与气体混合容器22连通,气体混合容器22通过储气箱16依次连通参考罐28和样品罐29,第一储气瓶I和第二储气瓶2与气体混合容器22之间设置第一电磁阀5、第一电磁流量计7和第二电磁阀6、第二电磁流量计8。第一储气瓶I和第二储气瓶2分别设置第一压力表3和第二压力表4,气体混合容器22中安装旋转叶片,用低频电动机26带动。气体混合容器22与第一真空栗17连通,中间设置第三止回阀11。参考罐28和样品罐29放置于恒温箱27中。参考罐28和样品罐29连通管道之间设置第五电磁阀21和第三压力传感器18。气体混合容器22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13。在第一电磁流量计7与气体混合容器22之间设置止回阀9,在的电磁流量计8与气体混合容器22之间设置止回阀10。气体混合容器22与储气箱16之间依次设置第三电磁阀12和加压栗14,储气箱16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15。参考罐28与第二真空栗32连通,中间设置第四止回阀20。恒温箱27中设置加热器30和温度传感器31。
[0017]具体操作过程:
第一步:将样品(吸附剂)装入样品罐中。
[0018]第二步:关闭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6、第三电磁阀12,打开第一止回阀9、第二电止回阀10、第三止回阀11、第四电磁阀19、第五电磁阀21,启动第一真空栗17和第二真空栗32,对混合气体配气系统和吸附系统抽真空。
[0019]第三步:关闭第三止回阀11和第三电磁阀12,打开第一电磁阀5、第二电磁阀6、第一止回阀9和第二止回阀10,使第一储气瓶I和第二储气瓶2中的两种气体分别经过第一电磁流量计7和第二电磁流量计8,到达设定的浓度比。
[0020]第四步:关闭所有电磁阀和止回阀。
[0021]第五步:向恒温箱27中加入硅油或水,启动加热器30,加热到设定温度,并保持该温度。
[0022]第六步:启动低频电动机26,带动第一旋转叶片23、第二旋转叶片24、第三旋转叶片25旋转,使气体混合容器21中两种气体充分混合。
[0023 ] 第七步:关闭低频电动机26、第一止回阀9、第二止回阀1、第三止回阀11、第四止回阀20、第五电磁阀21,打开第三电磁阀12和第四电磁阀19,启动加压栗14,直到储气箱16内压力达到设定的最高压力,然会打开第五电磁阀21,等待吸附系统内吸附平衡,观察吸附系统是否漏气,若不漏气,进行下一步。
[0024]第八步:关闭第四电磁阀19,打开第四止回阀20和第五电磁阀21,启动第二真空栗32,对吸附系统抽真空。
[0025]第八步:关闭第四止回阀20、第五电磁阀21,打开第三电磁阀12和第四电磁阀19,启动加压栗向参考罐28中充入配制好的混合气体,加压到设定压力。
[0026]第九步:关闭第三电磁阀12、停止加压栗14,等待压力稳定,记录压力值。
[0027]第十步:打开第五电磁阀21,直到吸附系统内压力达到平衡,记录此时的压力值。
[0028]第十一步:关闭第五电磁阀21。
[0029]重复步骤第七步?第十一步,根据设定压力,不断增压,测试不同压力下样品对混合气体的吸附量。
[0030]利用吸附平衡前后的压力差、浓度比结合波义耳定律计算样品对混合气体的吸附量。
【主权项】
1.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储气瓶(I)和第二储气瓶(2)分别与气体混合容器(22)连通,气体混合容器(22)通过储气箱(16)依次连通参考罐(28)和样品罐(29),第一储气瓶(I)和第二储气瓶(2)与气体混合容器(22)之间设置第一电磁阀(5 )、第一电磁流量计(7 )和第二电磁阀(6 )、第二电磁流量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混合容器(22 )中安装旋转叶片,用低频电动机(26 )带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混合容器(22)与第一真空栗(17)连通,中间设置第三止回阀(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参考罐(28)和样品罐(29)放置于恒温箱(27)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参考罐(28)和样品罐(29)连通管道之间设置第五电磁阀(21)和第三压力传感器(1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混合容器(22)设置第一压力传感器(1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第一电磁流量计(7)与气体混合容器(22)之间设置止回阀(9),在的电磁流量计(8)与气体混合容器(22)之间设置止回阀(1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混合容器(22)与储气箱(16)之间依次设置第三电磁阀(12)和加压栗(14),储气箱(16)设置第二压力传感器(15)。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参考罐(28)与第二真空栗(32)连通,中间设置第四止回阀(20)。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恒温箱(27)中设置加热器(30)和温度传感器(31)。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气体在煤岩/页岩中的吸附量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储气瓶(1)和第二储气瓶(2)分别与气体混合容器(22)连通,气体混合容器(22)通过储气箱(16)依次连通参考罐(28)和样品罐(29),第一储气瓶(1)和第二储气瓶(2)与气体混合容器(22)之间设置第一电磁阀(5)、第一电磁流量计(7)和第二电磁阀(6)、第二电磁流量计(8)。
【IPC分类】G01N15/08, G01N7/04
【公开号】CN105547908
【申请号】CN201610041259
【发明人】李希建, 李维维, 沈仲辉, 黄海帆
【申请人】贵州大学
【公开日】2016年5月4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