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典随机共振信号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10551227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非经典随机共振信号检测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经典随机共振信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设立一个非经典随机共振系统模型,该随机共振系统通过非线性朗之万Langevin方程进行描述;2)设定系统的参数,使随机共振系统处于三稳状态;3)将含噪信号输入上述三稳随机共振系统中;4)将输入的含噪信号通过四阶龙格?库塔数值计算方法对系统方程进行求解,求得的解即为三稳随机共振系统的输出信号。本发明采用的三稳随机共振系统具有较好的降噪性能,能够从噪声环境中检测出信号。
【专利说明】
非经典随机共振信号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信号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非经典随机共振信号 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信号检测和处理在机械、航天、舰船、建筑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 作用,在实际测量中,信号常常被大量的噪声或干扰所淹没,所以,如何在噪声背景下把有 用信号提出出来时信号处理技术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在传统的微弱信号检测研究中,提出 的抑制噪声的技术方法有:数字锁相技术、Boxcar积分器和相干检测技术等等。但是这些技 术在抑制噪声的同时,有用信号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在强噪声背景下,目前的 信号检测与处理方法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噪声频率接近信号频率下的弱信号检测更是一个 难以解决的问题。
[0003] 随机共振理论由Benzi等人于1981年在研究古气象冰川问题时提出。在以往的信 号检测过程中,噪声往往被认为是对检测结果产生消极影响而遭到排除。然而,随机共振理 却给出噪声也可以是一种有益信号的结论,随机共振理论认为:噪声在非线性系统中可以 起积极作用,在驱动信号湮没在噪声信号的情况下,噪声信号和驱动信号一同输入随机共 振系统后得到的结果可以增强输出信号,其另外一个表现形式为: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得到 明显提升。因此,随机共振理论的出现对信号检测与处理领域提供了新型的解决方案。
[0004] 随机共振在信号检测方面的研究开始于传统双稳系统,至今有较多研究成果:在 1992年N.G. Stocks在文献中首次提到在欠阻尼单稳系统中也发现了随机共振现象,改变了 人们对随机共振的传统认识;万频等人在2011年将单稳随机共振应用于信号检测中并获得 有意义的研究结果。
[0005] 吴福根等人在论文《光学多稳系统临界现象的平均场理论》中提出了一个光学多 稳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进行光学非线性耗散系统方面的研究。本发明利用其中的三稳系统 模型,对其进行基于随机共振的信号检测研究与分析,得到一种新的非经典随机共振信号 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选用了一种非经典的三稳态模型作为研究和分析对象,提出 了一种非经典随机共振信号检测方法,该方法可用于噪声背景下的信号检测和特征提取。
[0007] 本发明非经典随机共振信号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设立一个非经典随机共振系统模型,该随机共振系统通过非线性朗之万 Langevin方程
进行描述,
[0009] 式中,U(x)为势函数且有
,其中,x为 标度化投射场,C为系统的控制参量;Acos2JiFt为系统输入的正弦信号;r (t)为噪声扰动信 号;
[0010] 2)设定系统的参数,令c<o,使随机共振系统处于三稳状态;
[0011] 3)将含噪信号输入上述三稳随机共振系统中;
[0012] 4)将输入的含噪信号通过四阶龙格-库塔数值计算方法对系统方程进行求解,求 得的解即为三稳随机共振系统的输出信号。
[0013] 在上述步骤2冲,当C=-0?埘,得到八次势函数: 此时系统为三稳随机共振系统。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应用于光学系统的多稳系统应 用到信号检测与处理中,并利用其中的三稳系统模型,对其进行基于随机共振的信号检测 研究与分析,得到了一种新的非经典随机共振信号检测方法,本发明采用的三稳随机共振 系统具有较好的降噪性能,能够从噪声环境中检测出信号。
【附图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检测方法的原理图。
[0016] 图2是三稳态势函数曲线图;
[0017] 图3是含噪输入信号的时域图;
[0018] 图4是经三稳随机共振系统处理后的输出信号时域图;
[0019] 图5是图4输出信号的频谱分析图;
[0020] 图6是信噪比增益SNRgain随噪声强度D的变化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附图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内容,但本发明的内容不 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0022] 图1是本发明非经典随机共振信号检测方法的原理图,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0023] 1)设立一个非经典随机共振系统,该随机共振系统通过非线性朗之万Langevin方 程
进行描述,
[0024]式中,U(x)为势函数且有
,其中,x为 标度化投射场,C为系统的控制参量;Acos2JiFt为系统输入的正弦信号;r (t)为噪声扰动信 号;
[0025] 2)设定系统的参数,令C<0,使随机共振系统处于三稳状态;具体选取当C= 一 0.1 时,可得到八次势函数:
势函数曲线如图2所示,此时 系统为三稳随机共振系统;
[0026] 3)将含噪信号输入上述三稳随机共振系统中;在输入的含噪信号AC〇S23iFt+r(t) 中,令厶=0.25^ = 0.01他,「(〇为高斯白噪声,采样点数1=16384,采样频率?3取?3/^ = 128,得到如图3所示的含噪输入信号的时域图;
[0027] 4)将输入的含噪信号通过四阶龙格-库塔数值计算方法对系统方程进行求解,求 得的解即为三稳随机共振系统的输出信号(如图4所示),该输出信号相比于输入系统的含 噪正弦信号(图3),波形改善很大。
[0028]对输出信号进行FFT变换可得到其频谱图(如图5所示),由图5可见正弦信号的频 率分量得到凸显,噪声部分尤其是噪声的高频部分被有效抑制。
[0029]从时域波形图(图4)和频域频谱图(图5)均证实该三稳随机共振系统从噪声环境 中检测出信号的有效性。
[0030] 随机共振现象的测度参数:
[0031] 随机共振理论应用到信号检测与处理中,需要有一些定量的描述来判定随机共振 所产生的作用是否达到积极效果,也就是说需要定义一些随机共振的测度。本发明给出信 噪比增益SNRgain测度定义。
[0032] 信噪比增益SNRgain定义如下:
[0034] 式中,SNRgain为信噪比增益,SNRout为输出端信噪比,SNRin为输入端信噪比。 [0035]信噪比定义如下:
[0037]式中,S(Fo)为Fo频率的信号功率,P为系统总功率,由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组成。 [0038]设输入三稳随机共振系统的含噪正弦信号为A C〇S(23iF()t)+r (t),经过采样频率 为^的采样,得到长度为L的离散序列Z(l),再通过四阶龙格-库塔方法进行数值求解,得到 三稳随机共振系统的输出信号X(l),再对X(l)进行FFT处理,可得其频谱分布X(k):
[0039] Xik) = 2 /-0
[0040] 设输出端信号中F〇频率分量的单边谱幅值为X(kQ),且有
[0041] 可得到输出端信噪比:
[0043]同理可得输入端信噪比:
[0045]式中,Z(ko)为输入端信号中Fo频率分量的单边谱幅值。
[0046] 在得知SNRout和SNRin的情况下,可计算得到信噪比增益SNRgain。
[0047] 在输入的含噪信号厶(^2冲七+「(〇中,令八=0.25^ = 0.01抱,「(〇为高斯白噪 声,采样点数L= 16384,采样频率Fs取Fs/F= 128,每一个点取20次重复实验下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实验数值,进行信噪比增益SNRgain的计算,按高斯白噪声强度递增选择20个点进行实 验并作图,得到信噪比增益SNRgain曲线(如图6所示)。
[0048]从图中可以清晰的看到:信噪比增益SNRgain随着噪声强度D的增大,先递增,在大 约D = 0.3时达到波峰,然后随着D的继续增加而减小,该曲线呈现单峰随机共振现象,且数 值远大于1,从更本质的层面说明该三稳随机共振系统具有较好的降噪性能,能够从噪声环 境中检测出信号。
【主权项】
1. 一种非经典随机共振信号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W下步骤: 1) 设立一个非经典随机共振系统模型,该随机共振系统通过非线性朗之万Langevin方 乘进行描述, 式中,U(X)为势函数且有其中,X为标度 化投射场,C为系统的控制参量;Acos23iFt为《统输入的止弦信号;r U)为噪声扰动信号; 2) 设定系统的参数,令C<0,使随机共振系统处于=稳状态; 3) 将含噪信号输入上述=稳随机共振系统中; 4) 将输入的含噪信号通过四阶龙格-库塔数值计算方法对系统方程进行求解,求得的 解即为S稳随机共振系统的输出信号。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经典随化最振倍耳捻娜I节决置賠化#干,在所述步骤2) 中,当C= -O . 1时,得到八次势函数比时系统为立稳 随机共振系统。
【文档编号】G01H17/00GK105910703SQ201610250998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1日
【发明人】万频, 张 杰, 王永华, 李学聪
【申请人】广东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