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84629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红外热像仪、外壳、第一支架、距离调整结构,其中,所述红外热像仪表面均匀分布有N个预热孔,所述红外热像仪内壁设有干燥层,所述外壳内中部固定有电热棒,所述外壳内底部固定有电扇,集气罩下端的入风口与所述外壳的开口端连接,集气罩的上端出风口与排气主管的一端连接,排气主管的另一端通过分流阀与N个排气支管连接,N个排气支管的另一端与分别与N个气针连接,所述距离调整结构包括:电机、齿轮、齿条、第一杆、第二杆,实现了设备设计合理,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时安全性较高,预热速度快效果好,不容易受潮的技术效果。
【专利说明】
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红外检测仪研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红外探测器和光学成像物镜接受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分布图形反映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从而获得红外热像图,这种热像图与物体表面的热分布场相对应。通俗地讲红外热像仪就是将物体发出的不可见红外能量转变为可见的热图像。热图像的上面的不同颜色代表被测物体的不同温度。
[0003]红外热像仪经常用于电力设备检测中,对电力设备进行红外成像,可以快速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检测其是否有故障,但是电力设备通常具危险性,如高压导电等,而红外热像仪需要在一定距离内才能够清晰的成像,则导致红外热像仪的成像距离与电力设备的安全距离形成了冲突,导致红外热像仪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时存在安全隐患。
[0004]且在现有技术中,红外热像仪在进行使用时,首先需要进行预热,任何一种热成像仪都需要经过预热才能保证测量结果和图像的质量,预热的时间也经常会跟着型号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在三到五分钟内预热完成,但是如果想要获得最准确的温度测量结果,需要等十分钟以上。这是因为红外热像探测器在检测环境温度目标的时候,输出是零,所以在探测器电路当中有温度传感器作为环温补偿,开机之后探测器、电路系统、显示屏等器件发热,可以让设备里面的温度在开机一段时间内持续上升,而温度传感器跟探测器的温度反应时间是不一样的,这样就会出现一定的测量误差,需要在设备内部的温度均衡以后,温度的检测精度才能有所保证。
[0005]而在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热毛巾进行焐热或者等待其自行预热,采用热毛巾只能够对红外热像仪外部进行加热,预热速度慢,效率差,且还容易导致红外热像仪受潮。
[0006]且在现有技术中,红外热像仪容易受潮,受潮后将导致红外热像仪的成像画面模糊不清晰,影响成像效果。
[0007]综上所述,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红外热像仪存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时存在安全隐患,预热速度慢效率差,容易受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解决了现有的红外热像仪存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时存在安全隐患,预热速度慢效率差,容易受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设备设计合理,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时安全性较高,预热速度快效果好,不容易受潮的技术效果。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红外热像仪、外壳、第一支架、距离调整结构,其中,所述红外热像仪表面均匀分布有N个预热孔,预热孔处设有孔盖,所述红外热像仪内壁设有干燥层,第一支架两端分别与红外热像仪和外壳螺纹连接;所述外壳内中部固定有电热棒,所述外壳内底部固定有电扇,所述外壳上端为开口状,集气罩下端的入风口与所述外壳的开口端连接,集气罩的上端出风口与排气主管的一端连接,排气主管的另一端通过分流阀与N个排气支管连接,N个排气支管的另一端与分别与N个气针连接,所述排气主管内壁设有干燥层,所述排气主管内设有过滤网;所述电热棒和所述电扇均通过第一开关与蓄电池连接,所述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所述距离调整结构包括:电机、齿轮、齿条、第一杆、第二杆,第一杆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杆另一端为手持端,所述手持端上固定有第二开关,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条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杆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第二杆与所述红外热像仪连接;其中,所述齿条两端均设有一停止结构,所述停止结构包括:挡板、第三开关、缓冲弹簧,所述挡板竖直固定在所述齿条上,所述第三开关固定在所述挡板上,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另一端朝所述齿条中部延伸。
[0010]其中,当红外热像仪需要进行使用时,本设备可以快速高效的对红外热像仪进行预热,具体为:首先打开第一开关,使得蓄电池对电扇和电热棒供电,电热棒供电发热,电扇对电热棒吹风,使得热气流进入集气罩内进行收集,然后排气排气主管内,然后热气流通过排气支管进行传输,将孔盖打开,将气针插入预热孔内,通过气针对红外热像仪内部进行加热,均匀分布的预热孔可以实现对红外热像仪内部的均匀加热,且利用热气流进行加热,加热均匀且对内部元器件无损伤,且能够直接对红外热像仪内部进行均匀加热,加热速度快加热效果好,使得红外热像仪预热效果好,预热速度快。
[0011 ]进一步的,红外热像仪内壁设有干燥层,排气主管内壁设有干燥层,排气主管内设有过滤网,利用干燥层可以对水分进行吸收,对红外热像仪进行防潮保护,利用过滤网可以对气流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对红外热像仪进行防尘保护。
[0012]进一步的,第一支架两端分别与红外热像仪和外壳螺纹连接,利用第一支架可以将红外热像仪和外壳进行连接,当预热完成后,利用螺纹可拆卸连接,可以将加热的外壳取下,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检测,减轻设备的整体重量,便于进行操作。
[0013]进一步的,设备还包括距离调整结构,利用距离调整结构可以调整人与红外热像仪的距离,以及调整红外热像仪与被检测物体的距离,使得用户在对具有危险的物体进行检测时保持安全距离,具体为:用户通过第二开关,使得蓄电池对电机进行供电,通过第二开关可以使得电机正转和反转,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转动,使得齿条移动,进而使得第二杆移动,进而改变了第一杆和第二杆的整体长度,进而实现了调整人与红外热像仪的距离,以及调整红外热像仪与被检测物体的距离,使得在检测具有危险性的物体时,用户保持在安全距离外,同时红外热像仪距离近能够获得较好的成像效果,安全性较高。
[0014]进一步的,所述齿条两端均设有一停止结构,所述停止结构包括:挡板、第三开关、缓冲弹簧,所述挡板竖直固定在所述齿条上,所述第三开关固定在所述挡板上,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另一端朝所述齿条中部延伸,利用停止结构可以防止齿轮从齿条上滑轮,当滑动到齿条两端时,电机能够自动停止,避免齿轮滑落,在夜间视线不好不容易观察齿轮的位置,利用停止结构可以安全的进行操作,具体为:当齿轮移动到齿条的两端时,对缓冲弹簧进行撞击,利用缓冲弹簧进行缓冲,缓冲弹簧压缩变形,对第三开关进行挤压,使得第三开关按下,使得与第三开关连接的电机关闭,进而避免了齿轮继续转动,安全性较高。
[0015]其中,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状,所述外壳采用轴承钢制成,所述外壳表面涂有防锈漆。采用轴承钢可以保障设备的强度,凃防锈漆可以防止生锈。
[0016]其中,所述干燥层内填充有干燥剂。利用干燥剂可以对水分进行吸收。
[0017]其中,所述第一杆、所述第二杆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采用绝缘材料可以对用户进行保护。
[0018]其中,所述孔盖边缘设有密封圈。利用密封圈可以防止水气进入红外热像仪内部,对红外热像仪进行保护。
[0019]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设计为包括:红外热像仪、外壳、第一支架、距离调整结构,其中,所述红外热像仪表面均匀分布有N个预热孔,预热孔处设有孔盖,所述红外热像仪内壁设有干燥层,第一支架两端分别与红外热像仪和外壳螺纹连接;所述外壳内中部固定有电热棒,所述外壳内底部固定有电扇,所述外壳上端为开口状,集气罩下端的入风口与所述外壳的开口端连接,集气罩的上端出风口与排气主管的一端连接,排气主管的另一端通过分流阀与N个排气支管连接,N个排气支管的另一端与分别与N个气针连接,所述排气主管内壁设有干燥层,所述排气主管内设有过滤网;所述电热棒和所述电扇均通过第一开关与蓄电池连接,所述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所述距离调整结构包括:电机、齿轮、齿条、第一杆、第二杆,第一杆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杆另一端为手持端,所述手持端上固定有第二开关,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条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杆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第二杆与所述红外热像仪连接;其中,所述齿条两端均设有一停止结构,所述停止结构包括:挡板、第三开关、缓冲弹簧,所述挡板竖直固定在所述齿条上,所述第三开关固定在所述挡板上,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另一端朝所述齿条中部延伸的技术方案,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红外热像仪存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时存在安全隐患,预热速度慢效率差,容易受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设备设计合理,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时安全性较高,预热速度快效果好,不容易受潮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距离调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停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红外热像仪,2-外壳,3-第一支架,4-电热棒,5-电扇,6-集气罩,7-排气主管,8-分流阀,9-排气支管,I O-气针,11-过滤网,12-第一开关,13-蓄电池,14-预热孔,15-电机,16-齿轮,17-齿条,18-第一杆,19-第二杆,20-挡板,21-第三开关,22-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解决了现有的红外热像仪存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时存在安全隐患,预热速度慢效率差,容易受潮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设备设计合理,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时安全性较高,预热速度快效果好,不容易受潮的技术效果。
[0022]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3]实施例一:
在实施例一中,请参考图1-图3,提供了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红外热像仪1、外壳2、第一支架3、距离调整结构,其中,所述红外热像仪表面均匀分布有N个预热孔14,预热孔处设有孔盖,所述红外热像仪内壁设有干燥层,第一支架两端分别与红外热像仪和外壳螺纹连接;所述外壳内中部固定有电热棒4,所述外壳内底部固定有电扇5,所述外壳上端为开口状,集气罩6下端的入风口与所述外壳的开口端连接,集气罩的上端出风口与排气主管7的一端连接,排气主管的另一端通过分流阀8与N个排气支管9连接,N个排气支管的另一端与分别与N个气针10连接,所述排气主管内壁设有干燥层,所述排气主管内设有过滤网11;所述电热棒和所述电扇均通过第一开关12与蓄电池13连接,所述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所述距离调整结构包括:电机15、齿轮16、齿条17、第一杆18、第二杆19,第一杆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杆另一端为手持端,所述手持端上固定有第二开关,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条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杆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第二杆与所述红外热像仪连接;其中,所述齿条两端均设有一停止结构,所述停止结构包括:挡板20、第三开关21、缓冲弹簧22,所述挡板竖直固定在所述齿条上,所述第三开关固定在所述挡板上,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另一端朝所述齿条中部延伸。
[0024]其中,当红外热像仪需要进行使用时,本设备可以快速高效的对红外热像仪进行预热,具体为:首先打开第一开关,使得蓄电池对电扇和电热棒供电,电热棒供电发热,电扇对电热棒吹风,使得热气流进入集气罩内进行收集,然后排气排气主管内,然后热气流通过排气支管进行传输,将孔盖打开,将气针插入预热孔内,通过气针对红外热像仪内部进行加热,均匀分布的预热孔可以实现对红外热像仪内部的均匀加热,且利用热气流进行加热,加热均匀且对内部元器件无损伤,且能够直接对红外热像仪内部进行均匀加热,加热速度快加热效果好,使得红外热像仪预热效果好,预热速度快。
[0025]进一步的,红外热像仪内壁设有干燥层,排气主管内壁设有干燥层,排气主管内设有过滤网,利用干燥层可以对水分进行吸收,对红外热像仪进行防潮保护,利用过滤网可以对气流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对红外热像仪进行防尘保护。
[0026]进一步的,第一支架两端分别与红外热像仪和外壳螺纹连接,利用第一支架可以将红外热像仪和外壳进行连接,当预热完成后,利用螺纹可拆卸连接,可以将加热的外壳取下,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检测,减轻设备的整体重量,便于进行操作。
[0027]进一步的,设备还包括距离调整结构,利用距离调整结构可以调整人与红外热像仪的距离,以及调整红外热像仪与被检测物体的距离,使得用户在对具有危险的物体进行检测时保持安全距离,具体为:用户通过第二开关,使得蓄电池对电机进行供电,通过第二开关可以使得电机正转和反转,电机转动,带动齿轮转动,使得齿条移动,进而使得第二杆移动,进而改变了第一杆和第二杆的整体长度,进而实现了调整人与红外热像仪的距离,以及调整红外热像仪与被检测物体的距离,使得在检测具有危险性的物体时,用户保持在安全距离外,同时红外热像仪距离近能够获得较好的成像效果,安全性较高。
[0028]进一步的,所述齿条两端均设有一停止结构,所述停止结构包括:挡板、第三开关、缓冲弹簧,所述挡板竖直固定在所述齿条上,所述第三开关固定在所述挡板上,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另一端朝所述齿条中部延伸,利用停止结构可以防止齿轮从齿条上滑轮,当滑动到齿条两端时,电机能够自动停止,避免齿轮滑落,在夜间视线不好不容易观察齿轮的位置,利用停止结构可以安全的进行操作,具体为:当齿轮移动到齿条的两端时,对缓冲弹簧进行撞击,利用缓冲弹簧进行缓冲,缓冲弹簧压缩变形,对第三开关进行挤压,使得第三开关按下,使得与第三开关连接的电机关闭,进而避免了齿轮继续转动,安全性较高。
[0029]其中,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状,所述外壳采用轴承钢制成,所述外壳表面涂有防锈漆。采用轴承钢可以保障设备的强度,凃防锈漆可以防止生锈。
[0030]其中,所述干燥层内填充有干燥剂。利用干燥剂可以对水分进行吸收。
[0031]其中,所述第一杆、所述第二杆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采用绝缘材料可以对用户进行保护。
[0032]其中,所述孔盖边缘设有密封圈。利用密封圈可以防止水气进入红外热像仪内部,对红外热像仪进行保护。
[0033]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由于采用了将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设计为包括:红外热像仪、外壳、第一支架、距离调整结构,其中,所述红外热像仪表面均匀分布有N个预热孔,预热孔处设有孔盖,所述红外热像仪内壁设有干燥层,第一支架两端分别与红外热像仪和外壳螺纹连接;所述外壳内中部固定有电热棒,所述外壳内底部固定有电扇,所述外壳上端为开口状,集气罩下端的入风口与所述外壳的开口端连接,集气罩的上端出风口与排气主管的一端连接,排气主管的另一端通过分流阀与N个排气支管连接,N个排气支管的另一端与分别与N个气针连接,所述排气主管内壁设有干燥层,所述排气主管内设有过滤网;所述电热棒和所述电扇均通过第一开关与蓄电池连接,所述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所述距离调整结构包括:电机、齿轮、齿条、第一杆、第二杆,第一杆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杆另一端为手持端,所述手持端上固定有第二开关,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条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杆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第二杆与所述红外热像仪连接;其中,所述齿条两端均设有一停止结构,所述停止结构包括:挡板、第三开关、缓冲弹簧,所述挡板竖直固定在所述齿条上,所述第三开关固定在所述挡板上,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另一端朝所述齿条中部延伸的技术方案,所以,有效解决了现有的红外热像仪存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时存在安全隐患,预热速度慢效率差,容易受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设备设计合理,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时安全性较高,预热速度快效果好,不容易受潮的技术效果。
[0034]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35]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红外热像仪、外壳、第一支架、距离调整结构,其中,所述红外热像仪表面均匀分布有N个预热孔,预热孔处设有孔盖,所述红外热像仪内壁设有干燥层,第一支架两端分别与红外热像仪和外壳螺纹连接;所述外壳内中部固定有电热棒,所述外壳内底部固定有电扇,所述外壳上端为开口状,集气罩下端的入风口与所述外壳的开口端连接,集气罩的上端出风口与排气主管的一端连接,排气主管的另一端通过分流阀与N个排气支管连接,N个排气支管的另一端与分别与N个气针连接,所述排气主管内壁设有干燥层,所述排气主管内设有过滤网;所述电热棒和所述电扇均通过第一开关与蓄电池连接,所述N为大于等于3的正整数;所述距离调整结构包括:电机、齿轮、齿条、第一杆、第二杆,第一杆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第一杆另一端为手持端,所述手持端上固定有第二开关,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与所述齿轮连接,所述齿条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杆的上表面连接,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连接,所述第二杆与所述红外热像仪连接;其中,所述齿条两端均设有一停止结构,所述停止结构包括:挡板、第三开关、缓冲弹簧,所述挡板竖直固定在所述齿条上,所述第三开关固定在所述挡板上,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缓冲弹簧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连接,所述缓冲弹簧另一端朝所述齿条中部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长方体状,所述外壳采用轴承钢制成,所述外壳表面涂有防锈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层内填充有干燥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所述第二杆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性较高的红外热像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盖边缘设有密封圈。
【文档编号】G01J5/02GK106052882SQ201610667014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8月15日 公开号201610667014.8, CN 106052882 A, CN 106052882A, CN 201610667014, CN-A-106052882, CN106052882 A, CN106052882A, CN201610667014, CN201610667014.8
【发明人】柴军
【申请人】成都汉康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