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力可控型反射镜检测涨紧装夹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692279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接触力可控型反射镜检测涨紧装夹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接触力可控型反射镜检测涨紧装夹装置,包括:面力传感器、橡胶芯轴、动锥面、静锥面、丝杠、丝杠螺母、传动杆、减速机、步进电机。其中所述动锥面与丝杠相连,步进电机和减速机通过联轴器与传动杆相连,传动杆与丝杠螺母相连。转动步进电机,动锥面可前后移动,使橡胶芯轴发生弹性变形。其优点是:橡胶芯轴可膨胀、缩小,待检镜装卸方便;橡胶芯轴表面安装有面力测量传感器,可在线监测橡胶芯轴和反射镜内壁的接触状态及接触力大小,降低设计与实际支撑力之间的误差,多次装夹重复性高。
【专利说明】
一种接触力可控型反射镜检测涨紧装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光学加工和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触力可控型反射镜检测涨紧装夹装置,它特别适用于大口径反射镜的检测中。
【背景技术】
[0002]大口径轻量化空间反射镜容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空间应用要求反射镜面形具有很好的天地一致性,这就要求在地面加工和检测反射镜时必须对反射镜的支撑力进行精确控制,使得镜子在重力和支撑力作用下变形尽可能的小,以降低这种变形误差对反射镜面形检测的影响。
[0003]目前,带有背部盲孔的大口径空间反射镜在加工和检测时,大多采用在背部盲孔内粘接铟钢元件,通过柔性支撑元件转接到安装支架上,由于是通过机械装配调整来实现对反射镜的支撑力和接触状态的控制,无法具体了解支撑装置对反射镜的实际作用力及其分布状态,也很难精确控制接触力的大小,难于满足大口径空间反射镜高精度天地一致性检测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触力能在线检测及控制的柔性涨紧装夹装置,装夹拆卸方便,力重复性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有接触力控制功能的空间大口径反射镜检测用涨紧装夹装置,包括:面力传感器、橡胶芯轴、动锥面、静锥面、丝杠、丝杠螺母、传动杆、联轴器、减速机、步进电机。
[0006]所述的橡胶芯轴3外表面安装有面力传感器2,橡胶芯轴3内部有动锥面1、静锥面4 ;动锥面I末端与丝杠5相连;丝杠5与丝杠螺母6通过螺纹副连接,丝杠螺母6与传动杆7末端相连;步进电机10与减速机9相连,减速机9出轴与传动杆7通过联轴器8相连。
[0007]所述橡胶芯轴外表面包覆有面力测量传感器,用于在线监测橡胶芯轴表面和待检镜内壁的接触状态及接触力大小。所述橡胶芯轴内部有动锥面和静锥面;所述动锥面末端与丝杠相连,步进电机和减速机相连,减速机出轴经联轴器与传动杆相连,传动杆与丝杠螺母相连,丝杠螺母通过螺纹面包覆在丝杠上。通过控制所述步进电机转角实现对橡胶芯轴变形量大小及涨紧力大小的控制。整个涨紧装夹装置通过静锥面法兰安装固定在检测架上。
[0008]本发明的优点是:橡胶芯轴外径可膨胀、缩小,待检镜装卸方便;橡胶芯轴表面安装面力传感器,可在线监测橡胶芯轴和反射镜内壁接触状态及接触力大小,降低设计与实际支撑力之间的误差,多次装夹重复性高。
【附图说明】
[0009]图1本发明剖视图;
[0010]附图标记说明:
[0011 ] 1-动锥面;2-面力传感器;3-橡胶芯轴;4-静锥面;5-丝杠;6-丝杠螺母;7_传动杆;8-联轴器;9_减速机;10-步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由动锥面1、面力传感器2、橡胶芯轴3、静锥面4、丝杠5、丝杠螺母6、传动杆7、联轴器8、减速机9、步进电机10等组成。
[0013]面力传感器2安装在橡胶芯轴3的外表面上,橡胶芯轴3的内部有动锥面I和静锥面4。
[0014]动锥面I与丝杠5的末端相连。丝杠螺母6通过螺纹副与丝杠5相连,丝杠螺母6与传动杆7—端相连。步进电机10与减速机9相连,传动杆7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8与减速机9的出轴相连。
[0015]通过所述步进电机10的角度控制可实现对橡胶芯轴3的膨胀量控制,结合面力传感器2可实现涨紧力的精确检测和控制。
【主权项】
1.一种接触力可控型反射镜检测涨紧装夹装置,包括:面力传感器(2)、橡胶芯轴(3)、动锥面(1)、静锥面(4)、丝杠(5)、丝杠螺母(6)、传动杆(7)、联轴器(8)、减速机(9)、步进电机(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橡胶芯轴(3)外表面安装有面力传感器(2),橡胶芯轴(3)内部有动锥面(I)、静锥面(4);动锥面(I)末端与丝杠(5)相连;丝杠(5)与丝杠螺母(6)通过螺纹副连接,丝杠螺母(6)与传动杆(7)末端相连;步进电机(10)与减速机(9)相连,减速机(9)出轴与传动杆(7)通过联轴器(8)相连。
【文档编号】G01M11/00GK106066238SQ201610407139
【公开日】2016年11月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2日 公开号201610407139.7, CN 106066238 A, CN 106066238A, CN 201610407139, CN-A-106066238, CN106066238 A, CN106066238A, CN201610407139, CN201610407139.7
【发明人】张珑, 郑列华, 张金平, 叶璐, 刘政, 胡文琦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