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试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26810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试接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尤其涉及一种测试接头。
【背景技术】
[0002]腔体滤波器在交付客户之前需要对插损和回损进行测试,通常在腔体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各设置一个测试接头,一个测试接头向腔体滤波器输入第一信号,另一个测试接头接收腔体滤波器输出第二信号。通过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对比求出腔体滤波器的回损和插损。由于测试接头本身也会存在一定的插损和回损,而且每个测试接头的插损和回损还不一致,为了清除测试接头的回损和插损影响,测试接头在正式测试之前通常会有一个校准的过程。
[0003]现有的测试接头一般包括连接器、套设在连接器一端的校准螺母,以及与连接器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线缆组件,校准螺母设有内螺纹,校准螺母用位于连接器和校准螺母之间的卡簧固定。校准时,将校准螺母套设到校准器上,校准完毕后再对腔体滤波器进行测试。在对腔体滤波器进行测试时,将校准螺母套设到腔体滤波器的输入连接器或者输入连接器上。即每测试一个腔体滤波器,都需要将校准螺母从输入连接器和输出连接器上安装或者拆卸下来,使得校准螺母的内螺纹容易损坏。此外由于测试接头与输入连接器和输出连接器是螺纹连接,每次只能连接一个输入连接器和输出连接器,增加了测试的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卸方便、连接快捷的测试接头。
[000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试接头,其包括壳体、连接器、电缆组件、弹性元件和校准螺母,壳体由黄铜车削加工而成,呈圆筒状,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连接器设在壳体的开口端;壳体的封闭端设有过孔,电缆组件一端与连接器固定连接,另一端从过孔伸出壳体之外,电缆组件伸出壳体之外的部分设有抵接壳体封闭端外端面的限位件;电缆组件与壳体的过孔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弹性元件设置在壳体内,一端抵接连接器或者电缆组件,另一端抵接壳体封闭端的内端面;校准螺母可拆卸连接至连接器的外周,校准螺母内壁设有与校准器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测试接头,校准螺母仅在校准时与校准器螺纹连接,校准完毕后就拆卸下来了。在后续对腔体滤波器的测试过程中,通过电缆护套与壳体的封闭端间隙配合,使得连接器相对于壳体在垂直于测试电缆的轴线方向上能够进行活动调节;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抵接连接器或电缆组件和壳体的内端面使得所述连接器在测试电缆的轴线方向上具有移动行程;因此,测试接头与被测工件对接时,间隙配合的壳体与电缆护套使得连接器相对于壳体在垂直于测试电缆的轴线方向上能够进行活动调节,进而实现测试接头快速与被测工件的盲插对接,大大降低对接的难度;设置于壳体中的弹性元件在测试接头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被压缩,在二者对接后弹性元件对连接器施加压力使得测试接头紧紧压在对接连接器上,保证测试接头和对接连接器的稳定连接;进一步地,插拔式的设计使得测试接头与被测工件的拆卸也变得快捷;以及盲插的实现也为多个测试接头同时相对多个对接连接器进行插拔提供了实现手段,故,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接头特别适用对双工器和多工器进行插损和回损测试,双工器和多工器由多个腔体滤波器组成,相应的就有多个输入连接器和输出连接器,盲插的实现能够实现多个测试接头一次连接至双工器或多工器的输入连接器和/或输出连接器。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8]图1是一种现有测试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2是本实用新型测试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测试接头,其包括壳体、连接器、电缆组件、弹性元件和校准螺母,壳体呈筒状,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连接器设在壳体的开口端;壳体的封闭端设有过孔,电缆组件一端与连接器固定连接,另一端从过孔伸出壳体之外,电缆组件伸出壳体之外的部分设有抵接壳体封闭端外端面的限位件;电缆组件与壳体的过孔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弹性元件设置在壳体内,一端抵接连接器或者电缆组件,另一端抵接壳体封闭端的内端面;校准螺母可拆卸连接至连接器的外周,校准螺母内壁设有与校准器螺纹连接的内螺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测试接头,校准螺母仅在校准时与校准器螺纹连接,校准完毕后就拆卸下来了。在后续对腔体滤波器的测试过程中,通过电缆护套与壳体的封闭端间隙配合,使得连接器相对于壳体在垂直于测试电缆的轴线方向上能够进行活动调节;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抵接连接器或电缆组件和壳体的内端面使得所述连接器在测试电缆的轴线方向上具有移动行程;因此,测试接头与被测工件对接时,间隙配合的壳体与电缆护套使得连接器相对于壳体在垂直于测试电缆的轴线方向上能够进行活动调节,进而实现测试接头快速与被测工件的盲插对接,大大降低对接的难度;设置于壳体中的弹性元件在测试接头与对接连接器对接时被压缩,在二者对接后弹性元件对连接器施加压力使得测试接头紧紧压在对接连接器上,保证测试接头和对接连接器的稳定连接;进一步地,插拔式的设计使得测试接头与被测工件的拆卸也变得快捷;以及盲插的实现也为多个测试接头同时相对多个对接连接器进行插拔提供了实现手段,故,本实用新型的测试接头特别适用对双工器和多工器进行插损和回损测试,双工器和多工器由多个腔体滤波器组成,相应的就有多个输入连接器和输出连接器,盲插的实现能够实现多个测试接头一次连接至双工器或多工器的输入连接器和/或输出连接器。
[0012]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测试接头包括连接器17、壳体10、电缆组件(未标示)、弹性元件11、校准螺母13和挡位螺母14。
[0013]壳体10由黄铜车削加工而成,大致呈圆筒状,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换句话说,其包括封闭端101和开口端102,封闭端101设有供电缆护套16穿过的过孔(未标示),开口端102沿周向呈辐射状向外凸出形成安装部。开口端102的安装部用于将测试接头相对其他构件进行固定。
[0014]电缆限位件连接器17设置在壳体10的开口端,电缆组件的一端与连接器17固定连接,另一端从壳体10的过孔伸出壳体10的封闭端101之外。电缆组件包括电缆15和包覆电缆15的电缆护套16。
[0015]具体地,连接器17包括外导体171、内导体172和位于外导体171和内导体172之间的绝缘体173。外导体171和内导体172均由黄铜车削加工而成,绝缘体172由聚四氟乙烯材料车削加工制得。外导体171中心设置与电缆的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通孔(未标示),绝缘体173的一端具有台阶结构,第一通孔中具有与该台阶结构对应的内部台阶,绝缘体173插入第一通孔中与外导体17过盈配合并通过台阶结构形成限位配合。绝缘体173上的中心设置与第一通孔同轴的第二通孔(未标示),内导体172与电缆15的端部焊接后插入绝缘体173的第二通孔中。
[0016]从连接器17与其他元件的连接关系的方面看,外导体171包括对接端1711、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承接凸台1713和校准螺母组装部1714。其中,对接端1711、校准螺母组装部1714、承接凸台1713和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沿电缆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换句话说,对接端1711位于承接凸台1713的一侧,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位于承接凸台1713的另一侦U。对接端1711与内导体172同轴设置用于与被测工件连接;校准螺母组装部1714用于组装校准螺母13 ;承接凸台1713的直径大于外导体171的其他部分的直径,用于与弹性元件11弹性抵接,承接凸台1713也可以看成是自外导体171的外周沿径向向外凸出形成;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用于组装电缆护套16,电缆15插入电缆护套组装端16并与内导体17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承接凸台1713的直径大于其他部分的直径,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的外表面上设置外螺纹,用于与电缆护套16对接。衬套18位于外导体171的第一通孔中,其设置于外导体171的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与电缆15之间。
[0017]电缆护套16由黄铜车削加工而成,其包覆于电缆15外。电缆护套16与连接器17连接一端设置膨大部(未标示),电缆护套16的膨大部套设在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上,其内壁设有与电缆护套组装端1712的外螺纹相互配合的内螺纹,以使电缆护套16拧紧至外导体171上。电缆护套16还设置配合部161以及邻接配合部161设置的壳体安装部162,电缆护套16的配合部161与壳体10的过孔之间具有径向间隙。
[0018]本实施例中,弹性元件11为由不锈钢或弹簧钢弯成的弹簧或者弹性套筒。弹簧自远离连接器17的一端套入电缆护套16上,然后与连接器17、电缆组件一起自壳体10的开口端102套入壳体10中。
[0019]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